黄岛区初中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0-03-27 11:46王俞生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黄岛区足球运动体育教师

王俞生,周 芳

自国务院颁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以来,各级政府逐步提高了对校园足球的重视,大力推进校园足球的开展。黄岛区作为我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近年来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各学校积极落实校园足球的有关文件精神,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例如师资力量不足、场地器材短缺等情况严重制约着校园足球的发展。大量学者围绕校园足球开展进行了研究,相关成果丰富了校园足球的理论研究水平,但是针对黄岛区校园足球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黄岛区校园足球开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因地制宜的发展方案,以期为黄岛区初中校园足球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黄岛区为研究区域,随机选取十所初中学校的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具体从场地器材、师资情况、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现状调查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中国体育总局搜集了关于校园足球发展有关文献资料,为本文撰写提供了参考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结合研究调查的需要,本人设计了二份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家长调查问卷),对黄岛区初中校园足球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其中发放教师问卷30份,共计回收3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发放学生家长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72份,回收率为86%,有效率为100%。

1.2.3 访谈法

根据调查的需要并结合校园足球的发展情况,对黄岛区有关学校体育教师、足球教练进行访谈,从多角度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和办法。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资料及调查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剖析,对收集的数据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学处理,为获得准确的资料提供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岛区初中校园足球的发展现状

2.1.1 场地器材情况分析

学校具有适宜的场地以及符合标准的器材关系着校园足球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调查发现,十所学校均具有材质为人造草的足球场地,但只有第四中学、弘文学校、实验初级中学拥有标准足球场地。调查显示,12位教师对所在学校的足球场地器材情况非常满意,14位老师表示较为满意,4位教师表示不满意。部分教师对所在学校场地器材不满意的原因在于学校没有足球专项经费,例如足球磨损较快,球网使用一段时间就破烂不堪,满足不了日常教学的需要,严重制约了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

2.1.2 师资情况分析

体育教师是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重要力量,其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足球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本文主要从体育教师的年龄构成、学历情况对黄岛区初中校园足球师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调查显示,黄岛区初中体育教师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5-35岁,占被调查人数的40%,共12人,25岁及以下的体育教师为3人,年龄为35-45岁和45岁及以上的教师人数相当,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23.4%和26.6%。

教师受教育的水平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及专项能力的高低。调查可知,十所学校中大部分体育教师接受过本科教育,共21人,占比高达70%,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的体育较为仅为3人,占比为10%。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受教育水平才能更好的胜任校园足球的教学工作。

2.1.3 校园足球课情况分析

校园足球课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被调查的十所学校每周均有二次及以上的校园足球课,但由于场地器材以及学生人数多等因素使得每个学校足球课的次数不均等。其中,弘文学校每周校园足球课次数最多,每周五次。课程内容均为教师教授水平四所要求掌握的足球基本技术动作及基础知识,使得学生足球知识得到充实,进而为培养优秀足球后备人才做准备。

2.1.4 家长对孩子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态度分析

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受“唯读书至上”观念的影响,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文化课成绩,不同意孩子参加足球运动,即忽视了参加足球运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这是错误观念。家长应当重视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引导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促使其身心和谐发展。

表1 学生家长对子女参加校园足球活动态度(N=172)

由表1得知,不支持孩子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家长占比高达82.0%,非常支持及支持的家长人数只占6.4%。从表2可知,在不支持孩子参加足球运动的家长中,89.4%的家长担心孩子参加足球活动会分散精力而影响文化课成绩。80.1%的家长担心孩子在足球活动中受伤。45.4%的家长认为足球运动的成材率较低,这说明大部分家长只看到了足球运动的表面,忽视了足球运动对孩子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如若在进行足球活动时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加之严格的制度保障,孩子在踢球的时候就不会轻易受伤。

表2 学生家长不支持子女参加校园足球活动原因分析(N=172)

2.2 影响黄岛区初中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因素

2.2.1 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领导只注重文化课成绩,而忽视体育锻炼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学校领导处于核心地位,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如若不转变这种理念将严重制约黄岛区初中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

2.2.2 校园足球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重要保障。根据调查得知,黄岛区初中学校大部分体育教师没有参加过专门的足球培训,对足球教学工作缺乏经验,无法为学生展示正确的动作,因此无法完成校园足球的各项教学任务。其次,部分学校过多的追求升学率,出现重文化课,轻体育课的现象,这也在一定情况打击了体育教师对于开展足球教学的积极性。

2.2.3 家长对校园足球的认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一项体育活动能得到家长的好评,将间接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但受到“足球锦标观”的影响,大部分家长认为只有踢出成绩才能出人头地,忽视了校园足球立德树人的目的。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足球踢得再好也是徒劳。

2.2.4 足球场地器材

足球场地和器材是进行足球教学和训练的基础。走访的十所学校虽均具有足球场地,但日常课间操、体育课都会占用足球场地,使得足球场地超负荷使用,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部分学校没有专门的经费使得例如足球、标志桶、球网等器材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严重制约足球教学和训练。

2.3 黄岛区初中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2.3.1 提高学校领导的认知水平

学校领导的认知水平是影响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领导要积极主动的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对校园足球工作做到科学指导,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校园足球活动,这既能促进学生文化课学习,又能让学生身心得到锤炼,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为黄岛区初中校园足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的足球技能水平直接关系着足球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黄岛区有关学校应当聘请足球教练员到校进行指导。其次,教育部门应多开展体育教师培训活动,组织足球教学经验交流会使体育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教学方法、理念和手段。

2.3.3 转变家长的传统观念

家长的观念对于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具有重要影响。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足球运动,改变家长对应试教育的固有模式,突出“以德树人”的足球运动观,打消家长的顾虑。家长传统观念的转变,势必会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校园足球活动当中,进而会加快校园足球的发展。

2.3.4 加大校园足球的宣传力度

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不仅要有健全的竞赛体系,还要媒体及有关部门大力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其次,黄岛区初中学校可以利用学校宣传栏、举办足球文化节、开展足球主题班会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足球的认识水平,促进黄岛区初中校园足球健康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黄岛区有关领导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校园足球的发展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影响校园足球的顺利开展。

3.1.2 黄岛区初中体育教师虽具有一定的足球理论知识,但缺乏教学和训练经验,使得学生足球水平的提高较为缓慢。

3.1.3 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的认知水平存在偏差,使得家长对学生参加校园足球活动的支持度不高。

3.2 建议

3.2.1 加大对学校领导的组织培训,转变有关领导的思想观念,使校园足球健康发展。

3.2.2 有关部门应当多组织体育教师参加足球专项培训,提高教师足球教学水平。其次,学校应邀请足球教练、足球专家到学校指导教学。

3.2.3 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家长以文化课学习为主的传统观念,让更多的家长领悟到足球运动的魅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黄岛区足球运动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足球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包头市第十一中学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青岛市黄岛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
中职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足球运动的研究
世界杯
青岛市黄岛区为所有中小学食堂配备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