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2020-04-01 15:16赵莉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

赵莉

摘 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出构建“专业技能培养活动”和“网络创业教育活动”两个载体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融合的“双载体”课程体系,在“教学企业”内开展项目实践和创业孵化,从而培养学生就业和创业的“双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与创业。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两种教育形式,两者的差异只是教育内部类别之间的差异,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并越来越显现出相互融合发展的态势。正如美国考夫曼基金会的首席执行官Carl J. Schramm倡导的,大学生获得创新创业教育的最佳实践途径就在于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重点提出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然而,纵观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多以创新创业课程、第二课堂活动、创新创业项目竞赛等形式开展,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一定程度上存在与专业教育实践脱节、创业实践平台短缺、创业师资力量薄弱、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无法形成由专业到专长,由专长到创业的培养过程。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能够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为创新创业注入了强有力的动力,跨境電子商务就是一种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最佳载体,因此,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在将“互联网+”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以此为研究和实践对象,对于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论基础

国内学者对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理论基础早已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分析,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辩证关系指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黄茂,2010),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整体化和综合化趋势的标志(钱骏,2016)。近年来,更多的学者则着力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模式与路径,提出从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创业实践等多个维度实现专创融合。同时有更多的学校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等改革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来看,学者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首先要实现课程体系的融合。然而,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落到实处,需要恰当的教学载体。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习情境是主要的教学载体,而结合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更需要能将二者有机结合的学习情境,其设计应当从真实的工作过程中抽象而来,往往要借助真实的项目展开。因此有必要创新“专业技能培养活动”和“网络创业教育活动”两个载体,并使之有机融合,从而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

一直以来,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微观教学组织形式不能满足专创融合的教学情境,因此,我们必须进行管理创新,寻求新的微观教学组织形式,适应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需求。从英美等国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经验来看,通过专业性的创业基地、实验室等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创新创业知识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通过“做中学”的实践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凸显了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符合高职院校教育的本质要求。然而,这种结合专业的互动性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施应具备一个必要前提,即专业性的创新创业平台。这个平台要提供真实的、与专业教育关系紧密的创新创业项目(往往通过真实的产品生产、技术研发或社会服务活动来实现),并以此作为教学的载体,通过项目运营、创造经济价值的过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企业”符合这一点。“教学企业”,顾名思义,是用于教学的企业。一方面,它以专业性的、真实的产品生产或经营活动作为载体,能够开发出有机结合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进行教学实践。另一方面,“教学企业”具有企业特征,强调创造经济效益,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创新创业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真实的创新创业实践,正是最好的创新创业教育载体。 因此,在构建“教学企业”的基础上研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开发课程体系,对高职院校来说更有现实意义。

三、基于“双载体”人才培养模式的专创融合发展模式

鉴于网络创业具有低成本、低门槛、低风险、易上手的优势,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构建了“专业技能培养活动”和“网络创业教育活动”两个载体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融合的“双载体”课程体系,在“教学企业”内通过项目实践和创业孵化,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就业和创业的“双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与创业。

(一)“双载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双载体”人才培养模式在内涵上包括四层意思:第一,“双载体”是指针对岗位能力需要设计的专业技能教育活动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专业技能教育活动,是指培养学生跨境电子商务相关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术、技巧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是指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国际贸易活动,进行自主创业的能力的教育活动。第二,“双载体”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体现在校企共同研制“双载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三,“双载体”教育活动落实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就是要设置岗位技能课程模块与创业技能课程模块。第四,在微观教学组织层面,构建集专业教学、实训实战、创业孵化功能于一体的“教学企业”,作为实施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基地,通过项目实战、创业孵化开展专业实训、实战与跨境电商的创业实践。

(二)“双载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1.校企协同研制“双载体”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双载体”课程体系。 随着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国际贸易模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领域,重构了国际贸易流程。顺应行业产业的变化,校企共同开发了创新创业教育与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双载体”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开展以跨境电商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内嵌式”创新创业教育。一是将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标准,开设“创新创业管理能力”、“创业启动与运营——大学生迷你创业园创业实践”、“公益创新与创业”等创业课程;二是将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开发跨境电商“跨境电商营销推广”、“跨境电商实务”等“创新创业融入的项目化教材”,大力强化跨境电商全员创业实践,以此培养学生适岗、优岗、创岗、创业能力,开展全员创业实践,进行商业孵化。

分段式轮岗轮训教学组织图

2.实施分段式轮岗轮训教学组织模式。为了充分保障课程教学与企业项目实战之间的交替,构建了灵活的分段式轮岗轮训教学组织模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业技能。以跨境电商项目班(30 人左右)为基础,以“教学企业”为人才培养主基地,实施分段式轮组轮训轮岗教学,所有技能模块基于真实项目,设计专创融合的教学情境。分段分组轮训是指将每学期分成2 段,1~9周为第一段,10~18周为第二段;分组轮训是指将学生分为A、B 两组,分别实行课程教学与“教学企业”实战教学的交替;课程教学主要在多媒体教室及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企业”内实战教学则主要采用轮组实训方式进行。

3.搭建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基地,将专业实训与创业实践相结合。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的经验,开展校企深度合作,重点打造集专业教学、实训实战、创业孵化功能于一体的“教学企业”——“在线国际贸易实战中心”。“教学企业”可以看作高职教育在微观教学组织层面的创新,它以真实的产品生产与经营活动为载体,创设专业教育必需的教学情境。同时,由于其企业的特性,在经营过程中必然能够设计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情境。因此,“教学企业”较好地满足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需要。

“教学企业”需要实现专业核心课程和创业课程的有机嵌入,首先将“跨境电商实务”、“跨境电商营销推广”、“跨境电商物流”、“跨境电商客服”等核心课程嵌入到“教学企业”中,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学生需要在跨境电商项目中,立足企业角度考虑如何处理发盘、还盘等专业问题,实现了工学结合,真正实现了“教”、“学”、“做”、“考”一体化。其次,还需要将创业课程嵌入“教学企业”,在企业经营、真实项目运营和学生创业项目孵化过程中开展创业课程的教学。“教学企业”的经营和创业项目运营为创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真实且丰富的教学环境,教師据此创设的学习情境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创业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创业素质。

四、结语

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上,项目组探索并实施了“双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双载体”课程体系,设置了层次递进的岗位技能课程模块与网商创业课程模块,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其次,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理念,创建了专业实践和创业实践紧密融合的“教学企业”,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教学企业”,并植入专业课程,通过分段式轮岗轮训的教学组织模式,开展项目实战和创业孵化。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心理品质,也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产生专业学习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加专业学习的动力,强化专业教育,以实现专业实训与创业实践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 黄茂.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15):75-76.

[2] 钱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互动融合模式研究[J].教育探索,2016(11):84-87.

[3] 许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2):61-66.

[4] 赵莉,刘毕贝.基于“教学企业”的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模式研究高职院校结合专业实训的创业基地建设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22):60-63.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跨境电商贸易平台商业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