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依赖对农户林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

2020-04-09 03:02陈井林徐秀英
关键词:林地意愿劳动力

陈井林,徐秀英,2

(1. 浙江农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2.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1300)

近年来,随着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家庭经营已成为南方集体林区主要的经营形式[1]。但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林地细碎化和经营能力差异难免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下降,制约林业产业的发展壮大[2]。为解决林地细碎化带来的问题,实现林业规模经营,各地积极推进林地流转。但是林地流转仅仅是林地经营权的流转,具有时限性和可逆性的特点;并且没有解决交易成本高,林农利益协调困难的问题,不利于林业经营者的长期投资。而林地承包权的退出具有长久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可以提高林业规模经营的稳定性,让林业经营主体放心投资林业,更有利于现代林业的发展。为此,2016 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有序开展进城落户农民集体林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试点。在传统的山区农村社会,林地是农户的生计之本,具有重要的就业、经济和养老保障的功能,林地所承载的这些保障功能反映了农户对林地保障的依赖程度较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山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使农户获得了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收入渠道逐步多样化,工资性收入成为山区农户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山区农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林地的养老保障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被社会养老所替代。自此,农户对林地就业保障、经济保障、养老保障等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在此背景下,山区农户是否愿意退出林地承包权?对林地保障的依赖程度较低的农户是否更愿意退出林地承包权?本文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学者们围绕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主要集中于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研究。部分学者从各个方面对影响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3-6]。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土地资源禀赋等对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还有部分学者重点分析了某个因素或者某几个因素对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主要研究农户分化[7-9]、非农就业[10]、政策认同和非农化能力[11]、农业机械化[12]、城镇住房[13]、农地所有权认知[14]、土地资源禀赋[15]、家庭生命周期[16]等对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也有学者研究了养老保障的依赖程度对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但研究结论不尽一致。如罗必良[17]等研究认为农户家庭成1参加养老保险不仅不能提升其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反而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原因是农民对土地保障功能的需求,已经转化为对土地财产功能的诉求。王兆林等[18]的研究表明家庭主要成1参加新农保的农户更愿意退出承包地,这是因为包括新农保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能够有效弱化承包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农户更有信心离开土地。综上所述,已有的文献很少关注林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相关研究,并且很少从多层面的保障依赖程度出发,研究其对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本文以浙江省为例,研究就业保障、经济保障和养老保障等三个层面的依赖程度对农户林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以丰富学界相关研究,并为推动林地承包权的退出提供决策参考。

一 数据来源、变量与模型选择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19 年8 月至9 月对浙江省3 个县(市)225 户农户的调查。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南方集体林区,集体林面积占95%以上,并且属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农户对林地的保障依赖程度相对较低,集体林权改革以来林地流转比较活跃,退出林地承包权的意愿可能较强。为推动农户退出林地承包权,2018 年3 月27 日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林业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坚持农村林地集体所有,依法保护农户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林地承包权,落实林地经营自主权,稳步推进集体林权不动产登记工作。具备条件的地方,鼓励开展农民集体林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试点。为此,选择浙江省作为样本点具有较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在浙江省山区选择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3 个样本县(市),分别为永康市、嵊州市和景宁县。2018年,永康市人均GDP 为91035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42 元;嵊州市人均GDP 为77068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59 元;景宁县人均GDP 为54394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170元。总体来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永康市、嵊州市、景宁县。在每个样本县(市)选择3个镇,每个镇选择2 个村,每个村调研 10~15 户农户,共调研农户239 户。样本乡镇、样本村和样本农户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调研方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户的家庭人口特征,家庭劳动力就业状况,林地资源禀赋特征及林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等。本文研究的是林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剔除数据残缺和没有林地的农户,有225 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率为94.1%。

(二)变量选择

农户林地承包权退出是指在自愿有偿的情况下农户彻底放弃部分或全部林地承包权,但仍然保留其集体经济组织成1资格。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有两个:一是农户是否愿意退出林地承包权(以下简称农户是否愿意退出林地);二是农户愿意退出林地承包权的程度(以下简称农户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指农户愿意退出的林地面积占家庭承包林地总面积的比例。

保障依赖程度变量是本文关注的关键解释变量,分别选择林业劳动力占比、工资性收入占比和家庭成1是否领取养老金来衡量农户对林地就业保障的依赖程度、经济保障的依赖程度和养老保障的依赖程度。林业劳动力占比,指林业劳动力占家庭劳动力的比例。林业劳动力占比越低,农户会寻求更多的就业渠道,倾向于外出就业,意味着农户对林地就业保障的依赖程度就越低。工资性收入占比,指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工资性收入是拉动农户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整体水平普遍高于林业生产经营收入,有利于其家庭收入水平的稳定增长。工资性收入占比越高,意味着林地的经济保障功能弱化,即农户对林地经济保障的依赖程度越低。因此,该变量逆向衡量了农户对林地经济保障的依赖程度。家庭成1是否领取养老金,一般而言,家庭成1领取养老金,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把林地作为养老防老的基地,意味着农户对林地养老保障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该变量也逆向衡量了农户对林地养老保障的依赖程度。

此外,参考相关文献[19-21],结合调研实际,选择受访者性别、受访者年龄、受访者受教育年限、受访者非农就业年限、家庭人口规模、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成1是否或曾当过村干部、是否有城镇住房、林地总面积、林地总块数、经济林面积占比、地区虚拟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模型中各变量的定义及统计量见表1。

(三)模型选择

为了实证分析保障依赖对农户林地退出意愿及愿意退出林地程度的影响,选择了两个不同的计量模型。

农户是否愿意退出林地模型。被解释变量为农户是否愿意退出林地,是定性的二分类变量。因此本文选择二元Logistic 模型分析保障依赖对农户是否愿意退出林地的影响,具体模型为:

表1 解释变量及其定义、统计量

(1)式中:P 为农户愿意退出林地的概率,则农户不愿意退出林地的概率为 1-P。X1,X2,X3为本文的关键解释变量,依次为林业劳动力占比、工资性收入占比和家庭成1是否领取养老金;X4,X5,…,X16为控制变量。β0为常数项,β1,β2,…,β16为待估参数,ε 为随机扰动项。

农户愿意退出林地程度模型。被解释变量为农户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由于农户愿意退出林地程度的值位于0 到1之间,为受限变量,Tobit 模型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所以本文采用Tobit 模型进行分析,具体模型如下:

(2)式中:Z*为潜变量,Z 为被解释变量,关键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同上。α0为常数项,α1,α2,…,α16为待估参数,μ 为服从正态分布的独立残差项。

二 结果与分析

(一)保障依赖及林地退出意愿的描述性统计

样本农户对林地保障的依赖程度及林地退出意愿情况如表2 所示。可见,样本农户林业劳动力占比均值仅为25.30%,林业劳动力占比较低,表明农户对林地就业保障的依赖程度较低。工资性收入占比均值达58.12%,工资性收入占比较高,表明农户对林地经济保障的依赖程度较低。225 户农户中,家庭成1领取养老金的农户有125 户,占样本农户的55.56%,说明当地有半数以上的农户老有所养,农户对林地养老保障的依赖程度也较低。总体来看,样本农户对林地就业保障的依赖程度、经济保障的依赖程度和养老保障的依赖程度均较低。从农户林地退出意愿来看,被调查的225 户农户中,愿意退出林地的农户有132 户,占总农户的58.67%,不愿意退出林地的农户有93 户,占比41.33%;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均值为51.85%。总体来看,样本地区农户有较高的林地退出意愿。从农户林地退出意愿的地区差异来看,3 个样本县(市)中,永康市样本农户中愿意退出林地的农户占比及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均最高,景宁县样本农户中愿意退出林地的农户占比及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均最低。

(二)保障依赖与林地退出意愿交叉统计分析

保障依赖与农户林地退出意愿的交叉统计如表3 所示。可见,随着林业劳动力占比的不断增加,愿意退出林地的农户占比、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均呈下降趋势。林业劳动力占比从0~10%上升至50%~100%,愿意退出林地的农户占比从64.66%下降为42.86%,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从60.23%下降至38.89%。表明农户对林地就业保障的依赖程度越大,其林地退出意愿越弱,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越低。

随着工资性收入占比的不断增加,愿意退出林地农户占比和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先减少后增加,但总体上是增加的。工资性收入占比从0~10%上升至50%~100%,愿意退出林地的农户占比从58.14%上升到61.64%,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从55.43%上升到57.03%,表明农户对林地经济保障的依赖程度越小,其林地退出意愿越强,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越高。

家庭成1领取养老金的农户中,愿意退出林地的农户占比为64.00%,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为58.26%。家庭成1未领取养老金农户中,愿意退出林地的农户占比为52.00%,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为49.27%。表明农户对林地养老保障的依赖度越小,其林地退出意愿越强,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越高。

(三)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本文应用Stata 14 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考虑到三个层面的保障依赖程度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将它们同时放入模型可能导致多重共线性,为此在模型回归分析之前,使用方差膨胀因子VIF 检验解释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中解释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的最大值为4.27,平均值为 1.86,均远小于 10,说明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模型1和模型2 分别为农户是否愿意退出林地模型和农户愿意退出林地程度模型。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4 所示,模型1的Wald chi2和Pseudo R2分别为56.81 和0.186,模型2 的LR chi2和Pseudo R2分别为60.09 和0.130,两个模型的Prob>chi2的值均为0.000。因此,两个模型的估计结果总体上是显著的。

表2 保障依赖及林地退出意愿情况

表3 保障依赖与林地承包权退出意愿交叉分析

1.保障依赖因素的影响

林业劳动力占比的影响。从两个模型的估计结果可知,林业劳动力占比对农户是否愿意退出林地及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均产生负向影响,并分别通过5%和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林业劳动力占比越高,农户将自己的劳动时间大部分投入到林地上,从事非农就业能力和机会不多,农户对林地就业保障的依赖程度较高,从而林地退出意愿不强,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也越低。从边际效应看,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林业劳动力占比每增加1%,农户愿意退出林地的概率减少25.3%,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下降48.0%。

工资性收入占比的影响。从两个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工资性收入占比对农户是否愿意退出林地及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均产生正向影响,并分别通过5%和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农户工资性收入占比越高,依靠非农就业获得的收入较高,农户对林地经济保障的依赖程度较低,从而越愿意将林地退出,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也越高。从边际效应来看,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工资性收入占比每增加1%,农户愿意退出林地的概率增加28.5%,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增加35.2%。

家庭成1是否领取养老金的影响。从两个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与家庭成1未领取养老金的农户相比,家庭成1领取养老金的农户更愿意退出林地,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也越高,并分别通过5%和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农户家庭成1领取养老金,说明其对未来有较好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社会养老保障对林地的养老保障功能产生了替代效应,“以地养老”的功能大大被弱化,从而促进了农户林地退出意愿,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也越高。从边际效应看,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与家庭成1未领取养老金的农户相比,家庭成1领取养老金的农户,愿意退出的林地概率增加15.4%,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增加23.6%。

表4 模型估计结果

2.控制变量的影响

在控制变量中,家庭劳动力数量对农户是否愿意退出林地及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家庭无城镇住房的农户相比,家庭有城镇住房的农户越愿意退出林地、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也越高。主要是因为经营林业具有投资回报周期长、风险性大的特点,若农户的劳动力数量多的,可能会倾向于选择外出务工,减少风险,获得更多的收入,从而促进了农户林地退出意愿,提高了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有城镇住房的农户家庭,可能有长期居住城镇的打算,无暇顾及林地的经营,大多数林地撂荒,这些农户往往更倾向于将林地退出,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也越高。林地总块数对农户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林地块数多意味着林地的细碎化程度高,农户难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农户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会增加。

受访者非农就业年限、家庭人口规模对农户是否愿意退出林地及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受访者非农就业年限较长,一般年龄较大,具有较强的恋土情结,打算不久就要回乡;或者在长期的非农工作中感受到非农就业的不稳定性,退出林地会带来较大的风险,从而退出林地的意愿不强。家庭人口规模大,意味着农户在城市生活的成本比农村要高很多,城市生活压力大,抚养人口多,更倾向于生活在农村,因此,农户不愿意退出林地,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也较低。与家庭中无成1担任村干部的农户相比,家庭有成1担任或曾为村干部的农户,愿意退出林地的可能性越小,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也越低。原因是村干部对国家的林业政策较为了解,对于深化林改的政策更有信心,对林业发展的前景较为看好,因此并不急于将林地退出变现。

另外,与经济相对落后的景宁县相比,经济相对发达的嵊州市和永康市的农户,其退出林地的意愿较强,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较高。

三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浙江省225 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就农户对林地保障的依赖程度和林地退出意愿的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对保障依赖与农户林地退出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交叉统计分析,且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就业保障的依赖程度、经济保障的依赖程度、养老保障的依赖对农户是否愿意退出林地及愿意退出林地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地区的林业劳动力占比均值为25.30%,工资性收入占比均值达58.12%,家庭领取养老金的农户占比达到55.56%,愿意退出林地的农户比例达到58.67%,愿意退出林地程度均值为51.85%。表明样本地区农户对林地就业保障、经济保障及养老保障的依赖程度均相对较低,并且已有一定比例的农户愿意退出林地承包权。林业劳动力占比、工资性收入占比和家庭成1是否领取养老金均显著影响农户是否愿意退出林地及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农户对林地就业保障的依赖程度、经济保障的依赖程度、养老保障的依赖程度越低,其愿意退出林地的可能性越大,愿意退出林地的程度也越高。

(二)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为了提高农户退出林地的意愿,促进林地退出,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增加山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机会,降低农户对林地就业保障的依赖程度。多渠道引导农户参与非农就业,加强农户的非农技术培训,使其脱离靠林业就业的地位,弱化林地的就业保障功能,降低农户对林地就业保障的依赖程度。

第二,提高山区农户的工资性收入,降低农户对林地经济保障的依赖程度。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户的合理流动,与当地企业开展有序合作,推动农户务工收入的增加,减弱农户靠林地获得收入的经济保障依赖程度。

第三,提高山区农村养老保障水平,降低农户对林地养老保障的依赖程度。要继续完善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农户参保提供一定的补贴,增强农户的参保意识,提高参保率,提高山区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使社会养老保障惠及更多的人,并提高山区农村养老保障水平,降低农户对林地养老保障的依赖程度。

猜你喜欢
林地意愿劳动力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劳动力再生产模式的科学内涵及变动论析
Summer Is Coming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