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道思想对当代流行音乐的影响

2020-04-09 03:02
关键词:流行音乐思想音乐

张 莉

(银川九中教育集团 高中部,宁夏银川 750011)

儒、道两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对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最大最深的思想体系。儒家以“仁义礼智圣”德性论,即“五行”思想为核心,倡导积极进取、以天下为己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支撑,形成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刚柔并济等治国策略,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儒道两家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相互对立、相互吸收,推动着民族精神的演进,从而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

一 儒道音乐思想

儒家思想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就音乐文化领域而言,儒、道两家的音乐思想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他们有着各自的音乐观点和审美意识,儒家的“乐教”功能与“以和为美”“美善合一”的音乐思想,以及道家“天人合一”“至乐无乐”思想,都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我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儒家音乐思想的基本观点

主张善与美、仁与乐的统一。“美”(其最重要的本质就是“乐”)“善”(即合乎孔子“仁”的政治思想)合一,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基于对音乐的感受,所提出的对音乐的基本认识和要求。《礼记·乐记》是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著作[1]。《礼记·乐记》说:“乐者乐(lè)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乐(yuè)首先能带给人以感官上的快感。“乐”(lè),是音乐“美”的基础。音乐的功能在于打动人心,只有“美”“善”统一、“仁”“乐”结合的音乐才具备这样的功能。强调“美”与“善”、“仁”与“乐”的和谐统一,是儒家音乐思想最重要的基础。儒家的音乐理论对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给予充分地肯定,并从“乐教”的功能、本质引申到审美教育中的情、感、美和用真、善、美的心灵去观察和认识社会。乐教的特点是“潜移默化”的,是用音乐内心的“情”来打动人的,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既得到美的享受,又在精神方面得到净化[2]。

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上,儒家的音乐理论把内容的“善”与“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儒学思想家在《乐记》中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据《乐情篇》记载:“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第一位的,品德修养是重要的,在当代的音乐发展中,提高音乐艺术人才的素养更为重要。

2.道家音乐思想的基本观点

道家音乐思想以老子最早提出的“大音希声”的观点为依据[3]。“大音”“希声”乃至“无声”,但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内涵,因此“希声”才能谓之“大音”。“大音”是天乐,也就是合乎天地自然之道的最美好声音,而之所以“希声”,是因为最美的音乐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灵去感悟。“大音希声”,其实就是人们要用心灵去领略大自然美好的声音,这就是与“道”的交流。“大音希声”是一种以自然本色作为根本,对完美至上音乐的追求和界定,是崇尚自然的一种表现,追求的是一种无为、宁静、不争、高尚的态度和崇高精神。“大音希声”,对于塑造理想人格以及个人修养具有启示作用,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可使人真正具有真善美统一,纯朴自然的精神品格。

庄子从老子的思想出发,崇尚自然,注重音乐应当更多体现人们自然本质的内心活动,自然不做作,流露出朴素的美感,合乎自然、合乎人的本性。庄子提出“至乐无乐”的音乐观点,“至乐无乐”语出《庄子·至乐》篇,就其中的“乐”字而言,它是作为乐(lè)还是乐(yuè)来理解,学者多有不同见解。我认为,庄子所指的“乐”不是音乐,而是指快乐和幸福,是人类千百年来一直追求的人生境界。经考证,“至乐无乐”的“乐”具有双重意蕴,它既指向对至极乐的期盼,也指向对至极美的探索,这是庄子“情感”的集中表达,至乐无乐的观点说明音乐就是要表现人的情感。

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音乐家阮籍继承老庄思想,在《乐论》中吸取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形成了道家的音乐理论。他重点强调音乐与人的关系,把道家音乐理论与天地和人联系起来,指出音乐必须遵循自然之道,是宇宙万物的本身规矩,要表现人的思想情操、精神生活、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并向简单平静的方向发展,这种思想来源于老庄的清心寡欲、返璞归真的论点。道家的音乐思想强调宁静致远,非无为不为乐,追求自然朴素之美,摆脱礼法的约束,合乎自然和人的本性。道家音乐反对束缚、追求自由、要求解放、崇尚自然,尊重人的主体价值,认为音乐是心灵的表达。

道家音乐对民族、民间音乐贡献很大,如千古绝唱《高山流水》中的《流水》,就出自青城山张孔山道长整理的《天闻阁琴谱》,《流水》可谓道家“山中一日,世上千年”意境的最完美再现。琴声淙淙流淌,让人心静如水,道长在琴声中打着太极,舒放自如,于无形中发出的力道却有一种震撼人的气场,在动与静之间,红尘间的烦恼通通抛开,让人感觉几千年的岁月就这样无声流过。

在儒道思想的影响和推动下,创造并发展了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具有丰富思想内容的民族音乐。所谓民族音乐,是指各民族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其情感、生活的音乐,简而言之就是来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表现人们生产、生活的歌曲或乐曲。我国民族音乐主要以宫(1)、商(2)、角(3)、徵(5)、羽(6)五个音构成的五声调式为主。如民歌中的《茉莉花》《小河淌水》《五哥放牧》,器乐曲《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民族音乐中的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就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二 儒道思想对我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影响

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一般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形式多样、轻松活泼、节奏鲜明,深受群众喜爱,广为流传,不仅包括器乐曲还包括歌曲。本文主要论述当代流行音乐中的歌曲。

走进21世纪,迈向“中国梦”的中华大地,人们告别了农业社会田园式生活,在工业化、都市化、网络信息化的环境中奋斗竞争,特别是“80 后”的年轻人,不再喜欢哼哼山歌小调和“高大上”的民歌曲目,取而代之的是内容浅显、轻松快乐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如此盛行,主要是因为它具备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娱乐性,流行音乐一般不需要很深的音乐理论和技巧修养,甚至根本没有音乐知识的群众都能接受,近十年来精彩纷呈的流行歌曲选秀节目,比如《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中国好声音》等,都是收视率极高的娱乐节目。二是生活性,流行音乐最直接、最自然地反映了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宣泄人们的情绪或情感,歌词大多近似白话,而且表达的内容贴近生活,质朴、随意。流行音乐本身就是生活,是人们的经历、感动、喜悦、悲伤,是人们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三是时代性,每一个时代都会孕育出许多具有时代标签性的优秀歌手,并从歌手身上,我们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品味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的发展情况,包括时尚的潮流、各年龄段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文化内涵等。演唱紧跟时代,时代体现流行,反映出流行音乐演唱的“流行鲜明”特点。四是民族性,当代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够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成长壮大,是因为在每一个时期都离不开中国本土的传统音乐,准确地说,民族音乐是当代流行音乐的主要来源,而当代流行音乐的民族化是我国流行音乐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

1.儒家“乐教”功能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儒家的“乐教”思想,就是通过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弘扬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升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以后,为解放思想、摆脱束缚,改变僵化的传统观念,流行音乐发挥其宣传教育的功能,作品主题抛弃了以往以爱情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创作倾向,转向了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这集中表现在流行音乐领域的艺术工作者,大胆尝试对本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反思与批判,在歌坛上掀起了具有民族风格而且强劲的“西北风”。例如,由孟广证作词、徐沛东作曲、范琳琳演唱的《我热恋的故乡》,歌曲以朴素的语言、高昂的旋律、激情的演唱,风靡大街小巷,在20 世纪80 年代广为传唱、妇孺皆知。开辟了中国歌坛“西北风”时代,成为跨世纪的经典之作,歌曲对故乡“住了一年又一年,生活了一辈又一辈,亲不够的故乡土,恋不够的家乡水”的赞美;在歌曲《黄土高坡》《信天游》中通过“四季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八百年还是一万年都是我的歌”来纵情歌唱的大自然;在歌曲《心愿》中通过几辈人前仆后继探索明天,“我们对着大地说,贫穷总会改变,我们对着黄河说,生活总会改变”,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念等。在中国流行乐坛上,汪峰的作品可谓大气磅礴、激动人心,他的励志作品《怒放的生命》《勇敢的心》《春天里》《信仰在空中飘扬》《像梦一样自由》等歌曲,像一个有信仰的战士,激励着青年人热爱世界、热爱生活,为梦想奋斗、为时代呐喊,纵情歌唱、激情燃烧是他摇滚歌曲表现的核心内容。

流行歌曲经过40 年的发展历程,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带有浓郁儒道思想而又旋律优美的作品。对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带有柔美江南民歌风的《故乡情》《妈妈的吻》《小芳》;影视歌曲作品《军港之夜》《好人一生平安》《祝你平安》《相约一九九八》《游子吟》《弯弯的月亮》《少年壮志不言愁》《微山湖》《好汉歌》《长江之歌》等,无一不受到传统儒道音乐思想的影响,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为内涵,堪称影视歌曲作品的典范,代表我国流行歌坛的主体。

2.儒道核心思想对流行音乐歌词内容的影响

在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中,众多文艺工作者继承和发扬民族灿烂文化,把儒道核心思想融入当代流行音乐,部分歌曲还运用了我国的古典诗词,这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极大的传播。首先,运用古诗词创作的流行歌曲代表作品主要有:王菲演唱的歌曲《明月几时有》,取词于苏轼脍炙人口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王菲极具特色的声线演唱下,这首词流溢出一股凄婉和沧桑,散发出浓浓的思念之情;周杰伦的《青花瓷》《菊花台》以及毛宁的《涛声依旧》等歌曲也都是古代诗词运用的典型代表。其次,由田震、那英、韩红演唱的《好大一棵树》,这是一首赞美儒家“勇敢奉献”精神的代表作品,是广为流传的描写正能量的歌曲,此歌曲托物言志,将一腔难于言表的心情寄托于客观物像,通过树来描写人的精神,崇高博大、坚强达观、无私奉献。“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风是你的歌,云是你的脚步,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歌词浓缩了树的内涵,寓意十分醒豁。再次,描写儒家“包容中和”思想的代表作品有:由众多明星演唱的曲调悠扬、旋律优美、词曲贴切、通俗易唱、深入人心的亚运会会歌《同一首歌》。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高举“团结、友谊、进步”的旗帜,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为增进亚洲人民团结和友谊,促进亚洲及世界发展写下了新的光辉一页,《同一首歌》是一首增进和平、友谊的赞歌;表现儒家“善美、情感、乐礼”思想的作品有:由蔡国庆和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家的那份亲情以及父母对子女的心声;1988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由毛阿敏演唱的歌曲《思念》,获得极大的传播与流行。歌曲用一只匆匆飞到窗口的蝴蝶,比喻久别重逢、远道而至的朋友,感叹了“相见时难,分别亦难”的特殊情感,舒缓的音乐给观众留下了朦胧的悬念,留下了缕缕的情丝,也留下了苦涩与甜蜜的思念。

体现道家“大音希声”音乐思想和“感恩”情怀的代表作品有:在20 世纪80 年代广为流传,由毛阿敏演唱的《绿叶对根的情意》,“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歌曲表达了大自然万物生长规律,树木的绿叶离不开根传送的营养,而根也离不开绿叶掉落时变成养料来让根吸收营养,绿叶因为得到根传送的营养才能长得好,叶和根两者是互相依赖的,歌词描写绿叶对根的情意,是要表达做人要懂得感恩。由青年歌手黄绮珊演唱的《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爱人,感恩所有给我亲情的人,感恩师长,感恩朋友,感恩所有给我帮助的人,感恩劳动,感恩创造,感恩所有美化生活的人。”这是一首旋律非常优美且有真情实感的主旋律歌曲,主要表达了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一种家人和谐、彼此感恩的情愫,表现了大家和睦相处并营造整个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

3.儒家五声音阶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

流行音乐是由欧美和日韩传入我国的,西方的流行音乐主要采用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的调式。我国民族音乐所采用的是五声调式,五声音阶在儒家音乐著作《乐记》中就有明确的论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声发音因此而得名,形成五声调式。我国多数流行音乐主要采用了儒家音乐思想提出的五声音阶而发展的五声调式,这种创作方式十分符合我国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生活习性。如程琳演唱,谷建芬作曲的《妈妈的吻》就是五声调式中徵调式的典型代表(如图1)。

徵调式作品一般节奏感强,青春活泼、富有激情,如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军旅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打靶归来》等,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影视音乐作品《妹妹你大胆往前走》《好汉歌》等。周杰伦的许多歌曲当中运用了民族调式的宫调式,如《菊花台》《青花瓷》《东风破》等,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曲目(如图2)。

对这些歌曲的音阶构成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正是运用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中的五声音阶[4],通过五个骨干音“1、2、3、5、6”的音调起伏变化和节奏长短的组合,达到抒发和传递歌曲内容和韵味的目的。因此,在流行音乐中,民族元素的运用通常主要表现为主旋律采用宫调式和徵调式的方式,这充分体现了音乐作品中民族化的独特韵味。

4.民族乐器在流行音乐中的融入

儒道音乐思想确立后,促进了古代音乐领域走向成熟,春秋时期就成为音乐和乐器发展的鼎盛时代,“八音”是春秋时期最早出现的乐器种类,逐步形成了我国古代四大乐器——古琴、编钟、琵琶、笛子。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步入高科技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重大改变,我国流行歌曲伴奏的配乐形态也与时俱进、日新月异。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有不同的配乐使用和伴奏配器形态,同一流行歌曲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配乐使用和伴奏配器形态。许多流行歌曲在配乐上融入民族乐器,体现民族文化,为流行歌曲增添许多引人入胜的亮点。

笛子在当代的流行音乐中使用比较广泛。20世纪80 年代由刘欢演唱的《弯弯的月亮》,20 世纪90 年代由韩红演唱的《天路》,以及在2010 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由王菲演唱的《传奇》、谢霆锋演唱的《黄种人》等歌曲的开头都使用了笛子配器;由陈妃平演唱的《剑侠情》一曲中用到了筝、萧、笛、琵琶等民族乐器;由周华健演唱的《刀剑如梦》则用到了笛子和扬琴。二胡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音色近似人声,能充分表达人的心理感受,演奏出诸如哀怨、凄婉、悲愤等情感旋律,能把人的心情带进悲痛思念之中,这是二胡演奏悲曲优于其他乐器的特点。流行歌曲中,我国台湾地区的作品使用二胡较多。例如,由邓丽君演唱的《我只在乎你》《甜蜜蜜》等经典流行歌曲都用到了二胡、古筝等乐器;由费玉清演唱的爱情歌曲《一剪梅》、由张学友演唱的《吻别》、由周冰倩演唱的《真的好想你》、由叶倩文演唱的《潇洒走一回》、由刘德华演唱的《一起走过的日子》等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都使用了凄婉的笛声来充实音乐,使作品更加感人动听。刘欢演唱的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和庾澄庆演唱的,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中的插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都使用了唢呐配乐,表现了北方汉子豪放、粗犷的性格,从而更加贴近生活。这些民族乐器对流行歌曲的演绎,婉约柔和,既有民族特色,又不乏流行音乐元素,细细欣赏可以获得一种与普通流行音乐不一样的感受。

三 当代流行音乐对儒道思想的传承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 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高度,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富强就是国富民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发展,是全国各族人民盼望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夙愿,这一价值理念的最高统领,就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文明与和谐又展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爱国与诚信既是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的核心内容,又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现在已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当代,广大艺术工作者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指示精神,流行音乐作品的主题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眷恋与热爱,对“中国梦”的追求,宣传真善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力量,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呈现出流行音乐民族化的绚丽特色,受到了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

1.赞美家国情怀的流行音乐成为乐坛主体

在当代充满“中国风”的流行音乐中,弘扬主旋律、传承家国情怀优秀文化、赞美理想信念的流行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唱响在祖国大地,成为网络、媒体、舞台的音乐主流。纪录片《辉煌中国》中的主题曲《新的天地》,“我们自信,我们前行,看中华儿女走向新的天地……千里万里阳光在心里,我的梦想,照耀前方,你的信仰点燃勇气,我们一起奋进接力,让我们一起播种希望耕耘土地,我们自信,我们前行,看中华儿女走向新的天地。”孙楠以高亢激昂的歌声回望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昨天,更以震撼人心之力展望壮丽的未来,激励着每一位努力奋斗的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由韩磊演唱的歌曲《不忘初心》,抒发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谱写出牢记使命与努力奋进的时代篇章。《再一次出发》这样一首旋律慷慨激昂、乐章恢宏璀璨的歌曲,配上韩磊大气磅礴的演唱,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奔向伟大复兴的梦想。歌词豪迈、大气,而且有着强烈的画面感。“千秋大业越来越壮丽,春天的故事传遍了天涯,新时代的号角中再一次出发,歌声和汗水一路挥洒,中国梦的旗帜下再一次出发,追梦的人们雄姿英发,新时代的号角中再一次出发。”这首歌鼓舞起人们心中的正气,听了有血脉贲张的感觉,再加上歌手沉稳富有冲击力的嗓音,让人听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2014 年中央电视台马年春晚,由歌手姚贝娜演唱的《天耀中华》,获得“观众最喜爱节目”并入选“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天耀中华,天耀中华,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其实就是中华民族从苦难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坚强和理由。作者何沐阳在谱曲上把中国的五声调式和西洋的调式融合在一起,旋律简单大气,朗朗上口,满载着中华民族的责任和华夏儿女的血脉情怀。曹芙嘉演唱的《美丽中国梦》、韩红演唱的《千年之约》、阿鲁阿卓用流行唱法改编的经典歌曲《情深意长》、黄绮珊演唱的《感恩》等,都从内容和旋律上展现了新时代中华儿女的精神面貌,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中儒道思想精华。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当代流行歌曲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2019 年5-6 月,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明办、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主办的“爱国主义音乐进校园”活动,在宁夏各大高校巡演,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并演唱了《我和祖国》这首经典曲目。当宁夏歌手们每每演唱《红旗飘飘》《新的天地》《不忘初心》《情深意长》《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我和祖国》等歌曲时,大学生们情绪高昂、欢声雷动,挥舞着手中的国旗,摆动着手机电筒,台上台下互动共唱,掌声、呐喊声、尖叫声和歌声汇成一片。当《歌唱祖国》音乐想起时,万名学子起立,和台上的演1共同高唱。歌声如海、歌声如洋,大学生们犹如灿烂的繁星把祖国照亮。此情此景,我感慨万千,歌手们个个热泪盈眶,这就是一堂活生生的爱国主义音乐教育课。

2.描写绿水青山的流行作品不断涌现

绿水青山是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环境,是道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描写绿水青山的当代流行音乐代表作品有:由刘子琪演唱的《绿水青山我的家》、由腾格尔演唱的《天堂》、由韩红演唱的《天路》、由阿鲁阿卓演唱的《美丽中国》,以及在2008 年“爱的奉献”赈灾晚会上,由刘欢、毛阿敏、孙楠、那英、韩磊、谭晶、韩红等歌手共同演唱的《人在青山在》等歌曲。

歌曲《绿水青山我的家》是为了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战略部署而创作的。“绿水青山我的家,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家园更美丽、人民生活更美好!”20世纪80 年代,内蒙古草原沙漠化越来越严重,腾格尔写下了家喻户晓的《天堂》。“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我的家,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歌曲《天堂》在全国迅速流行,成为人们向往蓝天白云的新潮。2000 年,该曲获第6 届中国原创歌曲金奖。2001年1月,歌曲《天堂》获第七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金曲。《天路》是一首由韩红演唱,专门歌颂青藏铁路的歌曲。2001年,著名作曲家印青,词作家屈塬到青藏铁路施工现场采风谱写了歌曲《天路》。歌曲描写青藏高原风光,对比鲜明、旋律高亢、结构严谨,意境美、旋律美、声音美,是一首大众非常喜爱的充满藏族风情的流行歌曲,被人们广为传唱,给人们带来审美享受,具有很高的社会艺术价值,歌曲描写了人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的情景,表达了藏区儿女沐浴在祖国温暖的情怀中,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山绿起来人富起来,天地间回荡着中国节拍,我们的笑脸映辉风景的色彩,中国又一个新时代。”这是流行乐坛又一首赞美祖国大地、由著名彝族歌手阿鲁阿卓演唱的“中国梦”主题文艺歌曲《美丽中国》,歌曲描绘了祖国大地山河如画的美景,彰显了中华儿女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也展现了中华儿女奋勇向前的豪迈精神!

儒道思想出现在春秋时期,经过诸子学说、百家争鸣,最终成为我国几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植根中华大地的民族音乐。随着工业化的发展,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欧美和日韩流行音乐,通过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进入祖国大陆、内地,邓丽君、张学友、周杰伦等歌手先后成为歌坛风云人物,祖国大陆、内地的民族音乐受到极大的冲击。我国的音乐艺术同仁虽然经过迷茫、徘徊、寻根问祖,但终于走出低谷。继20 世纪80 年代末电视剧《渴望》在全国播出之后,流行乐坛刮起了一股“西北风”,《黄土高坡》《信天游》《好人一生平安》《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等带有浓厚西北特色的歌曲风靡整个流行乐坛,体现着北方民歌的激昂和豪放,这种民族元素的融入使原本没有生气的歌曲更显人性化,成为民族音乐元素融入流行音乐,而使流行音乐蓬勃发展的见证。现代社会应该具有现代特征,民族音乐元素融入流行音乐的特征是这个时代的需要,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一种不脱离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创造,一种不脱离老祖宗传统文化传承的创造,当代的音乐文化必然带有当代民族传统,并以现代生活为根本的创造。如果说20 世纪80 年代流行音乐在我国正式生根发芽是因为注入了儒道思想作为根本的民族音乐元素,那么21世纪在乐坛上掀起的“中国风”,就是将儒道思想作为民族魂注入流行音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流行音乐。显然中国的当代流行音乐只有和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相融合,根植在民族音乐的土壤里,才能获得更为顽强的生命力。当代流行音乐已经成长壮大,成为实现“中国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文化艺术保证。

马克思曾说:“越具有民族性的就越具有世界性”。在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中,将儒道思想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得以传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旋律,将民族音乐思想融入其中,采用国际流行音乐创作手法,形成当代流行音乐特有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所要表达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彰显流行音乐的民族特性,使得当代流行音乐中的民族艺术风格更能够创造音乐的价值,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魅力得以凸显,体现时代精神,让中国民族化的当代流行音乐作品在世界乐坛独树一帜。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思想音乐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流行音乐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探究流行音乐编曲
The most soothing music for dogs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那英 流行音乐的时代见证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