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杜加,曾经被指控的“艾滋病零号病人”

2020-04-10 02:12陈一竹
人人健康 2020年23期
关键词:零号波西疾控中心

■陈一竹

主编信箱:rrj k365@126.com倾听您的声音

谈到艾滋病,我们都不陌生。12 月1 日,第33 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20 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2019 年全球有3800 万HIV(艾滋病毒)感染者,其中69 万人死于相关疾病,2540 万感染者正在接受治疗。

跟新冠疫情一样,自艾滋病被人类发现以来,科学家们除积极寻找治疗方案外,也一直在努力追溯其源头,这种病毒到底是如何出现在人类社会的。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病毒来源于非洲猿类动物。在艾滋病出现于人类社会20 年后,科学家们从黑猩猩的体内检测出了SIV 病毒,这种病毒与HIV 十分类似,同为灵长类免疫缺陷病毒,因此科学家们认为HIV 就是源于SIV。

曾经,非洲一些部落有捕食包括黑猩猩、大猩猩在内的野兽的习惯。要知道,在丛林中捕猎十分容易受伤,无论是被猎物咬伤、抓伤,抑或是在宰杀过程中接触到猎物的血液,都有可能发生体液交换,受到病毒侵染。一些部落甚至还保持着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都增大了病毒感染的概率。这是目前学术界认为的最有可能的HIV 病毒传播途径。不过这样的观点都仅是推测,那个真正的首例艾滋病感染者,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虽然那些最原始的病例已无从考证,但是当时的媒体错误地认为一个来自法国的航空乘务员盖尔坦·杜加是艾滋病进入人类社会的源头,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称为“艾滋病零号病人”。在流行病学调查中,零号病人指初始病例。由于这个错误的标签,加上媒体们的恶意炒作,导致杜加被指控为反社会分子,千夫所指。

1980 年的夏天,杜加身上突然长出许多红疹与紫斑,被确诊为卡波西肉瘤,杜加从未想过自己患上的是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1981 年6 月,美国疾控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中提到5 例艾滋病感染者的病史(当时艾滋病还未被正式命名),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艾滋病的正式记载。为搞清楚这种疾病到底是什么,美国疾控中心在1982 年将目光聚焦在卡波西肉瘤上,认为这两种疾病有相似之处。由于患卡波西肉瘤的患者中只有杜加最配合调查,导致他被媒体大肆报道,最终被错误定罪为“零号病人”。杜加的坦诚,使医学界对艾滋病的认识大大提升,同年9 月,美国疾控中心将此种疾病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1984年,年仅31 岁的杜加,在病痛与舆论的双重打击下黯然离开世界。直到2016 年3 月,《自然》杂志上一篇论文重新分析了8 份1970 年代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样,并与杜加血样比对,结果发现杜加的病毒更像是HIV 的后期变异体,说明在杜加之前,HIV 早已存在于人类社会。这才正式将“零号病人”标签从杜加身上摘下。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干事温妮·拜安伊玛表示:“污名化、歧视以及普遍存在的不平等是终结艾滋病的主要障碍。”在艾滋病的世界中,比病毒本身更可怕的是那些恐惧、歧视与误解。把某些人或是某个群体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对消灭这种疾病起不到任何作用。

猜你喜欢
零号波西疾控中心
疾控中心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
25例艾滋病合并卡波西肉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分析及防护
少年特种兵——零号行动
少年特种兵——零号行动
少年特种兵——零号行动
少年特种兵——零号行动
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应用微滤膜分离技术的效果分析
miR-181b-5p对卡波西肉瘤细胞系SLK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