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服务走进医保政策

2020-04-10 02:12
人人健康 2020年23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远程互联网+

■本刊记者 乔 禹

随着“互联网+”医保支付的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开启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下的3.0 时代。

“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内容和范围

“互联网+”医疗服务是互联网技术和理念在医疗服务行业中的应用和尝试,根据使用人员和服务方式的不同将“互联网+”医疗服务内容分为3 类:

一是远程医疗,即医务人员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远程会诊和远程诊断;

二是互联网诊疗活动,即医务人员利用互联网技术直接为患者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三是互联网医院,包括作为实体医疗机构第二名称的互联网医院,以及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除可以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外,当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接诊医师通过互联网医院邀请其他医师进行会诊时,会诊医师可以出具诊断意见并开具处方。

针对“互联网+”医疗服务范围的界定,全国各地政策不尽相同。贵州省互联网医疗服务范围主要包括远程会诊和远程诊断两大类项目,四川省互联网医疗服务包括远程会诊类、远程诊断类、远程诊查类与远程监测及其他类项目,江苏和宁夏互联网医疗服务主要包括远程会诊、互联网医院门诊、远程诊断等类别项目。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各地“互联网+”医疗服务主要集中于远程会诊、远程诊断、网络门诊、远程监测等几大类服务项目上;此外,“互联网+”医疗服务范围还包括远程查房、远程教学、医学咨询、健康管理、健康科普、慢病管理、手术指导等服务项目。

“互联网+”医疗行业开启3.0 时代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说在线预约、院外候诊是互联网医疗的1.0 版本,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就是发展的2.0 阶段,而“互联网+”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则代表3.0 时代。

进入3.0 时代,随着医保支付政策放开,互联网医疗将通过数据和服务双重推动“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机制的实现。从参与主体的角度,3.0 时代的互联网医疗将构建“医药商业+医疗终端+医患个体”的联动机制。互联网平台企业将医疗服务各个主体排列组合,衍生出多种合作模式,发挥其医药电商、互联网医院、诊疗平台、慢病管理系统等作用,实现变现能力不断加强。

据监测数据显示,自2019 年11 月疫情出现直至今年4 月疫情形势逐渐好转,医疗健康类APP 与网页的月度有效使用时间有了明显增加,其中医疗健康类APP 的增量同比去年同期显得十分迅速。根据艾瑞测算,在今年疫情高峰期的2 月,医疗健康APP(包含在线医疗、医药电商、慢病管理、运动健康等种类)的日活同比2019 年2 月,平均增长率高达14.08%。同时,政府也不断加码,打通医保、支付等互联网+医疗的关键环节。易观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将达2000 亿元,市场增长达46.7%,是2015 年以来最高增速。

安信证券报告显示,线上医院的总数已由2018 年12 月的119 家增至2020 年4 月的497 家,增幅为317.6%。在2020 年第一季度,新建数字大健康公司的数量超过11000 家。

艾瑞集团相关报告也指出,老龄化及慢性病困扰的社会结构是互联网+医疗融合的土壤。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高达12.6%,事实上,根据WHO 国际标准,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即已标志社会步入老龄化。由于人口结构的发展规律,这一趋势中短期内都无法改变。伴随而来的,则是对医疗的大幅依赖。每年我国诊疗人次及人均诊疗次数都在不断攀升,医疗体系面临巨大压力。而缓解这一压力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在不降低医疗水平的前提下,使得医疗能够覆盖更多人群。

中日医院国家卫健委远程医疗管理与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卢清君说,国家《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互联网+”医疗服务提出了细化可执行的办法,进一步明确线上线下公平的原则,明确优先保障门诊慢特病复诊续方的需求,支持外购处方流转,大大方便患者,也减轻医院接诊压力。同时,提出对医院信息化改造的要求,明确医生身份认证、电子处方和电子签名等,保证了线上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信息安全,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果。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傅虹桥说,《意见》明确医保定点的实现路径,第三方医疗平台可以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申请定点。进一步明确“互联网+”医保支付范围和价格。相比线下医疗服务,线上服务具有鲜明跨地域特征,与电商一样,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意见》有助于探索“互联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难题。对复诊处方流转也给出了清晰的实施路径。“‘互联网+’医疗服务是新业态,目前处于探索的阶段,坚持稳步推进、监管的一致性、先试点再推广,将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更好开展。”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远程互联网+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远程诈骗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
一次神奇的远程渗透破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