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0-04-14 03:41杨起健孙建英崔英军
医疗装备 2020年5期
关键词:单孔阑尾阑尾炎

杨起健,孙建英,崔英军

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二病区外一科 (福建南平 353000)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1]。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促使阑尾炎患者在短时间内康复。阑尾炎的典型临床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且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一旦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需采取相应手术治疗[2]。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主要优势为术后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3]。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手术能够充分利用肚脐作为手术入路,将切口隐藏起来,最终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4]。有研究表明,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当[5]。本研究分析不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0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不同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试验组男68例,女35例;平均年龄(38.01±12.26)岁;单纯性阑尾炎10例,化脓性阑尾炎82例,坏疽性阑尾炎11例。对照组男70例,女33例;平均年龄(37.35±11.95)岁;单纯性阑尾炎12例,化脓性阑尾炎82例,坏疽性阑尾炎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阑尾炎诊断标准;(2)年龄>18岁;(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存在一系列禁忌证的患者;(2)有精神障碍的患者;(3)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4)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

急性阑尾炎诊断标准:(1)查体右下腹压痛;(2)体温超过38 ℃;(3)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9/L。

1.2 方法

两组术前均清洁肚脐孔,使用相关抗生素(如头孢呋辛或氨曲南),做好术区备皮工作;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对照组右下腹、左下腹及肚脐处戳孔进行传统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肚脐处置入套管针,建立人工气腹,压力维持12~14 mmHg(1 mmHg=0.133 kPa),置入腹腔镜;全面探查腹腔,在腹腔镜引导下,避开粘连,于右下腹麦氏点内下方2~3 cm处,穿刺置入套管针和相关手术器械,吸尽腹腔内的脓液,向上提起盲肠,找出阑尾;分离粘连阑尾,切除阑尾,从操作孔中取出阑尾;彻底冲洗腹腔,对切口进行消毒,腹腔严重感染的患者需行置管引流术。

试验组应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患者脐下缘做切口,穿刺置入Trocar 5 mm,建立人工气腹,将气腹压力维持在12~14 mmHg,置入腹腔镜5 mm;在观察孔上缘约3 mm处穿刺Trocar 5 mm作为主操作孔,在观察孔下缘约3 mm处穿刺Trocar 5 mm,置入抓钳;探查患者腹腔,找到阑尾,置入超声刀5 mm,离断阑尾系膜血管,提起阑尾,置入圈套器结扎阑尾根部,使用超声刀离断阑尾;从操作孔取出阑尾,检查术野有无出血,退出相关器械后放气腹,消毒切口后使用可吸收线缝合脐孔。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切口感染、皮下气肿以及肠瘘等)发生率、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切口美观度评分(共10分)及术中出血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切口美观度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比较

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口美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切口美观度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比较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两组术前、术后的炎症介质(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x-±s)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急性阑尾炎好发于夏季和秋季,与人们的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6-8]。手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最佳方式,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进步,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成为广大术者的首选[9-11]。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口美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发现,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15]。本研究结果表明,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均具有显著治疗价值,但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切口美观度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经分析,其原因在于,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只需在脐部入路,因此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美观度,而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住院时间短和创伤小等优势[16-18]。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手术时间更长,且有可能在中途转为多孔手术。根据临床经验来看,在选择脐周切口位置时,需将主、副操作孔置于脐孔直径上,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便于获得更多的操作空间[19-20]。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要求术者掌握更高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尤其要掌握好腹腔镜下缝合技术,便于更为理想地处理阑尾根部坏疽穿孔情况。

综上所述,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价值高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但是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更长,且要求术者有高超的腹腔镜操作技术。

猜你喜欢
单孔阑尾阑尾炎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