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政策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初探

2020-04-14 05:01寇蔻
戏剧之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咸水歌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寇蔻

【摘 要】本文从文化政策的大环境出发,首先对文化政策的概念、特点、主客体进行初探。其次,引入文化政策中重要的一部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一些内容加以概述,对其概念界定、内容范围和特点进行阐述,并列举近几年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最后,分别以咸水歌和傩堂戏为例,浅谈这两种文化艺术形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传承。

【关键词】文化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咸水歌,傩堂戏,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3-0207-02

一、文化政策

文化,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的解释是:广义上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上是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政策,《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与哈罗德·拉斯韦尔对于西方公共政策的定义类似,由于我国政策制定过程呈现“内输入”特点,因此我们常将其表述为“政策”而非“公共政策”。文化政策是有别于科技政策、教育政策等其他领域政策的一种政策形态,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体现政府对文化资源进行的分配状况。

二、文化政策之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称为“无形文化财产”,最早提出此种说法的国家是日本,由此联合国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1972年提出了“世界遗产”的概念,而后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保护无形文化财产。在2006年正式生效为一个有效概念。我国于2011年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其进行政策性的保护。

三、非物质文化政策对民间艺术形式——咸水歌的保护传承

(一)渊源

咸水歌,又称“白话渔歌”,是流行于广州以及珠三角一带的民歌,被生活在水上的居民广为传唱,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些年,这些生活在水上的居民,每家每户泛舟而行,以捕鱼捕虾、运货载客为生,狭窄的船舱是一家人的容身之所。虽然生活清苦,但大海赋予了他们乐观的天性与包容的心态,使得他们安居乐业,并在劳作中引吭高歌,咸水歌就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诞生了。

(二)发展

1954年,周恩來总理南下视察,了解到水上居民的艰苦生活状况,为使他们不再居无定所,拨专款解决水上居民的住宿问题。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水上居民结束了摆渡的水上生活,有了固定居所,但也使咸水歌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遗失殆尽。

(三)传承

为使咸水歌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得以保留,使这种历史文化得以传承下来,政府为此进行引导,先后成立咸水歌演唱队、咸水歌演出队、咸水歌创作组和咸水歌研究会。在1986年成立咸水歌演唱队,专门为已上岸的水上居民进行专题性指引。2004年,水上居民所在地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街荣获“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咸水歌)”称号,充分体现出咸水歌的历史文化特色。2007年,咸水歌被列入广州市首批、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国家保护。2008年,滨江街建立“滨江水上居民民俗博物馆”,将广州咸水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理收藏。在政府的关注引导以及政策保护下,咸水歌的影响力在逐步扩大。如在中海名都社区建立“水上居民民俗博物馆”,2012年广州市为大元帅小学颁发“广州市民间咸水歌文化传承基地”的牌匾,为咸水歌的传承铺平道路,为其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才。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咸水歌项目的传承人谢棣英举办传习活动,从咸水歌民间艺人的传授方式作为基点进行发掘与推介,定期举办培训班与教育活动,并深入居民生活进行采风,获取第一手资料,收录整理咸水歌。《广州日报》等也对咸水歌活动进行报道。

四、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看待德江傩堂戏的文化变迁

(一)傩堂戏

贵州德江傩堂戏,也称傩坛戏和傩愿戏,是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最早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宋代前后,逐渐演变为以酬神还愿为主旨的傩堂戏。

傩堂戏在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受到重视,成为带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资本,使得德江傩堂戏和傩堂戏面具在德江甚至更大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2006年,傩堂戏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后,得到德江县政府的全面挖掘,将其发展为傩堂戏文化产业,在政府的引导下拓宽其融资渠道,大力打造旅游业。同年5月18日,在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德江县与深圳国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德江县傩文化风情园项目建设协议书》,投资额达1300万,将其发展为旅游业核心文化。

(二)傩堂戏的文化变迁

纳入文化遗产后为寻求发展及更好传承下去,最初是祭祀还愿、驱鬼驱魔的傩戏渐渐发展为融入现代表演元素的现代傩堂戏。转变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在社会功能上,最初的傩堂戏承载的是消病消灾的社会功能,而在得到政府扶持指引后,以一种文化商品的方式展示给外界。从前的傩堂戏是为了祈愿或消灾,而今则是作为一种表演展现给世人观看,使其更加艺术化和舞台化。

其次,是艺术形式的变迁。傩堂戏最初以一种近似原生态的形式呈现,而在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中,逐渐成为了与现代音乐舞蹈艺术相融合的舞台艺术形式。中国的宗教祭祀对于道具的选用是极其讲究的,傩堂戏也不例外,对于面具的材料,都要求选用具有驱邪功能的柳木或柏杨木。而用于现代舞台的傩堂戏面具,往往选用塑料、泡沫或纸张这类轻便的东西来作为制作材料。因此,这些原先在傩艺师手中具有神圣意味的面具,在当代也不过是个普通的、仅仅作为演出道具的工具。

再次,是传承方式的变迁。从前,学习傩堂戏都是自愿的,并要拜师学艺。但在2005年傩堂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政府为保证其能传承下去,先后申报了国家级和省级的传承人,组织举办傩堂戏培训班。虽然这些行为相比民间的拜师学艺在宣传力度上更有优势,并对于傩堂戏的传承更有保障,但也没有解决根本性的传承问题。相对于民间要多年才得以出师的学习过程来讲,培训班大多是速成,在传承人方面,政府的行为依旧有待商榷。

最后,是传承主体的变化。从前,傩艺师作为傩堂戏传承的主体,与普通的务农者并无区别,傩堂戏在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只有最好的傩艺师才享有“非遗传承人”的待遇,不仅社会地位提高,而且在经济上也有相应的补贴。

从以上方面不难看出,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傩堂戏,在传承中渐渐出现了其文化的变迁。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顺利传承,要让现代大众充分接受这些历史民俗文化理念和价值,就如费孝通所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实现活态传承,必须使其融入当前社会,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一方面要实现创新,将其与现代社会的文化和新理念相融合,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使其变得更易接受。另一方面,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要做好整理与研究保护工作,并将传承工作与当地学校联系起来,培养接班人从娃娃抓起,在当地建立专门的“非遗”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这对于推动整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祁述裕,王列生,傅才武.中国文化政策研究报告(附录1990-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全是与重构[J].学术研究,2006.

[3]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人类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咸水歌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曲咸水歌,一方水土情
郭锦生编著《榄核咸水歌》出版
广西北海疍家咸水歌的价值及其翻译效益探析
Song of Salty Water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