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乡村初中生作文素材积累的有效途径

2020-04-16 04:03李秋霞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作文素材作文教学

李秋霞

摘 要:作文教学是教师教学的重难点。文章主要以乡村初中生作文素材累积的有效途径为主要内容,分析目前乡村初中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语文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学生周边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体验田间生活,观察乡村中的景色,以及人们生活之间发生的趣事,切身体会淳朴乡情,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并加强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使得学生将所思所想用较为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提升乡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乡村初中;作文教学;作文素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模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一篇优秀作文的形成,离不开日常作文素材的积累,所以作文素材的累积是学生写作过程中相对重要的模块。在乡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一直是学生较为头疼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写作文时,将作文书中的案例生搬硬套进自己的作文当中,缺乏作文素材的累积,不能有效提升作文水平,这是乡村教师较为关注的问题。

一、目前乡村初中生作文素材积累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畏惧写作文

在乡村语文教学中,学生对写作存在畏惧心理,在教师布置相应的作文题材之后,往往不知道如何下笔,希望教师能够指明写作方向以及格式内容,被动性比较强。且一部分学生在写作文时完全照搬作文书中的案例,不管题材是否合适。其次,学生可能储存印象较深的案例內容,所以在写作文时,一直沿用相同的案例,导致作文内容较为平淡。长时间以这样的习惯写作文,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学生缺乏素材的累积

作文除了语言能力的表达,还需要学生对于作文题目的理解以及日常生活中素材的累积。真实的作文内容往往更能够吸引人。而且学生处于乡村的环境当中,所能描绘的乡间景色和民风,不需要过多的语言修饰就能够体现出作文的魅力。而在目前乡村教学当中,学生对外界的接触并不多。而且能够供给学生观看的图书也较少,对于作文的素材没有有效的获取途径,思维模式受到限制,缺乏作文素材的累积,自然会认为写作是一项困难的事情,同时也逐渐失去写作的热情,使得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乡村初中生作文素材积累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体验田间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趋于城市化,很多教师认为城市化的作文素材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其实不然。作文来源于生活,乡村初中生生活在田园之中,邻里之间的趣事也能成为学生笔下的素材。古代人们多以农耕为主,以此为题材,产生了大量的好词佳句。所以,乡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可以让学生积极体验田间的生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的同时,将所看到所听到的事情或景色,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例如,部编版语文课本中以“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主题的写作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去体验田间的劳作,在忙碌的过程中,写下自己所遇到的事情或者感悟。学生在有了切身的体验之后,作文素材得到了相应的累积,出现了各式各样不同的题材。这说明,只有让学生切身体验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在日常多进行素材的累积,才能够写出不同的作文内容,使作文更具有真实性。而且通过作文的描述,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生活体验的印象。

(二)仔细观察乡村景色

要想使作文充满色彩,就需要在作文中注入自己的感情。农村初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体验、品味、累积等方式,将自己生活中最为熟悉的景象,运用到作文当中,丰富作文内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观察家乡的景色,如田间的小河、路上的野花,以及房屋、果园等等。并要求学生要观察到不同的时间段这些景色的变化,并运用不同的词语来进行表述。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学生在作文中对于景色的描述自然也能够更为生动。如学生通过观察秋天的树木写下——秋天的阳光洒在树叶上,将树叶也染成了金黄色;观察天空中的云朵写下——洁白的云朵总是悠然地飘在天空上;观察清晨的田间写下——禾尖上的露珠发出亮晶晶的光;观察收割玉米写下——河岸上的玉米刚被收割,地上布满了尖尖的根刺。由此可见,乡村生活中的景象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初中生在细致地观察家乡的景色之后,能够有效提升写作能力和水平。

(三)收集乡村趣事

有效的语言能够巧妙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刻画人物形象。农村初中学生的习作大多缺乏生活气息,使得作文内容较为空洞,没有灵活性。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语录本,收集日常生活中所听到或见到的趣事,并且针对不同的人群,记录在不同的位置,使学生的写作题材更为丰富。例如爷爷语录:一场秋雨一场凉、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等;教师语录:某某学生上课又在小鸡啄米等。学生在收集语录的过程也能够关注身边的生活以及人物特点,在思考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写作文时自然有着源源不断的题材以及灵感。

(四)切身体会淳朴乡情

农村的生活条件虽然没有城市那么先进,但是乡间淳朴的乡情同样也是城市当中所体会不到的。教师在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让学生通过体验淳朴的乡情来丰富自身的作文内容。而体验的过程需要学生仔细观察以及用心品味,教师也可以进行相应的指导。例如:到同学家做客,体会同学家人的盛情款待;到亲戚家拜访,体会亲人之间的亲情;到田间帮助家人劳作,体验家人之间的关怀等。经过不同的实践过程,学生自然能够从中体会到农村生活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淳朴乡情,使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具有情感。

三、结语

乡村语文教师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帮助学生投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并通过仔细观察和体验,不断收集作文素材。将学生的生活与作文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并且在素材的累积中,学生能够体验到淳朴的乡村之情,使其更热爱生活,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孙玉琴.浅析农村初中语文课堂写作教学方法[A]. 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

[2]赵艳金.初中生作文素材运用指导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作文素材作文教学
关于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
培根固本,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高中作文素材的积累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