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观察远端胃癌采用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2020-04-18 03:49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贲门胃壁空肠

赵 海 峰

(修武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焦作 454350)

胃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对患者健康与安全威胁极大。胃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第2位,但死亡率居首位[1]。胃癌好发部位在于胃窦部,发生率在50%左右,临床多通过手术实施根治性治疗。但其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治疗中,并不能有效、彻底切除小弯侧胃壁,而小弯侧胃壁淋巴管中残留的浸润癌细胞、癌栓与转移的淋巴结可增加疾病复发风险[2]。为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疾病复发率,在远端胃癌治疗中,全部切除胃小弯对患者健康与安全的维护意义重大。为此,本研究探讨了远端胃癌采用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胃癌根治术治疗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远端胃癌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51~68岁,平均(58.42±5.36)岁;低分化14例,中分化13例,高分化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52~70岁,平均(58.51±5.29)岁;低分化15例,中分化13例,高分化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术前检查、禁食等相同。观察组给予胃小弯全切术,嘱患者保持平卧位,予以全身麻醉,自脾脏下极与胃大弯平齐处,贲门至胃小弯近端,贲门至幽门3cm处切除,并对残端进行夹闭处理,可选择性清除13~16组淋巴结,但必须清除7~12组、1~6组以及淋巴结,对贲门右组淋巴结进行保留,间断性缝合胃大弯,重建消化道,自距胃大弯切缘3cm处与空肠吻合,对胃残端与空肠予以半口吻合,之后进行缝合。对照组接受胃癌根治手术,嘱患者保持平卧位,予以全身麻醉,择脐上腹正中切口,长度为15mm,自十二指肠球部至食道下方3~4cm、距幽门3cm处进行全胃切除,之后清扫淋巴结,给予消化道重建,自距屈氏韧带15cm、远端50cm处横断空肠,对食道下端以及空肠肠袢继续实施吻合,还需对已游离的十二指肠端以及空肠肠袢实施吻合操作,并开展间断性缝合,再对空肠断端进行吻合处理,待手术结束后置胃管。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病理检查,予以心电监护,接受化疗、抗感染治疗。

1.3 评价指标

(1)记录淋巴结清扫数目;(2)于治疗3个月后,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3]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择活动能力、健康感受、生活感受与日常生活4个维度,各维度总分10分,分值愈高则生活质量愈高;(3)记录两组感染、吻合口漏、营养吸收障碍及反流性胃炎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淋巴结清扫数目

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32.74±11.35)个,高于对照组的(20.32±10.5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6,P=0.000)。

2.2 生活质量

对照组生活质量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活动能力健康感受生活感受日常生活对照组(n=32)6.32±1.546.23±1.316.53±1.606.53±1.34观察组(n=32)7.81±1.797.84±1.427.87±1.387.97±1.51t3.5704.7143.5884.035P0.0010.0000.0010.000

2.3 并发症

对照组并发症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手术在远端胃癌的治疗中,不仅需彻底清除肿瘤组织,还应实现对转移淋巴结的有效清扫,以从根本上彻底清除肿瘤细胞,优化患者的预后结局。相关研究指出,手术过程中清扫的淋巴结数量愈大,肿瘤细胞的清除效果也就愈彻底,而病灶清除彻底与否与患者生存率、疾病复发率关系密切[4]。故寻找一种能够获得彻底、有效的淋巴结清除效果的手术方式对维护患者健康与预后十分必要。

表2 两组并发症对比[n(%)]

组别感染吻合口漏营养吸收障碍反流性胃炎总发生对照组(n=32)2(6.25)2(6.25)3(9.38)1(3.13)8(25.00)观察组(n=32)1(3.13)001(3.13)2(6.25)χ2----4.267P----0.039

传统根治手术清除贲门周围淋巴结以及胃小弯近端、贲门交接处胃壁组织效果不佳,可致较多癌细胞残余,损伤治疗效果,提高病情复发几率。而胃小弯全切的胃近端切除线向上移动,其于切缘上余下的癌细胞数量较少,能够获得更好的淋巴结与胃壁组织切除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提示较传统根治手术,给予胃小弯全切能够获得更为彻底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对维护患者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且安全性较高、并发症较少,利于治疗效果的实现与患者健康的恢复。究其原因,胃小弯全切既可以实现对1~6组以及7~12组淋巴结的全部清除,又可以依据手术实际情况选择性地清除13~16组的淋巴结,这大大增强了R0清除效果,增加了淋巴结清除数目,提高了淋巴结清除率,还利于减少术后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胃小弯全切的的胃近端切除线向上移动,不仅便于实现彻底清除,还可提高治疗安全性,对减少残胃壁以及吻合口的复发,改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胃小弯作为一种较为狭窄的空间组织,具有特殊的组织位置与丰富的淋巴管网,在根治手术切除过程中易因无法实现精准的定位,影响切除效果,而胃小弯全切术式充分考虑到胃小弯的解剖特点,完全切除胃小弯,可避免切缘处出现癌细胞残余,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进而提高患者生存几率,延长存活时间[5~6]。总之,通过胃小弯全切手术对远端胃癌进行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淋巴结清除效果,对患者治疗与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应当成为更多患者临床选择。

综上所述,针对远端胃癌患者,予以胃小弯全切可明显增加淋巴结清扫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健康的恢复与预后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贲门胃壁空肠
胃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中不同食管-空肠吻合口加固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新疆某肉牛屠宰场空肠弯曲菌同源性分析及生物膜形成能力测定
超细鼻胃镜辅助胃窦直视法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应用
对1例贲门癌被误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病例的分析
超声辅助法置入经鼻空肠营养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与护理研究
人倒立着还能喝水吗
胃会被撑大饿小吗?
人到底会不会撑死
空腹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