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赏识叩开心灵,让教育走进来

2020-04-18 07:28周秀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赏识感悟激励

周秀莲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发挥赏识和宽容的激励功能,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在本文中,笔者从用赏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完善自我、促进师生和谐相处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悟。

关键词:赏识;激励;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104

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抚慰、感染和交融。魏书生曾说过:“一位教师,每天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学生的脸,而应当是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就会发现那是一个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教师的教育工作也如同有了源头活水,常做常新。”

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育的一个转折阶段,他们正在告别童年,开始一个崭新的成长和变化时期。在这期间,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与此同时心理的各个方面也在快速地变化发展。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乃至一生中很关键。那怎样才能让教育走进初中生的心灵呢?

在工作中,笔者试着开展赏识教育,俯下身体去倾听,竭力去寻找学生的优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也发自内心地去赞赏、去鼓励。

一、用赏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教师应努力找出学生可赏识、可激励之处,并用多种方式进行赏识激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时刻充满自信,认为自己是集体中重要的一员。特别是在后进生的教育中,教师更要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进行放大与赏识。

记得在七年级新生军训时,笔者让一位学生起立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一小段文字,但这位学生站了将近一分钟不出声,后来冒出一句“我不会读”引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课后,笔者把他叫到办公室,看着面前这个全身瑟瑟发抖、冷汗顺着脸颊直流的小个子男生时,笔者把批评的话语咽下了。给他递了一张纸巾,他低声地说了声“谢谢”,他告诉笔者他的确是不会读。笔者随手拿了一张报纸指着其中一段文字让他读。笔者发现他的冷汗冒的更多了,而只有三个句子的一段话让他读得支离破碎、前后颠倒,还不时地添字和少字。笔者告诉他:“其实你是会读的。只是太紧张了,只要你试着大声地读,慢慢你会读得很好的。”笔者看到他长舒了一口气,说:“老师,我读成那样,只有你没有批评我。”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刻意训练他的阅读并时时给他鼓励,只要他有进步就在全班同学面前加以赞赏。可能他在小学从来没受过这种鼓励,笔者发现他在以后的课堂上居然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而且他的朗读也不再像最初那样坑坑洼洼了……就这样,他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了,站起来回答问题很少会紧张得发抖了。到学期末的时候,其他学生应该完成的朗读与背诵他也基本能完成。

的确,赏识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班上有一个男生前段时间厌学情绪很严重,每天上课迟到,作业不完成,上课心不在焉,而下课又不急着回家,喜欢在路上闲逛……经过多次的谈心,他告诉笔者事情的原委。他从小和奶奶长大的,到五岁的时候才到爸爸妈妈身边生活。家里还有一个弟弟,相对来说弟弟的学习成绩要好一些。所以,他就处在一种被忽视的地位,而且父母也希望他能懂事些,给弟弟做一个好的榜样,而他又常常达不到父母的期望……长时间的压抑和不被重视导致他认为反正怎么都不如别人,那我还努力什么,干脆放弃了。知道了原因之后,笔者告诉他我们做事情不是做给其他人看的,做得好与不好别人可以评价,但事情做与不做、做得怎么样更多地取决于我们在这件事情上倾注了什么,倾注了多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无意地对他关注更多,从他平凡的生活学习中发现他身上更多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激励,使他时刻看到自己的进步。慢慢地,他认识到学习是为自己学的,也逐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功和喜悦,对班级和他人更有责任心了。

因为赏识,学生感到他学习生活的环境是民主宽松而又充满未可知的成功感;因为赏识,学生都在努力探索自己人生坐标上的最佳位置。

三、赏识能促使學生完善自我

教育学生不仅要看到他的优点和长处,也不逃避他的缺点和短处。教师的任务就是“长其内而救其失”。

面对学生缺点过错若只采取“恶性刺激”(讽刺、训斥、挖苦、体罚等),往往是学生在切肤之痛中孕育怨恨的心理,滋生逆反的心理,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甚至酿成悲剧。

在学生犯错误和失误时,教师应该善于用犯错误学生身上的积极情感克服和战胜消极情感,充分发掘学生内在诱因,激发调动学生的内因,而不是靠教师的威严与职权,从外在因素迫使学生改正错误。同时,帮助他们寻找成功的有利因素,增强他们的自信,消除他们心中认为犯了错误一定是坏学生的自卑心理。然后及时地给学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机会,引导他们从中进行反思,体验感悟,最后加以肯定和赞扬。

大家都听过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没有疾言厉色,事情就这样和风细雨般地解决了。让学生从内心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真心去改,这就是赏识策略。

四、赏识促进师生和谐相处

初中生的心灵还是非常脆弱,每个人都希望教师能够理解他们,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成为他们倾诉内心世界的对象。赏识和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作为教师,不要掩饰对学生充满赏识和宽容的关爱之情,因为学生渴望教师的关爱就像禾苗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古人说:“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和真诚的爱心,才乐意听从教师的教诲。

其实,你赏识学生,学生何尝不是在赏识你?你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也在走进你的心灵。教师通过赏识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找到“我能行”的感觉。而教师也在这一过程中让教育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学生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能让学生找到“好学生”的感觉。

赏识教育是每位教师都使用过,在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学生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让教师走进学生心灵,让教师在享受中教,让学生在欢乐中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第二中学325608)

猜你喜欢
赏识感悟激励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赏识”催开作文花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