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读下中学语文文本阐释的坚守

2020-04-20 10:57贺琳玲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多元解读坚守中学语文

内容摘要:中学语文文本阐释在近年来是一个热门话题,但面对中西方多种解读方式的冲击下,文本阐释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是固守自己的本质还是在中西方理论的指导下开辟新的道路?本文将对文本阐释在多元解读中寻求本真,文本阐释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怎样坚守文本阐释展开讨论。

关键词:多元解读 中学语文 文本阐释 坚守

文学文本阐释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文本阐释正确与否,是影响核心素养引领下语文课程实践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当下中学语文文本阐释,需要在多元解读下找到自己的解读路径。所谓多元解读,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文本进行解读;不同的读者阅读同样的文本,或者同一读者在不同的阅读情景和阅读心态下阅读同一文本。①文本阐释的过程中,文学思潮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中学语文文本阐释受西方建构主义、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文学思潮影响较大;此外,中国新課程改革,既吸收了西方文论“四中心”,又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使语文课程性质发生了的变化。因此,多元解读下中学语文文本的阐释必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并坚守下去。

一.中学语文文本阐释应在多元解读中寻求本真

文本阐释和多元解读其实质是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表现。近年来,关于多元解读的讨论颇多,包括结构多元、学科多元、理论多元等;出于对文本真实内涵的坚守,业内专业人士提出“语文教学专业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明确告诉我们,在多元解读中探求文本的本真,必须加强教师的专业性并且有准确的判断能力。

(一)结构多元——文本阐释的基本元素

中学语文文本最常见的文本结构分为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二者关乎语文课程性质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但笔者认为,过多阐释文本的形式和内容会造成语境意义的缺失。因此,文本阐释在注重结构多元的同时还应把握文本的内在本真。既从形式入手,又从内容回归自我。

(二)学科多元——文本阐释的界域

语文学科是一门包含百科的课程。传统的文本阐释在学科的认识上是有缺陷的,主要体现在政治和伦理两方面,忽视了经济、生态、教育等文本形式以外的东西,这就造成了中学语文文本阐释的不完整。例如,很多人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用政治性的视角去进行解读;但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看,这种解读是越界的。总之,文本阐释在追寻自我内在本质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学科多元带来的复合型的文本阐释,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内涵和本质。

(三)理论多元——文本阐释的依据

中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传播的加速,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同时,西方的诸多理论也渐渐进入我国文化体系,尤其是文学领域影响较深。但中学文本选入的课文大部分都是建立在中国本土文化之上的。例如像《孔乙己》《祝福》等文章是很难通过随性的方法进行深入解读的,必须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借助相关理论进行分析阐释。当然,中学文本阐释不同于一般的文本阐释,它面临的对象是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未成年人。在利用相关理论的时候需从作品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阐释,回归文本本真。再如《祝福》中的叙事干预手法的运用,可以通过叙述学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即鲁迅是如何把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转换成“礼教吃人”的主题。②类似《祝福》这样的文本,采用叙述学的理论可以很好的阐释文本的内涵,但有些中学课文没有叙事的特点,因此不适合采用叙事学的角度进行阐释。

因此,在借用西方相关文学理论对文本进行阐释的时候,一定要回归文本的本真进行阐释。如果一味的恪守条例,不灵活变通,就很难达到阐释的效果。

二.中学语文文本阐释存在的问题

(一)文本阐释忽略文本语境意义的还原

阅读的本质是文本语境意义的还原。文本阐释要去寻找文本的真实状态与表达意图,特别是文本语境中的生活样态,即哪一年发表,哪个时期发表,和文化政策有什么关系,通过生活样态去审视作品所在年代的日常生活状态和作品具有的时代意义。例如,朱德《我的母亲》表面看似纪念像母亲一样的劳苦大众能够老有所依,以及对母亲的怀念和愧疚之情,实则也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做铺垫,用母亲来代指革命。但很多教师在文本阐释的时候并没有将新民主主义这点阐释出来,学生只是简单的认为朱德的这篇文章是用来怀念母亲的。对文本的阐释没有结合特定的语境来看待。所以,像这样的作品,必须将文本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去,并引导学生进入传统的历史语境去品读文本,才能真正把握其中的本质。

(二)个性化阅读导致文本阐释过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新课标指导下,众多语文教师从学生个性出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对文本进行解读,但并没有注意到个性化的解读背离了文本语境意义的初衷。因此出现了脱离文本,空套理论的现象,造成文本本身的内涵缺失。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父亲攀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实则是父亲对孩子关爱的一种表现,但是却被解读为攀爬月台违背了交通规则。看似是学生个性解读的体现,但是却违背了文本阐释的初衷。类似这种对文本过度的解读会歪曲文本阐释的内在本质,破坏文本原有的生态美。因此,文本阐释要尊重文本意图,文本上没有的要客观对待,有的要尊重,对文本的完整性要有目的的保存和完善。

三.中学语文文本阐释应如何坚守

(一)文本阐释必须以“三中心论”为依据

文本阐释的“三中心论”即“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读者中心论”。文本阐释就是将三者分别隐藏的内涵挖掘出来,“作者中心论”强调以作者的思想和习惯,去探寻作者创作文本时最原初的意义。“文本中心论”则强调文本本身。小说家乔伊斯曾经说过:一首诗的本义,应该不在含义,而在构成,应当关注其结构、语言和技巧,文学作品亦是如此,要多关注作品本身。“读者中心论”则强调读者用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去把握文字,从文本中读出符合自己生命历程的味道来。④其实读的就是作者生活时代的一种映照。因此,对文本阐释的坚守必须以“三中心论”为依据,对文本进行恰当合理的阐释。

(二)文本阐释的坚守必须为工具性和人文性服务

新课程标准改革以来,一直强调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文本阐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语文学科性质服务的,并且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纳入其中,所以对文本进行阐释时要考虑其工具性和人文性。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文本阐释要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当下中学课本的学习重点在于工具性的学习,过多的人文性阐释会偏离教学轨道,影响正处于语言建构期的青少年语文素养的建构与运用。例如鲁迅作品中的符号思考,《孔乙己》中的“长衫”、“掌柜”形象;苏轼“月圆”哲学;王鼎钧《那树》中的“那树”形象等更多的偏向语文的工具性,从工具性出发对文本进行阐释和坚守。

(三)文本阐释的坚守必须建构文本语境

建构文本语境就是建构一个文本主体存在的背景性的文化语境,做到知人论世。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审视作者,审视自己,从而读懂文本、读懂社会。例如:苏轼《赤壁赋》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壮,为什么是苏轼在怀才不遇的时候写下的壮丽诗篇;李清照晚年的时候,为什么写出《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慘戚戚”的愁苦......诸如此类的例子都说明一个问题:文本阐释必须回答作品本身所处的时代背景去还原,才能品味出真正的含义。

(四)文本阐释必须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民族性

中学语文课文的选编不仅包含我国有优秀传统名篇,也包含了国外经典文学篇目,比如《哈姆雷特》《皇帝的新装》《伟大的悲剧》等经典外国篇目。因此,在进行文本阐释的过程中要考虑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的差异性。中国注重的是实用主义,西方注重的是思辨主义。⑤中国文人在写作过程中注重情感的抒发和写意言志的表达,西方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注重逻辑的分析和审美的再现。因此,中国文学的美在于长此以往的经验和实践的审美感受,在经验中寻求人生境界的美的历程,西方文学则更加注重抽象合理的本质分析,侧重理性的探索。所以,对中学文本阐释的坚守必须正确对待中西文化的差异,立足具体的文化背景下对文本进行阐释。

除此之外,文本阐释还需注意民族性的差异,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和习俗也会影响文本阐释的效果。例如《汉家寨》的作者是回族人,对非人居性环境的描写为什么不写回族而写汉族?究其原因是因为异族文化在汉文化中能得到足够的认同感。反过来看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坚守和新的期盼。⑥所以,“汉家寨”的含义并不是在异域文化中的有和无,更多是是一种文化象征的隐喻,通过文学作品来传达一种文化认同感。

总结:当今多种文化冲击下,坚守中学语文文本的阐释是守护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针对文本阐释存在的问题,语文工作者需要从细微之处入手,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相关文学理论阐释文本,并挖掘文本本身的真实内涵,使文本阐释更加具有中国情、中国味。

注 释

①参见段双全.文本多元解读的专业性——兼论“多元有界”和“多元有度”[J].中学教育教学.2018(02)

②百度文库.现代文学批评方法与中学语文文本解读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

④参见陈发明.《打破定势,开辟新径——试论中学语文文本的文化性阐释》[J].中国报业.2013(09)

⑤参见薛良勇.孙绍振语文文本解读思想研究[D].山东:聊城大学.2018

⑥参见陈发明.多重语境下中学语文文本阐释的坚守[J].中国教育学刊.2019(03)

(作者介绍:贺琳玲,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多元解读坚守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走进作者,多元解读阅读文本
多元解读文本 张扬学生个性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语文阅读教学融切入点于板书设计的探讨
中国留学生“坚守”克里米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