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词汇中动物意象的对比分析

2020-04-20 10:57夏文娴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夏文娴

内容摘要:千百年来动物与人类在自然界共存共生,是息息相关的伙伴。在长期接触观察之后,人类总结出动物的特征、习性,发现其与人类社会的共同之处,并在语言层面进行概括。每种语言中都有动物词汇的独特含义,本文旨在比较中日词汇中的动物意象。中日动物词汇的各种寓意均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所以它们的文化意蕴也就存在着异同,体现了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了解中日动物词汇的文化差异可以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及社会心理等角度入手。

关键词:动物意象 影响因素 对比探究

一.中日词汇中动物意象的发展

在日语中有许多包含动物意象的俗语,表现着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包含某种动物特征的日语俗语,明显受到外来影响,特别是中国古典文献。

例如:

「井の中の蛙大海を知らず」--《庄子·秋水》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虎穴に入らずんば虎子を得ず」--《后汉书·班超传》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木に縁りて魚を求む」--《孟子·梁惠王》中“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

「老いた馬は道を忘れず」--《韩非子·说林上》中“老马之智可用也”

上述的例子是含有中日读者都熟知的动物意象的俗语。这些俗语不仅在表现上简单易懂,又留着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产生共鸣。汉语典故的俗语几乎都具有韵律明快,文式短小精悍的特征。其所表达的寓意深刻,更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分析汉语中现有的动物词汇,可以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种是传说中的动物,如“龙”、“凤凰”、“麒麟”、“蟾蜍”等。第二种是文学作品中的动物,如“杜鹃”、“鸿雁”、“鹏”、“比翼鸟”等。第三种是人们借助发音联想的动物词汇,如“蝙蝠”、“鱼”等。第四种是人们根据动物自身的特征,加以主观认识而产生的,这类动物所占比例是最大的,如“马”、“牛”、“狗”、“兔子”、“驴”、“癞蛤蟆”、“天鹅”、“泥鳅”等。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是帝王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的成语中,以“龙”来比喻的情况很多。在《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就有超过120例。

例如:

「画竜点睛」(画龙点睛)「雲は竜従い風は虎に従う」(云龙风虎)

「竜頭蛇尾」(龙头蛇尾)「竜を画きて犬に類する」(画龙不成反类犬)

「竜虎相うつ」(龙虎相争)「虎口を逃れて竜穴に入る」(逃出虎口,又入龙穴)

这些词汇在我国的成语词典中都可以查到,由于现在已经不常使用,所以也会人们不知道的情况,实际上都出自我国的古典。

与龙有关的意象还包括其他的表现,例如:「逆鱗にふれる」(在龙的喉咙下方,生长着一片倒着的鳞片,如果触摸它,龙必然会发怒。以此比喻君王或者上司发怒。)出自《韩非子》中“夫龙出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除此之外,麒麟和凤凰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另两种动物。在日语中关于这两种动物的词汇相对较少。龟是“四灵”中唯一在自然界存在的动物,据唐代以前的文字记录,我们可以看出人们那对于龟的崇敬。商代时人们用龟甲进行占卜,到了周朝,龟成为“四灵”之一,汉代的砖瓦上绘制有龟和蛇的图案,象征着部落的婚姻。

二.特征总结

1.日语中俗语的形成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日语俗语中动物意象使用次数的统计来看,鱼类的动物意象使用次数是最多的。不难看出,这是因为日本民族依存于海洋。

2.中国的俗语与历史背景密不可分。中国的许多俗语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所以也与一些古典及民族风俗习惯紧密联系。

3.日本的俗语中一些动物意象吸收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古典文献中的隐喻。这也体现了中国的语言、文化对日本俗语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4.隐喻是日语俗语的常用表现方法,语言不仅体现文化,更是人类将文化概念化的道具。参考这些隐喻,可以减少文化交流中的疑惑。

三.动物意象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

1.历史

动物的相关表达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承载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尽管在漫长的中日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两国文化在各自的积累过程中,也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内容。

在我国的传说中,龙是呼风唤雨、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物,上天入地,无所不能。龙象征着中华文明,寓意着吉祥、尊贵。中国人也以自己是“龙的传人”为傲。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龙比喻持有最高地位的人——帝王。例如:“真龙天子”、“龙种”、“龙椅”、“龙位”等。

龙的勇猛和不屈的精神被中华民族所推崇,因此形成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正直的道德规范。在汉语中,关于龙的成语也是褒义的占绝大多数。例如:“卧虎藏龙”、“生龙活虎”、“龙马精神”、“龙凤呈祥”等。

而日本對龙的认识较为模糊,关于龙的传说也是来自邻国中国。龙在日本也受到尊重,但不像汉民族把龙作为自己的象征。在日本的俗语中几乎没有龙的意向出现,即使有,基本是带有中国文化的影子。例如:

画龙点睛→「絵竜点睛」龙头蛇尾→「竜頭蛇尾」

龙虎相争→「竜虎と争う」 鲤鱼跳龙门→「鯉が竜門」

龙蟠凤逸之士→「竜蟠鳳逸の士」

天狗是日本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妖兽,有高高的红鼻子,手持团扇,身材高大并长有翅膀。日语中关于天狗的俗语较少,「天狗の飛び損ない」或者写作「天狗にも飛び損ね」意思是天狗也有掉落的时候,「天狗になる」表示自大。

2.地域

地域文化差异带给语言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耕国家,农民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因此,人们对于牛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是牛任劳任怨的品质受到文人墨客的赞誉。在汉语中,提到“牛”的词汇也是褒义居多,例如:“老牛舐犊”、“力大如牛”、“汗牛充栋”等。鲁迅先生在诗篇《自嘲》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而日本的渔业发达,对于牛带来的恩泽几乎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自然也不会像中国一样赞誉牛,反而牛作为愚钝的、贬义的的形象出现居多。

不得不说的是,在牛的行动迟缓这一点上,中国和日本的认识是相同的。例如,汉语中的“牛步化”意为速度迟缓。另外,汉语里也存在关于牛的贬义词,例如,“吹牛”、“牛脾气”、“对牛弹琴”、“钻牛角尖”等。

日本作为岛国,四面环海,天然渔场星罗棋布。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日本发达的渔业。日语中划分“鱼”的汉字之多,连中国人也没办法完全区分。例如:魴、鮑、鯽、鱔、鱔、鮞、鮪、鯛、鱈、鮭等。

日语中和鱼相关的俗语尤其丰富。种类各异的鱼都可以构成俗语,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例如:

「腐っても鯛」(瑕不掩瑜)、「鰻の木登り」(鳗鱼上树。指稀奇罕见)、「泥に酔った鮒」(泥水中喘息的鲫鱼。气息奄奄)、「鮑の貝の片思い」(单相思)、「鰹節を猫に預ける」(引狼入室)、「河豚は食いたし命は惜しし」(想吃河豚又怕毒。犹豫不决)、「秋刀魚が出ると按摩が引っ込む」(秋刀鱼上市,按摩师歇业。立秋人身爽)

与此相比,中国属于大陆文化,只有东部接海,和鱼的接触相对较少。在俗语中也是同称为“鱼”,例如:“如鱼得水”、“沉鱼落雁”、“为渊驱鱼”、“浑水摸鱼”等,几乎不会具体到某一种类的鱼。

3.民俗

民俗是社会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在语言交际中人们通常将几种动物与几个特征关联起来,这种关联可以引起人们的某种情感反应。不管是在中国还是日本,狗和人类的关系都很亲密。狗可以看家、牧羊、导盲等,还能够训练成猎犬。狗对主人十分忠诚。所以在汉语和日语中都有“忠犬”的说法。

但是,在中国的民族文化中狗是低下的動物,象征着卑劣可憎的品行。人们往往将其用于贬义、骂人的俗语中,例如:丧家之犬、走狗、狗腿子、狗崽子、狐朋狗友、狗急跳墙、人模狗样、狗仗人势、狗拿耗子、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等。

而在日本,人们都深信狗忠诚、可以信赖,将狗视为朝夕相伴的朋友。受到西方的影响,日本人将狗作为宠物,甚至是家庭的一员。出现狗的意向的俗语很多,其中褒义居多,例如:「犬の糞も所びいき」(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犬は三日飼えば三年恩を忘れぬ」(家犬养三日,三年不忘恩)、「犬も步けば棒にあたる」(得失皆因多奔走,祸福也因常出头)等。日本人无法理解鲁迅先生主张“痛打落水狗”,狗落水已经够可怜了,为什么还要打它呢?

四.结束语

动物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一些供人们食用,一些为人们劳作,一些供人们娱乐。实际上还存在一项无法忽视的贡献,那就是丰富了人类的语言。

通过上述的比较,对于中日词汇中的动物意象可以理解一二,特别是对于其内在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所帮助。两国在生活环境、社会经验、价值观、民俗心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动物词汇包含了这些不同的文化内涵,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反映出不同的概念系统、认知构造和认知方式。通过对中日词汇中动物意象的对比分析,我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研究两国的文化差异,同时深刻理解到两者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尤为重要。在进行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语言的表层现象,更要加强学习词汇中的文化内涵,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涛,阮智富.《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2]宋均芬.《汉语词汇学》.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年

[3]王秀文.《日本语言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4]《日汉谚语成语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郭梓烨.《中日两国审美意识比较》. 安徽文学.2018年第12期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