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基础 成语运用

2020-04-24 14:48李传鹏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形容比喻成语

李传鹏

中考对成语的考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查考生正确书写成语的能力,多以判断、选择、改错题的形式出现;考查考生对成语意义的掌握情况,一般考查成语中某个字的意义,亦有考查整个成语意思的;考查考生在具体的语境下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考查成语的出处、来源,选用名家名篇、寓言神话等资料,采用填空、默写等形式。2019年出现了细微的变化,有的省市出现了考查成语解释及根据意思写成语等形式的题目。

一、望文生义

成语是一种固定词组,是以整体来表意的,不能把成语理解为四个字意思的简单相加。另外还要把握成语的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等),否则易造成误用。

(2019·湖北荆门)登上象山远望,看到高楼林立、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解析】

“沧海桑田”意为大海变农田,农田变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在句中被误用为“看到的景物”之意。

二、对象用错

成语因其词义有所侧重,感情色彩有褒贬之分等原因,有其大致的适用对象。在使用成语时,要认准对象,切不可张冠李戴。

(2019·四川广安)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雷洋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解析】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间相处融洽,互相敬爱,像对待宾客一样。不能形容同学之间的关系。

三、不辨褒贬

大多数成语都有其感情色彩,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在运用成语时要分清,使之与整个语境相协调。

(2019·贵州安顺)初夏时节,安顺旧州山里江南百花争艳。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趋之若鹜。

【解析】

“趋之若鹜”本意是指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是贬义词,不能形容游客多。

四、重复累赘

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经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重复啰嗦。

(2019·江苏扬州)在本次研学旅行中,大家走访了扬州段的历史河道,并津津乐道地谈论运河的故事。

【解析】

“津津乐道”形容对这件事十分感兴趣地谈论。与“谈论”语意重复。

五、搭配不当

(2019·四川南充)“印象嘉陵江”湿地生态公园,既能让你饱览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

【解析】

“巧夺天工”,语出赵孟頫《赠放烟火者》:“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夺:压倒,胜过。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妙高超。这里用它来形容天然湿地生态公园,很明显不恰当。

六、轻重失当

即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2019·湖南娄底)在全市开展的扫黑除恶整治工作中,劫后余生的“村霸”刘某痛改前非,成了全村最热心的保洁员。

【解析】

“劫后余生”意思是大灾大难后留存下的人或物,程度较重。“扫黑除恶整治”不是灾难,因此不当。

七、近义辨析

有些成语意思相同或相近,有时可通用,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细微的差别,或词性不同,或意义有所侧重,或范围大小不同。在具体使用时极易混淆,注意仔细辨析。

(2019·广东广州)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开学在即,各种校外培训机构又在广州大大小小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门前上演“招生秀”,这些培训机构________,而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与广大学子的切身利益________,所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已经________了。

A.鱼龙混杂 息息相关 刻不容缓

B.鱼目混珠 息息相關 众望所归

C.鱼龙混杂 休戚与共 众望所归

D.鱼目混珠 休戚与共 刻不容缓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成语判断选择能力。做好本题首先要理解各成语的意思。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众望所归: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结合语境分析,因为校外培训机构有质量好的,也有不好的,也就是好的和坏的混在一起,故第一空应选用鱼龙混杂。“息息相关”和“休戚与共”都有关系密切的意思,但“休戚与共”还含有利害相同的意思,与语境不符,故第二空应选用息息相关。故选A。

参考答案

A

1.(2019·山东德州)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齐白石与徐悲鸿尽管年龄悬殊,人生背景各异,艺术风格大相径庭,但丝毫不妨碍两人成为艺术上的挚友。

B.王教授当年在德州住的时间很短,谈及此地,只是浮光掠影,早已人地生疏。

C.因质量过硬,实力超群,这款SUV的地位无动于衷,连续几年都是销量冠军。

D.最近各地出现了不少个性鲜明的“网红书店”,但在纷至沓来的顾客中,有不少是“到此一游”的打卡拍客。

2.(2019·四川南充)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国历史上刻苦学习的人汗牛充栋,有悬梁刺股的,有囊萤映雪的,有秉烛达旦的。

B.据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几条主干道改扩建完成后,我市交通拥堵的现象就戛然而止了。

C.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D.“印象嘉陵江”湿地生态公园,既能让你饱览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

3.(2019·江苏连云港)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随着连云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化,各类学校创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些活动既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又丰富了学校的发展内涵。

B.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由连云港某单位主办的“有一种幸福叫‘我陪爸妈去远足”大型孝行活动,大力弘扬了“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C.锦屏山森林公园峰峦峭拔,谷壑幽深,郁郁葱葱的树木鳞次栉比。这个大型天然氧吧,让市民有了驻足流连愉悦身心的处所。

D.在第七届连云港读书节系列活动“名家讲坛”中,著名学者蒙曼教授以生动幽默的措辞、鞭辟入里的品析,使听众全方位领略了唐诗之美。

参考答案

1.C(无动于衷: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根据句意此处可以用不可撼动)

2.C(A项“汗牛充栋”专指书籍多。B项“戛然而止”专指声音突然停止。D项“巧夺天工”形容人的技艺极其精巧)

3.C(鳞次櫛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等密集。用在此处形容树木不合适)

1.注意把握成语的“词性”。成语在使用上相当于实词。实词是按性质分类的,词性不同,用法也不同,成语也是如此。比如,“风云人物”,指在社会活动中有影响的人物,相当于一个名词,在使用时就只能起名词的作用;而“风卷残云”,比喻一股强大的势力(力量)将东西一扫而光或消灭干净,相当于一个动词,在使用时就只能起动词的作用,不能作名词用。

2.注意以“古”解古,不要以“今”解古。不少成语出于古代典籍,有其本来含义,不可用今天的某些词义来推断它的意思。比如,有的同学一见到“不刊之论”就认为是不能刊登的言论的意思,其实探求一下其来源就能准确理解了。

3.注意近义成语的辨析。比如,“应接不暇”与“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与“琳琅满目”等。

4.注意语言环境。理解一个成语,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在考试中既要考虑成语的基本义,也应着重结合语境来分析成语,结合上下文考虑其感情色彩、范围大小、词义轻重、词义侧重及其与上下文的搭配。对生僻成语,更要慎重考虑。

5.注意理解关键词素的含义。如“尾大不掉”的“掉”是“摆动”的意思,理解了这个,就不会将其误解为“尾巴大了就不会遗失”了。

猜你喜欢
形容比喻成语
比喻
你会形容吗
一干二净
用一句话形容你有多热
比喻最爱
拼成语
什么是比喻
猜成语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