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通业创新发展方式形成的投资动力机制─绿色流通视角

2020-04-26 09:23项群娟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流通业流通动力

项群娟

(南宁学院管理学院 南宁 530200)

投资动力机制是指各类投资动因转化为投资行为的内在关联形式。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投资动力机制是投资主体在特定投资环境下所做的投资行为的客观描述。相关研究指明了有效的投资动力机制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并在适宜的内部环境的推动下形成。研究产业发展的投资动力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明确产业现实发展路径是否科学可行的关键。众所周知,流通业是资源消耗水平较高的现代化产业,由于管理效能和发展方式的问题往往导致大规模的浪费和污染情况发生,因此以减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为诉求的商品流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低碳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流通业以绿色发展为创新方向的发展体系成为一大趋势,实现流通经济绿色增长也是这一趋势的必然目标,而明确流通业绿色发展的关键便是要对其形成的投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从经济学产业资源配置有效性提升的层面挖掘绿色流通得以形成的关键动因。

图1 我国绿色流通市场规模

图2 绿色流通形成的投资动力因素

我国绿色流通发展现状分析

与传统流通业的组织形式相同,绿色流通主要包括在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租赁与商业服务业及其他服务业中开展的低耗仓储、绿色包装、清洁物流、信息环保传输等相关的业务内容。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绿色流通产业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受制于传统商贸流通业规模和资源投入巨大的影响,绿色流通的整体发展规模仍然有限。2017年,我国快递包装量增长非常快,其中快递运单207亿枚,塑料袋82.68亿个,胶带169.85亿米,其中使用可回收材料包装、通过新能源车辆运输等途径实现的绿色流通产值占快递业总产值不足10%,特别是在绿色流通技术、绿色流通渠道建设和绿色流通研究等方面的投入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图1显示了我国绿色流通市场规模,总体上来看,当前绿色流通领域的建设发展还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

表1 绿色流通形成的投资动力因素指标体系

表2 绿色流通实证模型的变量及预期

表3 模型汇总

表4 方程中的变量

绿色流通形成的投资动力机制假设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绿色流通形成的投资动力机制假设。根据对前人研究结论的整理可以发现,论及投资动力因素便是对利益均衡问题、关系分配问题、市场公平性问题的综合。比如张云宁、何天翔(2014)运用Shaple值法进行求解,认为资源投入大小及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是促进利益均衡分配的关键。利益分配均衡性较高的情况下,资本持有者的投资意愿也将有所提升。综合来看,绿色流通形成的投资动力因素按其来源不同主要可分为政府因素、企业因素及公众因素。这一划分有别于一些学者采取的以投资动力来源方向作为划分的方法,更加突出了整体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技术环境框架下的流通业绿色增长形成的投资动力机制的影响因素。图2显示了绿色流通形成的投资动力因素的表征。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上文将我国绿色流通形成的投资动力因素归结为政府因素、企业因素和公众因素。为了更好地揭示三种因素对绿色流通形成的投资动力机制的作用情况,需要建立指标体系,量化分析三个因素的具体效用,见表1所示。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指标体系内的各指标权重系数进行测定。首先将一项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不同的构成因素,再根据其控制关系将它们形成层次结构;然后两两比较,确定诸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最后综合判断,确定各组成因素对决策方案的重要性权重并进行排序,从而对绿色流通形成的投资动力因素评价进行量化。

绿色流通形成的投资动力机制实证检验

(一)Logistic模型建立与样本的选择

本文主要利用Logistic这一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对绿色流通形成的投资动力机制进行实证检验。一般的Logistic模型见公式:

其中,y表示因变量,也称作是被解释变量;x表示的是自变量,也称作是解释变量;α为常数项,ε为随机干扰项。本文经过处理后,对绿色流通形成过程中的投资动力机制作为因变量,在获取样本数据的过程中,考察相应指标元素对流通业绿色增长形成的作用效果,有显著效果则enin值为1,否则为0。对回归模型进行重构,得到如下结果:

其中,P为流通企业是否选择绿色流通方式(如开发绿色仓储、引入环保设备)的概率,Y为企业进行这一选择的事件发生的概率,xi(i=1,2,3…n)为自变量。为了对回归的参数进行预计分析,特将上述公式进行变化为:

根据Logistic模型确立研究的因变量与自变量,总结研究样本如表2所示。

本文选取的流通企业数据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界定的流通产业范畴,即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租赁与商业服务业及其他服务业绿色经营的相关数据。上述行业企业大都涉及较为频繁的仓储、物流、信息交互等流通业务,能够较好地反映流通业绿色发展情况,因而作为样本。

(二)实证分析结果

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到模型拟合结果数据如表3所示。从表3中模型拟合结果数据看,-2对数似然值为579.016,模型拟合情况还有待改善,但Cox& Snell R方值为0.088与Nagelkerke R方值为0.123,表明模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将各变量导入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最终得出我国流通企业绿色增长方式的投资动力模型为:

从表4中的Sig.数据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α设为0.05的水平下,政府利好政策的数量和企业绿色技术储备、公众对绿色投资的认知促进流通企业绿色增长水平提升的3个自变量因素通过显著性检验,也就是说这些因素对绿色流通增长方式形成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其他因素对于绿色流通增长方式形成具有影响,但相对是不显著的。从变量系数上看,变量X1利好政策数量对绿色流通增长方式形成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是企业绿色技术储备,第三是公众对绿色投资的认知。综合来看,我国流通业企业绿色增长方式的投资动力机制的影响主要为政府因素和企业因素,政策对于提高绿色流通综合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作用,政府的利好政策越多,流通业参与绿色投资的动力更大、决心也更坚定。

促进绿色流通发展的建议

加强政府政策导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政府是流通业企业投资发展过程中的领路人,也是投资市场秩序的维持者,政府政策导向是形成流通业绿色增长投资动力机制的关键。首先,政府的政策制定应该体现出多样性、全面化。不仅需要制定针对流通业企业的财政补助、税收和贷款优惠政策,还要对流通业企业实现绿色增长过程中涉及到的产能转换、市场升级给予金融政策支持,以简政放权的基本要求为指引,取消地方政府非行政许可审批,减少各类“循环证明”,改革商事制度,对流通业企业引入环保投资、低碳投资的项目采取“零手续”或少手续的审批制度,减少流通业企业落实环保投资过程中的政策龃龉,提高效率水平。其次,根据流通业企业的实际需求灵活制定政策。当前环保经济大行其道,流通业绿色增长方式的形成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发展趋势。对于流通业企业而言,由于产业门类较多,不同企业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在统一的政策体系下进行管理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小流通业企业的绿色化发展。为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地方政府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

流通企业提高环保发展水平。流通企业管理者要树立良好的环保经营理念,在现有的产业组织体系中创新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比如使用节能型包装材料、运输设备,建构环保仓储体系,执行建筑节能标准。运用物联网技术,推行立体化存储、标准化装载、机械化搬运、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模式,促进绿色流通发展水平的提升。

树立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培育公众生态发展理念。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环保趋势的进展,根据前文的分析,公众环保消费是企业增加环保投资的动力,而随着整个社会生态环保理念的进步,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公众作为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主要力量,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公众加强参与能力,树立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需要确定科学的环境保护理念,培养创新意识。需要公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一筹划、践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理念,改善传统资源利用形式,创造高效低耗的生产方式,做好源头控制和过程管理,进一步加强废弃物资的回收利用,减少垃圾的随意倾倒和堆积,为环境治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结论

综合来看,文章在分析我国绿色流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建构Logistic模型和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对我国绿色流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绿色流通的形成和发展与政府的相关政策、企业规模及公众的绿色观念有相应的联系,直接地促进了绿色流通的发展。因此,在未来流通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在遵循流通产业绿色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重视从政策激励、企业创新及提高公众认知等方面提高绿色流通运行效率,促进我国流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流通业流通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贸流通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