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统战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2020-05-06 09:05王悦
青年时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统一战线新媒体

王悦

摘 要:在党的历史进程中,统一战线始终是我党的重要法宝之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高校是党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域。高校统战文化浓缩着高校统一战线的发展,在培养与凝聚党外人士,巩固统一战线联盟,形成大统战、大联合、大团结统战格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媒体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为高校统战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高校应充分认识并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与时俱进地更新高校统战文化的宣传方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出有利于高校统战文化发展的新局面,从而促进高校统战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统一战线;统战文化;新媒体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统战文化建设的特点和意义

高校统战文化是全校师生员工在高校内外共同开展的、以高校党委以及校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主体的、以统一战线工作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文化。近年来,中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已经大大改变了高校传统的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所谓新媒体,是指在新时期的信息技术佐助下诞生的新型媒体,是运用互联网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通过多重网络渠道及移动通信终端,为使用者呈现资讯的一种新型手段。目前,我国出现的新媒体形比较热门的有:以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形式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和电视新媒体等。高校是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前沿阵地,也越来越成为文化舆论交锋的主战场。利用新媒体手段,发挥其传播价值、舆论价值、引导价值,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则,在团结力量、凝心聚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利用新媒体手段切实提高高校统战文化中正面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也日益成为高校统战文化建设的新的着力点。

(一)加强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统战文化建设,有利于凝聚力量

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就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高校统一战线成员成分复杂,其中汇聚着大量的党外知识分子,他们来自不同党派,联系着不同的群体,甚至还有着不同信仰和国籍,但通过高校正确的媒体舆论引导,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原则指导下,把新时代的和谐理念灌输给广大统战成员,一定能够使广大高校统战成员对其所在的组织产生极大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加强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统战文化建设,有利于对广大统战成员们的方向性的引导,有助于增强高校统战工作的亲和力与影响力

文化统战带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特点,或以文化为载体,或以文化为媒介,在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在文化的传播中传播统一战线的思想和价值理念。高校统战部门以新媒体为载体,进行统战文化建设,在校园中容易吸引广大师生的兴趣和关注,统战工作部门的这种“发声”,必然扩大统战工作在校园的影响力。

(三)加强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统战文化建设,促进高校统战文化的动态的发展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其广泛性、及时性都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新媒体为高校统战文化的动态宣传带来了新的平台,及时的将重大会议、统战要闻、统战知识全覆盖的宣传,保证时效性。此外,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得高校党委与统战部门更能准确把握高校统战文化发展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的反馈,积累宣传经验,出现问题时能迅速解决突出的矛盾,消除隔阂,避免问题的扩大化。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统战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高校统战文化主体对新媒体的认识不足

互联网时代,高校师生“触网”的比例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他们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知程度,对各种利益的关切程度,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想方式等方面,同老一代统战对象相比有着明显差异。

当前高校统战文化工作多以召开会议的形式开展,宣传工作平台单一。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完善的工作体制。高校统战文化工作载体单一,高校是互联网开发和应用的前沿阵地,但是高校统战文化工作依托互联网开展工作的实效性低下。例如,网站管理上存在着“重创建轻管理”、网站页面“重形式轻内容”、网站宣传“重宣传轻实效”等一系列问题。对于如微博、微信这样的网络新媒体的建设,高校近些年来虽然认识到了其重要性,但是在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上具有相对滞后性。

(二)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高校的党外人士思想多元化

新媒体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为党外知识分子搭建了表达自我观点的平台,使得大部分人员运用新媒体进行广泛学习,拓宽知识面,全面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加畅通。新媒体给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高校党外人士思想多样化,复杂化。首先,新媒体平台给了西方霸权主义文化入侵的机会,通过有意或无意的网络大V的宣传,宣扬西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为高校党外人士的思想選择带来了诱惑,冲击了原有的政治信仰,弱化了其对统一战线的认同。甚至部分党外人士对统一战线中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产生了质疑,降低了其对高校统战文化的认同感。其次,在公共平台人们针对某一问题探讨时由于思想观念、自我经历、表达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出现不同观点的交锋,有时对一些问题存在片面性的认识,仍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团结,最终导致舆论事件的发生。

(三)高校新媒体宣传平台缺乏有效监管

新媒体类型的多样化,丰富了高校统战文化的宣传平台。信息传播无障碍,自由便捷的信息交流也引起了信息传播的失控。而相关监管部门对新媒体平台的管理意识不强,监管条例不完善。传统媒体管理办法没有及时作出调整,现有的新媒体运行管理条例没有细化,新媒体管理人员的操作意识、责任意识不强烈,管理失误的落实追究责任制度缺失。例如,2018年下年度在湘潭大学发生的在校学生被流浪狗咬伤事件,事件发生后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的讨论,而湘潭大学小动物保护协会后续网络声明,造成了极大的不良舆论效果,严重影响了湘潭大学的外部形象和声誉。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统战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一)在高校中培养正能量网络意见代表

网络统战管理人才需要以类似网络舆论领袖的身份来发布正确言论,积极介入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评论,辩证客观地反映社会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及时准确地发布社会各界关注的政策信息,解答网络平台上的各种认知困惑,引导多元利益诉求和思想动态的正确走向,教育更多成员理解和支持统战工作。

(二)加强新媒体统一战线机构建设,加大网络宣传战线的力度

建立统战工作网站,开辟统战文化专栏,利用统战工作网站,帮助统战对象了解统战信息,特别是要善于发挥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网页,使统战成员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设微社区提出论题引发广大师生讨论,帮助广大师生在讨论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统战文化内在统一性的理解。以相关社团为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加强联谊联情,开展联谊活动、政策宣讲活动、走亲访友活动、学术论坛活动等,扩大高校统战文化工作影响力。

(三)利用新媒体手段,树立典型人物,宣传先进事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将最能体现高校统战文化内涵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通过制作微视频、博文等新媒体方式进行广泛的传播,一方面能够扩大高校统战文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形成了榜样的力量,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从身边学习,扩大新媒体的正面传播辐射圈。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统战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繁荣发展是高校和谐与发展的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建设和谐的高校统战文化,开展互联网时代的统战文化工作,把握统战工作的主动权与话语权,引领高校中的各种社会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沿着正确轨道运行,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的一项重大工作。它既肯定了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又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的新思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的历史背景下,统战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高校应该在网络化时代应随时关注不同媒介形式的出现,完善网络平台,创新高校统战文化的发展。与时俱进地宣讲统战工作最新政策,引导网络舆论对热点、难點、疑点、重点问题及事件的讨论方向。此外,在联系高校实际基础上,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形成发布最新科研理论成果、提升文化素质、增强统战意识、渗透政治倾向的和谐统一的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防范和化解政治风险,切实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陈静宇.新时期高校文化统战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40-43.

[2]赵飞,徐卫琼,胡笑甜.探析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高校统一战线工作[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35-38.

[3]赵美鋆.新媒体视角下高校统战文化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8.

[4]王景.新时期高校统战文化工作的新思路[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132-133.

[5]刘斌志.我国高校统一战线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2):38-43.

[6]许奕峰.正能量网络意见代表人士的引导和培养机制研究[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2):40-45.

猜你喜欢
统一战线新媒体
以“四个全面”为引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统一战线作用刍议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