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智慧化阳光长跑机制建构与路径

2020-05-06 09:05袁军
青年时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智慧化互联网+教育高职院校

袁军

摘 要:“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引领下,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掀起教育领域新的改革浪潮。对高职院校智慧化阳光长跑实践应用及机制模式进行分析,主要有组织实施不精细、软件技术及数据平台薄弱、缺乏有效的监控与引导、监督反馈机制不完善、违纪舞弊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辍学率较高等问题。基于以上认识并结合实际,本文提出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创建智能化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立信息反馈及监督机制、制定引导与激励方案、完善硬件设施及优化健身大环境等建议。构建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校园智慧化阳光长跑长效应用机制,以期推动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智慧化;高职院校;阳光长跑

根据《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和《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文件,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有效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基于“国家战略”视角下,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力推进校园智慧化阳光长跑活动开展,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与教育资源进行深度整合,探索新的行业发展态势,促进新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式的产生,拓宽学生原有的学习途径与方式,它对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强劲而绵长的催化力。促进高职院校阳光长跑研究与应用,为阳光体育运动改革发展探索新的路径与思路。

一、“互联网+教育”进程中高职院校智慧化阳光长跑研究的价值内涵

(一)“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时代的推动

“互联网+教育”为学校教育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路径支持,为师生提供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样化教育服务体系。在“互联网+”和“教育”高度融合过程中,“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将应用于教学管理、监督引导、反馈与评价等学校教育中的各个环节。随着阳光长跑在国家战略性政策推行下不断深入,借助“互联网+教育”信息资源,对阳光长跑实践应用与机制进行重新审视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高职院校智慧化阳光长跑实践应用与机制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传统阳光长跑实践机制不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更加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强化实训,突出职业性和应用性。高职院校学生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塑造品格,增进身心健康,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个人修养,注重全面发展。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研究,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丰富课余体育锻炼,有助于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凸显学校体育的重要价值。

(三)“智慧化健身”为高职院校阳光长跑实践改革提供技术支持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战略指导下,积极推进健身智慧化发展,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促进体育场馆活动预订、赛事信息发布、经营服务统计等整合应用,推进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校园建设。依托智慧化健身资源,提升智慧化校园健身公共服务能力,实现资源整合、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加强分析应用。有助于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应用“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更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和健身需求。

二、“互联网+教育”下高职院校智慧化阳光长跑实践现状与困境分析

随着阳光长跑在国家战略政策指引下不断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引进“校园智能阳光长跑自主管理系统终端机”,并积极探索适宜学校实际的阳光长跑高效运行机制。实践证明,它促进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推动了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但阳光长跑活动实效不佳的情况一直困扰着各高职院校,基于此,笔者借助“互联网+教育”的新思维,构建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校园智慧化阳光长跑高效应用机制,以期推动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健康有序开展。

(一)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内在执行力

通過实践调研、文献整合以及数据信息剖析,各高职院校阳光长跑推行进程中,在组织建构和管理体系层面,主要有负责机构分工不明确、组织实施不精细、筹备不力、奖惩制度不健全和执行不力等问题。鉴于此,应成立专门的阳光长跑工作机构(阳光长跑工作组),负责组织并统筹阳光长跑活动,研究实施路径。各部门尽职尽责、环环相扣制定政策、落实方案、实施监控,完善组织管理体系。此外,学校对于阳光长跑重视和支持力度不足,阳光长跑实施缺乏内在执行力,应强化学校政策支持,保障方案顺利实施,急需构建高效“阳光长跑”管理机制,加强组织管理。

(二)专项经费匮乏,缺乏保障与支撑

伴随现代化教育教学信息技术提升、科技时代迅速发展以及智慧化健身方式的推进,开展校园阳光体育运动无论从实践调研、政策制定、反馈评价以及活动开展等环节,都需要充足的经费保障,为活动的开展创设环境。学校现行“阳光长跑”专项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阳光长跑系统开发、机制研究、主题活动、技能大赛和组织实施的需要。应设立阳光长跑专项经费,提供扎实的经费保障与支撑,丰富阳光长跑活动形式,打造“精品化”校园阳光体育运动项目。

(三)软件技术薄弱,有待优化数据信息平台

智慧化校园建设和智慧化健身方式,对教育教学软件技术以及数据平台开发提出更高的要求。智慧化阳光长跑系统有待开发研究,其中,系统故障频出、识别不精确、输出不稳定、错误代码等打卡失败情况严重影响着阳光长跑开展与应用。此外,微信APP公众平台需加强提升,它存在系统数据导入信息不全、筛查困难、数据分析处理技术落后,数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阳光长跑智能系统应更加注重实现管理智能化、网络化、精准化,提高应用效率。

(四)加强考核监督、规避作弊现象、提升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阳光长跑项目作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体育工作开展,阳光长跑教学质量、实践效率是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学校体育课程开展和校園体育文化氛围营造至关重要。目前,各高职院校阳光长跑考勤监督及防作弊体系不健全,采用“校园一卡通”刷卡等签到方式完成考勤监督,人脸识别、指纹检测技术不成熟,监督体系不健全。常有代打卡、使用交通工具(自行车、电动车等)等违纪舞弊现象。严重影响阳光长跑课程纪律,对学生极易产生消极的行为意向和主观态度,制约阳光长跑高效运行。急需研发系统技术,加强考核监督,提升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五)制定激励机制,加强思想引导

自各高职院校相继引进校园智能阳光长跑自主管理系统,并积极实施阳光长跑活动方案以来,较多学生处于消极完成状态、应试化迹象显著,缺乏正确认识。学校应完善反馈与评价机制,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思想意向和主观态度,针对学生阳光长跑参与率低、缺失率高以及参与积极主动性低等消极行为意向和主观态度。需加强阳光体育运动健康知识宣传与引导,规避学生产生消极态度,形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营造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六)完善硬件设施条件,优化健身锻炼大环境

场地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不健全,严重阻碍阳光长跑活动开展,易出现安全隐患和运动事故。应统筹建设校园健身场地设施,完善阳光长跑硬件设施等条件、规划专用“跑步绿道”,合理设计长跑路线,创建良好跑步硬件设施环境,营造良好体育锻炼大环境。积极推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切实保证“阳光长跑”高效运行。

三、“互联网+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智慧化阳光长跑优化策略

第一,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强软件技术开发与应用,创建智能化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管理“智能化、网络化、一站式服务”。第二,成立阳光长跑“工作机构”,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提升工作内在执行力,加强组织管理。第三,强化政策支持,落实制度保障,提高全员思想高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第四,设立专项经费,解决经费匮乏困境,推动阳光长跑研究与应用,为阳光长跑注入活力。第五,建立信息反馈及监督机制、制定引导与激励方案,规避违纪舞弊现象,营造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切实保证阳光长跑高效运行。第六,完善硬件设施条件,规划“跑步绿道”,合理设计长跑路线,优化健身锻炼大环境

四、结论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阳光体育运动”国家战略背景下,依托“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与资源平台,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与路径支持。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清晰地认识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未来趋势,有效地推进体育课程建设,积极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构建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校园智慧阳光长跑高效应用机制,以期推动校园智慧化阳光体育运动健康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炜,李晓玲,黄尧.高校“阳光体育一体化”方案设计与实施——宁夏大学校园阳光长跑影响因素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0(3):153-159.

[2]潘晓萍,方小强.基于“互联网+”的校园智慧阳光长跑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林区教学,2016(11):97-98.

[3]张学海.校园智能长跑自助管理系统应用于高校阳光长跑的实证研究——以南京晓庄学院实施情况为例[J].四川体育科学,2014,33(2):101-104.

[4]周月媛.深圳市高校阳光长跑管理模式研究——以深圳大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5):143-144.

[5]赵彩钰,赵歆.“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大学武术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5):119-123.

[6]周凰,古雅辉,刘昕.“互联网+教育”进程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37(6):125-131.

猜你喜欢
智慧化互联网+教育高职院校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