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腹腔镜下经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2020-05-07 02:51来松林李养军郭小平
贵州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型管石术指征

来松林 李养军 郭小平

(1.西安市高陵区医院外二科,陕西 西安 710200;2.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人民医院外三科,陕西 汉中 723100)

胆总管结石是指结石在胆总管内,大多数情况下为胆色素结石或混合结石,常常位于胆总管下端。腹腔镜下经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案[1]。此种手术大多采用术中放置T型管以防止出现胆道狭窄,避免对胆道造成压力而出现胆漏,同时未取净的结石可通过T型管排出[2]。本研究对比分析了腹腔镜下经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采用一期缝合和放置T型管两种术中处理的优劣,以期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经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采用的手术方案将其分为一期缝合组(32例)和T管引流组(28例)。一期缝合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57.35±6.25)岁,结石类型:单纯胆总管结石1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2例,胆总管结石部位:胆总管下端结石28例,胆总管中上端结石4例。胆总管结石直径(10.81±3.17) mm,胆总管结石数量(3.12±0.41)粒。T管引流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57.42±6.21)岁,结石类型:单纯胆总管结石1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5例,胆总管结石部位:胆总管下端结石25例,胆总管中上端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直径(10.87±3.19) mm,胆总管结石数量(3.16±0.43)粒。纳入标准[3]:(1)年龄18~75岁;(2)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腔镜、胆道镜手术指征;(3)胆总管结石直径≤20 mm;(3)手术取石结束后经胆道镜探查无残余结石;(4)认知功能正常,并配合完成相关量表测评工作;(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3]:(1)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者;(2)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及恶性肿瘤者;(3)合并急性胰腺炎者;(4)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者;(5)临床资料收集不全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胆道镜取石术。一期缝合术组患者采用可吸收缝线(3—0或4—0)对胆管行连续全层锁边缝合,完成缝合后,用纱布蘸取缝合处,观察纱布上是否有胆汁、血液,若有则说明缝合有纰漏,应重新缝合或检查漏点再行缝合,并行胆囊切除,确保无胆漏及活动性出血。T管引流组则胆总管内放置T管后再采用可吸收缝线(3—0或4—0)对胆总管行切口缝合。冲洗胆管后确保无胆漏、活动性出血,切除胆囊,右侧戳创口引出T管并固定。两组患者完成上述操作后在小网膜处置入腹腔引流管,关腹。两组患者均行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符合出院指征后出院,2周后回院随访检查。

1.3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胆漏、胆管狭窄、胰腺炎、切口感染、胆道感染等),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生存质量评分(SF-36)进行测评并比较。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T管引流组患者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2.2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SF-36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SF-36各维度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及总分均较术前有明显上升,且一期缝合组患者均高于T管引流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SF-36评分比较

注:术后两组比较,*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比较 T管引流组胆漏2例(7.14%),胆管狭窄1例(3.57%),切口感染1例(3.57%),胆道感染1例(3.57%),并发症发生率17.86%;一期缝合组胆漏1例(3.13%),胆管狭窄1例(3.13%),切口感染1例(3.13%),胆道感染0例,并发症发生率9.38%。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低于T管引流组患者(t=5.602,P<0.05)。

3 讨 论

胆总管结石是胆道疾病中的主要类型,临床单纯的胆总管结石较少,大多伴随着胆囊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取石是治疗胆总管结石最为有效的方法[3]。

腹腔镜下经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胆总管结石最为常用的临床手术方式。部分胆总管结石患者存在结石时间较长,可能会存在胆管狭窄的情况,且由于细小结石在腹腔镜下存在取不净的风险,针对这两个影响手术质量的因素[5],临床采用T管引流的方式,在术中胆管取石完成后,在胆管内放置T型管,以达到减轻胆管狭窄或扩大胆总管管腔内径,降低胆道压力,降低胆漏的机率,且为细小结石的排出创造条件,降低术后胆道结石残留的机率。有研究显示[6],胆总管放置T型管后也会导致胆汁流失量增加,而造成机体水电解质失衡,拔除T管后增加了胆漏的机率,且T管长时间留置在胆管内,也了使得患者生活不便,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增加了医疗护理的工作量[7]。在取石术后不放置T型管,直接缝合,缩短了胆汁循环恢复正常的时间,降低结石复发几率和并发胆管炎几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机率,加快术后恢复[8]。

本文结果显示,一期缝合术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术后康复效率,在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优势。腹腔镜结合胆道镜切开胆总管取石大大提高了取出结石的效率,在手术的同时对胆总管进行加压冲洗,对狭窄的胆总管也有疏通作用,通过上述操作的患者大多都符合一期缝合术的指征,再行一期缝合术,更利于患者的治疗效率和质量[9]。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经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行一期缝合可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后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符合一期缝合指征的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型管石术指征
b型管板与筒体温差应力的分析计算和评定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Study on the Letter Words and Letter-word Phrases under Language Contact Theory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心房肌T型管在心房颤动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
晚期胃癌切除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效果分析
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