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患者临床对比分析

2020-05-07 02:51张世达童真张铎
贵州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保乳术根治术乳腺

张世达 童真 张铎

(1.宝鸡市陈仓医院普外胸外科,陕西 宝鸡 721300;2.宝鸡高新人民医院普外科,陕西 宝鸡 721000)

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肺癌后,近些年研究表明,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延长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乳腺癌5年存活率较高,发达国家5年生存率为70%以上,而我国仅为50%左右[1]。目前对乳腺癌在治疗上主要方式是手术治疗,比较流行的是改良根治术,该术式适合于肿瘤未累及胸肌患者。本研究就对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进行对比,以期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8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前后顺序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0.64±3.26)岁;TNM分期:Ⅰ期28例、Ⅱ期16例;肿瘤位置:单侧39例、双侧5例;肿瘤类型:浸润导管癌30例、乳腺导管内原位癌11例、其他3例。观察组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0.62±3.25)岁;TNM分期:Ⅰ期30例、Ⅱ期14例;肿瘤位置:单侧40例、双侧4例;肿瘤类型:浸润导管癌28例、乳腺导管内原位癌12例、其他4例。纳入标准[2]:(1)明确为早期乳腺癌,即乳腺呈乳头状瘤改变,乳头表面皮肤及基地未见癌累及,腋窝淋巴结未见转移,均经MRI、钼靶摄片、彩超、病理检查明确;(2)乳晕至肿瘤边缘最大直径>2 cm;(3)临床生物学行为表现为低恶化;(4)生命体征平稳,乳房大小、体积适当。排除标准[2]:(1)存在远处转移需行乳房切除术;(2)年龄<30岁;(3)妊娠期;(4)临床资料收集不全者;(5)依从性差,难以语言沟通。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改良根治术:患者取平卧位,方垫垫在患者一侧,在肿瘤边缘处做一横梭型切口,彻底切除肿瘤及其周围2 cm腺体组织,将胸大肌和胸小肌保留,用生理盐水冲洗腋窝淋巴结,水温为35 ℃为宜,术中保护乳房周围血管和神经,在腋窝和胸壁处放置引流管,用皮针固定,检查伤口情况,伤口周围无出血后缝合,加压包扎。观察组行保乳术,先评估肿瘤大小和边距,以乳头为中心,行放射状梭形切口,切除肿瘤边缘1~2 cm,切下组织行常规快速冷冻病理检查,阳性则扩大范围直至切缘边缘为阴性。在清扫腋窝淋巴结,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放置负压引流并加压包扎,3~5 d后拔除引流。

1.3观察指标[3](1)观察两组治疗后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出血、皮瓣坏死、上肢水肿、皮下积液、感觉障碍。(2)观察两组手术前、手术后在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变化并进行比较,空腹抽取静脉血,离心5 min,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变化情况。(4)比较两组手术前、手术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变化。

2 结 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6.82%),出血3例(6.82%),皮瓣坏死4例(9.09%),上肢水肿3例(6.82%),皮下积液3例(6.82%),感觉障碍1例(2.27%),并发症总发生率38.64%;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2.27%),出血2例(4.55%),皮瓣坏死0例,上肢水肿0例,皮下积液0例,感觉障碍0例,并发症总发生率6.82%。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478,P<0.05)。

2.2两组CA153、CEA水平比较 两组手术前CA153、CE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CA153、CEA含量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但两组手术后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见表1。

表1 两组CA153、CEA水平比较

2.3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4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两组手术前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以上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分,n=44]

3 讨 论

报道[4]称,保乳手术主要目的是缩小手术范围,改善术后体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报道[5]称,欧美国家对乳房重视程度高,保乳术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其对乳晕距离肿瘤直径>4cm的乳腺癌则推荐改良根治术,而本次研究中直径在2cm,且无远处转移,故选择适应症非常重要[6]。

CA153由乳腺细胞、癌细胞分泌所得,发生癌变后会破坏细胞骨架,促使细胞表面抗原凋落。CEA为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是胃癌、乳腺癌诊断、病情评估的参考依据,通过评估CA153、CEA对肿瘤生长、存活情况可进行评估[7]。本文结果显示,手术后CA153、CEA在含量水平上差异性,可见两种方法治疗乳腺癌均能抑制癌症进展,但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保乳术显著偏低,特别是在皮瓣坏死、上肢水肿、皮下积液上,这是因保乳术手术范围小有关[8]。同时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上明显缩短或偏少,这和保乳术切除范围低,保留乳腺组织完整性有关。同时保乳术对乳房外形无显著影响,故生存质量明显升高。

虽然保乳术对乳腺癌优势性明显,但需注意的是,该术式复发和手术切缘、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均有关[9]。故严格掌握保乳术手术指征特别重要,同时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如切除乳腺正常组织要避免切除过多,表浅的肿瘤切除后要缝合正常组织,避免局部凹陷[10],止血要彻底,避免术后出现血肿,最重要的是,术前要和患者详细沟通,消除患者疑虑,注意查体,充分权衡利弊后以保证最大保乳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保乳术根治术乳腺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对比研究
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比较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