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2020-05-07 02:51党菊会
贵州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肺部家属依从性

党菊会

(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儿科,陕西 宝鸡 721006)

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好发于婴幼儿,可由细菌、支原体、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1-2]。由于患儿年龄小,遵义行为较差,主诉不清楚,加大了治疗和护理的难度[3-4]。家庭的影响对于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鼓励家属与护理人员共同配合,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帮助患儿树立治疗的信心,可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5]。本文探讨了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诊治的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8个月~5岁,平均(3.01±0.85)岁;病程1~5 d,平均(3.12±0.87) d;细菌性肺炎15例,支原体肺炎16例,病毒性肺炎9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0个月~5岁,平均(3.22±0.91)岁;病程1~6 d,平均(3.34±0.92) d;细菌性肺炎14例,支原体肺炎15例,病毒性肺炎11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儿均符合肺炎相关诊断标准;表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等症状;首次治疗;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合并肺部其他疾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平喘、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具体:(1)建立家庭护理系统,每位患儿指定一位固定的家属,护理人员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采用口头讲解、小册子、幻灯片等形式。护理人员每天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针对性解答家属的问题,直至家属完全理解。对于操作性强的护理内容,进行多次示范,对于认识错误和操作不当的护理进行及时的纠正,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儿的护理工作。(2)药物指导,向家属详细介绍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雾化吸入的药物应使患儿尽量放松,采取座位或半卧位,对于严重烦躁的患儿不宜进行雾化治疗,对于输液治疗的患儿应注意滴速。(3)心理护理,嘱家属放松心情,与患儿耐心交流,通过听音乐、看绘本的形式分散患儿注意力,缓解烦躁情绪,鼓励患儿树立治疗的信心。(4)饮食护理,指导家属给予患儿合理饮食,制定饮食计划,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少吃甜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半流质或软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5)出院后护理,通过微信群对患儿出院后进行延续护理,及时解决患儿家属提出的疑问,并对用药和饮食等方面进行指导。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发热、肺部啰音、肺部炎症。(2)两组患儿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同一台肺功能仪测定第1秒用力呼出气体容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高呼气流速(PEF)和最大呼气中断流速(FEF25%~75%)水平。(3)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采用依从性量表对患儿的依从性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完全依从:80~100分;部分依从60~80分;不依从:<60分。

2 结 果

2.1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咳嗽、发热、肺部啰音、肺部炎症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2.2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儿FEV1、FVC、PEF和FEF25%~75%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2.3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完全依从14例,部分依从17例,不依从9例,依从率77.50%;察组完全依从25例,部分依从13例,不依从2例,依从率95.00%。观察组患儿的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传统的护理模式主要以护士为主导完成护理工作,对家庭的参与关注度较低,仅仅满足了患儿的生理需求[6]。家庭的参与和支持对于患儿的预后影响至关重要。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强调家庭的和谐与健康,围绕患儿的家庭开展护理工作,指导家属正确照顾患儿,认同家属在患儿疾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以期为患儿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进一步保证患儿的康复质量[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咳嗽、发热、肺部啰音、肺部炎症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说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快速改善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该护理模式通过建立家庭护理支持系统,重点向患儿家属讲解小儿肺炎发生、发展的相关进程,同时给予服药指导和饮食干预,使患儿能够遵医嘱合理饮食及用药,对患儿出现的症状能够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必要时及时通知医生,与医护人员共同协作,快速有效的控制患儿的临床症状[10]。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儿的肺功能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这与其可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密切相关,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充分调动患儿家属的积极性,使其熟悉治疗和护理方案,参与到护理过程的每个环节,不仅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还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及肺功能的恢复[11]。在依从性方面,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常伴有烦躁、哭闹等情绪,遵医行为较差。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依从性,这与该护理模式中的心理护理可使家属放松心情,耐心的与患儿交流,消除患儿紧张焦虑情绪有关[12]。

猜你喜欢
肺部家属依从性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拯救营地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