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力量及其新时代意蕴

2020-05-08 17:59辛宝海李新宇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辛宝海 李新宇

[摘 要]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项关于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它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70年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70年,通过对这70年历史的回顾与阐释,明确了科学社会主义是彻底的真理,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辉煌成绩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真理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170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以其科学的思想内涵、崇高的理想追求以及伟大的真理力量,吸引了无数追求自由和解放的劳动人民,有力地推动了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其科学性、进步性和崇高性契合中国传统价值、现实革命需要和人民的利益要求,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社会主义真理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结束了100多年被奴役、被侵略的历史,开创了一个人民真正自由平等、真正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力量。新中国的70年,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70年,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70年,70年的成就再一次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没有过时,并在21世纪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再一次昭示了它是彻底的为着人民解放的真理。

一、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项科学的、进步的、崇高的伟大事业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是实践和制度,是人类历史上一项科学的、进步的、崇高的伟大事业。它的科学性、进步性和崇高性不是自封的,而是其自身严密完整透彻的思想体系、超越阶级局限的价值追求以及切实可行的行动纲领决定的。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其科学性,“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昭示了其进步性,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突显了其崇高性。

(一)“两大理论基石”奠定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与根本追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涵丰富,简单来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1]1。科学社会主义冠以“科学”二字,是因为它与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有着根本的不同。以往的社会主义理论只是从理想或伦理的角度出发,通过一些文学艺术等形式表现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具有空想的属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实践出发,认识到社会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由此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找到了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认识到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找到了社会发展的有效形式。

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不是自封的,在于它有两大理论基石作为支撑,即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诞生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唯物史观即群众史观,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一切历史观从根本上都是唯心的,夸大英雄人物而贬低普通群众,唯物史观把人民群众放在创造者的高度,认为领袖人物不过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分子,他们对历史的贡献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民群众的主观意愿,任何违背历史规律与群众意愿的人物必定会被历史抛弃,唯物史观发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依靠力量以及前进路径等问题,有力支撑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剩余价值学说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出发,揭露了超额价值的来源途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性、虚伪性的本质,将资本家的罪恶公之于世,号召全世界工人团结起来,与资本主义制度斗争到底。两大理论基石充分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产生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社会发展规律,有力说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二)“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彰显科学社会主义的进步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这些运动是虚伪的、不公平的,无产阶级发动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2]283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历史,是社会真正的主人,有力支撑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无产阶级价值观。这一价值观突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力量之源。历史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创造的,一切文明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正是群众联合起来的力量一次又一次的改变了社会历史。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它是检验一个理论、一个政党以及政权性质的试金石。[3]5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是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创造者地位,坚定地提出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追求,这一价值追求是鉴定真假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标准。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本质属性就是通过阶级斗争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在共产主义社会产生以前,一切有阶级社会都是为少数人谋求私利的社会,这种以社会压迫人民为手段,即使在某些时期提出貌似“民主”和“人权”的口号,那也不过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欺骗群众的谎言而已,欧洲社会爆发的多次工人运动有力证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能获得基本生活和自由权利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痛恨资本主义社会的无情和欺骗,致力于建设一个“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在充分总结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超越了一切阶级、民族、肤色、国家局限。国际共運的实践证明,这一理论赢得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真正先进的理论。

(三)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突显科学社会主义的崇高性

科学社会主义追求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一社会中,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的觉悟极大提高,一切腐朽的、落后的、低俗的事物都将被人民和历史抛弃,剥削和压迫将不复存在,货币、法律、国家都将走向消亡,代替阶级社会的将是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的“自由人联合体”。科学社会主义找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突破了历史发展的局限,将无产阶级的利益置于全人类利益之中,将全人类的利益视为一个整体,强烈呼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通过现实的暴力斗争实现自身的自由与解放。

科学社会主义的崇高性主要体现在它立足于全人类解放的宏观视域,不为某些人或某一阶级谋私利,比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理论都更现实、更具体、更科学,同时,这种崇高追求也是它与宗教追求“极乐世界”的根本区别。宗教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完全出于对超越现实世界的“神”的崇拜,在宗教价值观中,人是渺小的、无助的、被动的存在,作为世界主宰的“神”才是世界的创造者,认为人应该以“神”为中心,抛弃恶念、一心向善,追求死后的救赎或天国的幸福。这种宗教价值观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客观反映,本质上是一种迷信幻想和自我安慰,科学社会主义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追求现实世界中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必然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项科学的、先进的、崇高的伟大事业,它符合了中国传统价值追求、社会发展现实需要以及人民群众利益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合历史规律与合人民利益的有机统一。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内在一致性

科学社会主义坚持以“人”为中心,是致力于无产阶级以及全人类解放的理论和实践,与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对人的认识和思考,其中对“仁”“爱人”等思想的阐述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历史传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一致性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层原因。

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仁政”“爱民”“大同”等思想蕴含了丰富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和古人对美好社会的追求,这些思想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能在中国土壤上广泛传播并结出硕果,是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产物。首先,从思想内涵来看,科学社会主义蕴含的主要思想就是关于人的解放,思想内核是以“人”为中心;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仁”“德”等思想的阐述,对为官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把“爱民”作为官德,二者都注重人的价值。其次,从追求目标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是追求建立没有阶级压迫的“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富裕和谐、人人安居乐业的“大同社会”,二者都将“人”置于社会中,把对人的美好追求与对社会的美好追求相结合。最后,从政治伦理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教育和礼治,提倡以身作则,用良好的德行来教育引导群众,在公私关系上要求“公正廉明”“公而忘私”,与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伦理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是一致的。这些共同点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选择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深入发展的逻辑前提。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具有指导作用

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4]22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土地上广泛传播和深入发展,就是因为它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适合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对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俄国与中国国情相仿,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人率先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俄国革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联模式一度成为新中国发展的标杆,让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加坚定地相信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通向光明的大道。在这一道路的指引下,新中国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提前完成“一五计划”,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农业产量大幅提高,工业技术快速发展,从建国初期只能造陶瓷、茶壶到可以独立研制武器装备,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初步改变了中国长期落后贫弱的面貌,有力印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将它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效解决了中国发展道路上的问题,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追求目标符合了中国人民的利益要求

在旧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是腐朽的、垂死的,对外卖国求荣,对内镇压爱国运动,十分不得民心,早已失去执政的合法性。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通过变法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但他们没有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只是单纯的依靠上层封建统治者阶层,没有发动广大群众,因此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和历史的肯定。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但是其自身存在软弱性和虚伪性,也没有认识到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资本主义的道路也没有走通。中国共产党是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诞生的,他的诞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与人民群众的需要,他找到了社会发展的领导力量、基本动力以及发展前途,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带领广大群众建立了新中国,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中国共产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忠实继承者与大力弘扬者。中國共产党立足于中国人民的幸福与中华民族的独立,积极组织广大群众起来闹革命、求解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带领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符合了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得到了他们的广泛支持。正是因为这一政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解放事业,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充分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维护和发展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凝聚了伟大力量。

三、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创新逻辑

中国共产党坚持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积极探索开创了一条展现中华民族风貌、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既与以往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一脉相承,又与世界形势和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用中国声音与中国方案有力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之问,给世界呈现了一本生动的科学社会主义当代史教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继承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创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崭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一条与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它的特点就是具有传统文化风采、展现中国人民风貌、体现民族精神风格。它是对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又在具体的实践中有所批判,总的来说,它是在坚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科学总结了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做法,成功探索出一条崭新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不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篡改,它的全部内容都是对这一真理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充分继承了以往经验教训,充分借鉴世界各国在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良好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开辟的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创新之路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精神,这条道路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又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把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良好作法和西方国家发展的成功经验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敢于坚持真理,敢于突破常规,敢于利用机遇,敢于开拓创新。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贫穷不是社會主义,不改革、不创新我们就是死路一条。邓小平同志十分注重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必须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发展,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发展才是硬道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等新思想,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认识,有力推动了中国步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对待真理的态度必须“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376照搬照抄只会导致谬论产生。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宝贵经验,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用中国的逻辑和实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展现中国地域特色、体现中国文化风采、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新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上是人民的幸福之路

科学社会主义追求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人的解放放在首位,认为这种解放包含了自由、尊严、权利和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人民立场,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人民幸福之路。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中国实际,指出必须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就是要消灭剥削和不平等,逐渐建立公平、自由、和谐的社会,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邓小平适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用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群众的满意度、社会的发展质量来判断是非得失,用实践成果来衡量工作,努力改变了经济发展落后、生活水平滞后、思想步伐靠后的现状,极大的推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坚持推进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准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新胜利。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170多年来,书写了无数人类历史上的光辉篇章,从巴黎革命到十九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起义,从十月革命到占人类总数三分之一和地球面积四分之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形成,科学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书写了精彩壮观而又充满坎坷的恢弘史诗。苏东剧变给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带来重大挫折,西方国家不断向中国施压,提出所谓的世界历史已经终结于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结论”思想,企图瓦解社会主义制度,独霸世界。但是,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被人们所掌握,真理的光芒是不会被谬论掩盖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完整准确地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牢记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心使命,不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而奋斗。[5]在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没有终结,反而在21世纪越发展现出耀眼的光芒。短短70年,新中国已经从一穷二白的弱国变成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一个没有技术的落后国家变成当今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名列世界前茅,科学社会主义中国正在由一个大国向强国转变,越来越接近于世界舞台中央。这些“中国奇迹”充分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力量是巨大的,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方向。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念的把握上。科学社会主义在发展理念上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通过生产力的提高来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的解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进行深化和完善。经过长期发展,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一套“以创新为引领、以协调为导向、以绿色为重心、以开放为枢纽、以共享为目的”的较为完整的科学发展理念。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将这一发展理念写入党章,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指出,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发展动能不足,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从深层次来讲,这是因为传统发展模式难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式,要突破发展瓶颈,最大的动力就是“创新”,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发展理念创新等,通过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创新,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是缩小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包括城乡、区域、行业、人与自然等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绿色”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道路,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绿色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蓝天就是美丽,绿水也是幸福,必须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为人民的幸福负责。“开放”是提高升发展动能的外部因素,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有力证明了开放的重要性,开放的环境更有利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的快速流动,对地区的发展、民生的改善具有深远意义。“共享”是缩小贫富差距、改善群众生活、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要求我们党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必须坚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同时要注重激发群众创造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努力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五大发展理念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思想的继承和深化,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纵深发展、继续开创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的重要法宝。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胜利。[5]经过新中国70年的不懈探索发展,当前我国社会已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大不相同,必须坚持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相符合,与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与人民大众的现实要求相统一。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科学把握,党的十九大准确判断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这一矛盾转化是关系中国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变化,对我们做好当前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把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理论提升和系统总结,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科学回答了发展起来的中国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用中国逻辑和中国实践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等,重视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灵活运用,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并带头将“辩证法”“矛盾论”“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灵活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实问题的联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做出巨大贡献;提出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深化了对发展的质量、效率、公平与可持续等问题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坚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更加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传统文化底蕴,注重研究人的价值,把人民的现实需要与党的工作任务相统一,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更加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新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以及全人类的解放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和平发展之路。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并不局限于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没有忘记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全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7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使命,坚持国际人道主义,即使在建国初期,也坚持为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人才、技术、协调等多方面援助,有力促进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水平整体提高,中国共产党更有能力承担国际社会责任,中国发展方式逐渐从中国走向世界,为解决贫穷、战争、疾病、环保等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经验,为世界各国人民摆脱贫困落后、实现和平发展、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教材,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模式”。“总体上说,这种制度安排是对西方模式,特别是美国模式的超越”。[6]123-12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新发展,它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经济体系相结合,创造了一个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新模式,并在政治、文化、社会治理等多方面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中国样板。[7]90习近平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8],这一理想追求超越一切阶级、国家、民族、种族的局限,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政党属性,中国共产党不仅仅致力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与幸福,更愿意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社会,为推动人类共同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更大贡献。

五、结语

新中国70年的历史实践反复证明,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精髓与中国实际情况、传统文化底蕴和时代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力量才能不断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高放,李景治,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6]张维为.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7]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建》杂志社.关注中国——41位驻华官员谈中国共产党[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1.

[8]习近平.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为人民谋幸福 为民族谋复兴 为世界谋大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4-09.

[9]钱容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63-44.

[10]亢犁,陈金艳,程丽娟.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28-32.

[11]曾楠.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4.

[12]桑业明,王怡玮.论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5-72.

[13]陈步伟,刘东锋.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60-71.

[責任编辑]王立国

The Truth Power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and itsImplication in the New Era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70th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XIN Baohai,LI Xinyu

(College of Marxism,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Shandong,273100,China)

Abstract:Scientific socialism is a great cause concerning the liberation of all mankind.It conforms to the value pursui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e practical needs of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Chinese people.The 70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re the 70 years of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and China's specific reality.Through reviewing and explaining the 70 years'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t is clear that scientific socialism is the thorough truth,and adherence to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Keywords:scientific socialism;power of truth;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猜你喜欢
科学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区别探讨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站在时代角度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思考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