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液钙离子浓度对低甲状旁腺素腹膜透析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2020-05-09 06:18魏伟谢祥成费晓王鸣
浙江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透析液成骨细胞腹膜

魏伟 谢祥成 费晓 王鸣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一般表现为钙、磷、维生素D或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异常,骨转化、矿化,骨量、骨生长或骨强度异常,血管或其他软组织钙化等。其中PTH几乎参与了全部核心环节[1]。腹透患者需要较高的PTH水平来维持正常的骨代谢,低PTH可导致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功能紊乱,骨的钙池缓冲功能紊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骨折以及骨痛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严重者引起异位钙化和心脑血管钙化而危及生命。透析液钙浓度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钙池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高于血钙浓度的透析液促使钙离子经腹膜向体内转运,增加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高钙血症和软组织钙化的风险;而低钙在理论上可以刺激PTH的分泌,一定程度上维护钙池的平衡。所以,在低PTH患者中尝试使用不同浓度的非高钙透析液,或可改善该部分患者的骨代谢,对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群体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61例低PTH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了透析液钙离子浓度对低PTH腹膜透析患者骨代谢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定期接受评估的56例低PTH且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血清PTH<150pg/ml;(2)维持腹膜透析>3个月;(3)病情平稳,未合并急性疾病;(4)未同时接受血透治疗;(5)近期无感染或手术史;(6)最近3个月未使用过可能影响血钙磷及PTH水平的药物;(7)顺利完成研究。其中所用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25mmol/L 31例,为低钙腹膜透析液(low calcium peritoneal dialysate,LCD)组;1.50mmol/L 25 例,为标准钙腹膜透析液(standard calcium peritoneal dialysate,SCD)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维持腹膜透析时间、腹膜转运类别、血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观察指标 连续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初次、二次(3个月后)、三次(6个月后)腹膜透析时血清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及相关指标(血钙、磷、PTH水平)。使用美国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法和干化学分析法检测血清BALP、钙、磷、PTH等指标;NTX、BGP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流程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3个时点各指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比较 在初次评估时,两组患者NTX、BGP和B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二、三次评估时,SCD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L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比较发现,随着腹膜透析时间延长,两组患者上述骨代谢指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3个时点骨代谢相关指标比较 在初次评估时,两组患者钙、磷、P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二、三次评估时,SCD组患者钙、磷水平高于LCD组,PTH水平低于L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比较发现,随着腹膜透析时间延长,LCD组磷水平有所下降,PTH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CD组钙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磷、PT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3个时点骨代谢相关指标比较

3 讨论

PTH是反映骨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美国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指南[2]建议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目标PTH水平为150~300pg/ml。PTH长期升高会导致皮肤瘙痒以及骨骼、心血管、脑神经损害,并可增生形成功能自主性腺瘤,需手术治疗。PTH长期偏低是低转运型骨病或无动力型骨病(adynamic bone disease,ABD)的重要原因。ABD临床表现为骨骼肌疼痛、高钙血症和转移性钙化,具有钙化防御的严重风险;患者一旦确诊钙化防御,预后极差,平均生存期<12个月。研究发现,出现钙化防御的透析患者中PTH水平低于推荐的目标值约占45%,提示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使用不当可导致PTH抑制并出现ABD,加重骨外钙化沉积[3]。

本研究观察了腹膜透析患者3项血清骨代谢指标,涉及骨吸收和骨形成。其中Ⅰ型胶原末端交联肽是骨重建过程中Ⅰ型胶原降解后释放入血的片段,分羧基末端交联肽(CTX)和NTX两种,是骨吸收的重要标志[4];而NTX的特异性和稳定性较CTX更好,可用于观察骨转化障碍。BGP、BALP是骨形成的重要标志[5],其中BGP是骨中含量最丰富的非胶原蛋白,由成骨细胞分泌,标志成骨细胞的活性,参与维持正常骨矿化,抑制异常羟基磷灰石结晶形成;而BALP也由成骨细胞合成,可反映成骨细胞的活性。BGP、BALP的合成与分泌受PTH刺激,可用于骨矿化障碍的评价。当各种因素导致腹膜透析患者出现长期低PTH时,容易发生ABD[6]。本研究发现:使用LCD能有效降低血磷水平,提高PTH水平,且未发生低钙血症加重的情况;使用SCD时患者血钙水平逐渐升高,血磷、PTH水平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LCD组降低血磷、升高PTH的效果更明显,且不增加低钙的发生风险,笔者推测与PTH水平代偿提升血钙有关。在骨吸收和骨形成方面,LCD组能在3个月内迅速提升NTX、BGP、BALP水平,改善骨转运能力,并在6个月时进一步提升这3项指标,明显改善患者的ABD状态。而SCD组在6个月时才出现NTX、BGP、BALP水平有意义的升高,对比LCD组改善程度有限。

综上所述,对低PTH腹膜透析患者使用LCD,能有效改善高血磷和低转运骨代谢状态,且不增加低血钙的发生风险。然而,一项荟萃分析表明使用LCD的患者PTH水平明显升高,但与SCD组骨代谢长期变化比较无临床意义[7]。分析原因,可能与入选样本量、观察时间或地域、饮食不同有关。另外,利用PTH预测骨转运状态特异度和灵敏度本身也是有限的,若能进一步完善骨活检明确患者骨代谢的病理状态则最佳[8]。

猜你喜欢
透析液成骨细胞腹膜
不同品牌腹膜透析液变更对透析充分性的短期影响
微小核糖核酸-1205沉默Cullin-RING泛素E3连接酶4A激活AMPK信号传导保护人成骨细胞免受地塞米松损伤的研究
微纳米分级形貌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wnt经典信号通路在酸性pH抑制成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超纯透析液与常规透析液对患者透析质量的影响
成骨细胞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机制及途径研究进展
含糖透析液对非糖尿病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血糖血压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