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0-05-13 14:14单玉彩杨少华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5期
关键词:主题阅读运用语文教学

单玉彩 杨少华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新课标要求,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为此,需要完善与优化学生的阅读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题阅读方式可以增加学生阅读数量,提高学生阅读质量,进一步从整体上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主题阅读;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一、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少老师较为轻视语文阅读教学,具体表现为阅读时间不够、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缺乏专业性,阅读教学内容较为枯燥,由此对语文阅读教学造成消极影响,无法确保教学效率,导致教学效果较差。因为老师没有合理选用阅读教学方法,并且阅读教学缺乏针对性,所以不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不能有效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进而使其厌倦阅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主题阅读方式的重要性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阶段,当实际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大多数教师并未对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引起足够重視。一般而言,探究文章情感,主要依赖于教师讲解,无法有效感染学生,所以不能充分、正确认知文章内容与情感。但是,应用主题阅读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此种状况。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扮演两种角色,一是组织者,二是指导者,及时、合理引导学生,使其思考与探究,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处理一系列问题。此外,还可以应用小组合作这一方式,让学生参与探讨与研究,以自学中的问题为对象,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在学生语文素养提升过程中,主题阅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始终围绕“以读为起点,多读书,读好书,阅读整本书”,将课本单元与文章两方面的主题作为阅读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融为一体,然后利用主题阅读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文章情感,掌握阅读方法,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主题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做好铺垫工作,合理创设主题情境

在主题阅读教学中,通常是以单元整体为单位的。因此在备课环节,教师应该以每篇课文与准备的材料为对象,全面、深入思考本单元每篇文章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将每篇文章有机结合,并且服务于单元整体主题。

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圆明园复原图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其感受圆明园以往的风采,对比当前的断壁残垣,极为鲜明。如此一来,学生在实际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巨大的屈辱感,为圆明园的满目疮痍而愤慨,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在此条件下,教师需要以类似于圆明园的文化遗产为对象,为学生讲述其修筑期间投入的人、财、物,以此传达出各种文化瑰宝的来之不易。再如,进行“遨游汉字王国”教学以前,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文化游戏,比如知识竞赛与猜字谜等,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切实感受汉字的魅力,使其深刻记忆相关历史典故,拉近学生和语文学科之间的距离,拓展学生视野,完善与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

通过有效开展铺垫工作,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单元主题学习中,有利于接下来学习多篇课文。

2.精心挑选阅读内容,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主题阅读也提出了相关要求,即有机结合课内外阅读。课外阅读文本的选择,一定要与课内文本的主题相统一,合理进行课外阅读延伸,由此丰富与完善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并有效促进其思维发展。以《乌鸦喝水》为例,本文所讲的内容是乌鸦如何将石子填入瓶子最终喝到水。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阅读主题——生存智慧,合理选择主题相似的文章,比如《司马光》等,将其作为主题阅读中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使其探究这些文章中阐释了什么生存智慧,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带给他们智慧启迪,使其更加明确如何将自身智慧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此处理相关实际问题。

3.有效融合不同方式,拓展学生视野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有效应用各种群文阅读方式。举例而言,当进行群文阅读时,以具体教学内容为基础,合理设置阅读主题,比如“母爱”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妈妈的伟大,并且可要求学生进一步搜集颂扬母爱的文章,开展阅读实践,同时加强探索和研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以课本内容为起点,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合理抓取生活主题,提升自身情感

阅读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自身气质。正因如此,当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语文教师需要合理、巧妙设计阅读主题,积极组织学生,共同参与主题阅读。当前,广大民众对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重视,从各个传统节日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与感受传统节日,一定要追根溯源,全面、深入探究各种节日产生的背景等。例如随着春节的到来,语文教师可积极组织全班学生,将“春节”作为主题,发动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与春节相关的资料,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起源,并且在此期间阅读与春节相关的古诗词,比如王安石的《元日》以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等。此种主题阅读活动能使学生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有利于学生成长。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主题阅读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还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语文阅读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许明科.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方法改进路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

[2]薛永兰.浅议主题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操作办法[J].内蒙古教育,2019(12).

责任编辑:陆晨阳

猜你喜欢
主题阅读运用语文教学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分析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