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2020-05-13 14:31王倩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王倩

【摘 要】 随着教育制度的逐步改革,一些新兴的教学模式正应运而生,出现在各大课堂教学之中,探究性学习作为其中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仅包含着新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在我国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让学生在探究中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及创新意识的增强。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探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的内涵及其实施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如何借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展开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成为近几年来广大教育者深入研究的难点与课题。小学语文这门学科具有时长性、基础性等特点,在教学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思维水平以及年龄特点,还需要结合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学情进行教育教学,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性

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当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评价方法将有利于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局面。而所谓探究性学习,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下,从日常生活、自然与社会中选择与确定需要研究的专题,并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主动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它不仅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同时也可以是一种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变革。

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在于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与教材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与开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多种获取知识的渠道,并在知识的实践运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年龄尚小,但是却具有较强的记忆力与模仿力,正处于学习与记忆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教师如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有助于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探究性学习正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仅能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大胆探索,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之中促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应用策略

1.激发探究兴趣,唤起探究意识

兴趣是学习之中最活跃与现实的因素,一个人如果对其所学习的内容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兴趣,便会迸发学习热情,从而创造奇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想要顺利开展探究性学习,首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之中进行自主探究。

(1)借助学科特点,激发探究兴趣。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其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不仅教学内容广泛,语言生动优美,而且还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教学形式也多种多样,情节更是曲折动人、跌宕起伏,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之中,教师就可充分借助语文学科本身的趣味性进行教育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构建情感氛围,培养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语文学科本身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是一个方面,教师同时还可以从情感着手,通过为学生营造民主、真诚、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如此一来,学生才会敢于表达自己,展示自己,从而质疑问难,敢问敢论。随着学生对教师越来越信任,他们的求知欲也就会越强,乐于探究,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质疑问难,培养探究意识

读书本来就是一个质疑、解疑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即使学习成绩再优异的学生也会有许多关于学习的疑问。而探究性学习就是帮助学生质疑、解疑、答疑的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质疑问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质疑过程中逐步挖掘自己潜在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让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前后四人为一组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分别代表田忌和齐威王进行赛马,并让双方进行比拼,看谁有办法率性赢过对方。学生都是有竞争精神的,当他们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就不会主动示弱,并在小组合作探究之中探究比赛办法,从而探讨应对策略。这种有探究性的问题将会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点燃学生的合作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智慧与收获的共享中获得成就感。

3.教授方法,培养贪念就方法

教无定法,自然学也无定法。教师讲授再多的知识都不如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来得重要。因此,在小學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其学会并善于发现问题。但在实际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提出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这样就会浪费时间,也不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所以,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主动生成问题,这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比如,在语文课文的学习中,教师需要根据课文要求让学生进行阅读课文的预习,这些预习内容往往也是潜在的学习问题,通过这种预习学习生成的问题将会让学生养成问题意识,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中主动去挖掘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是毋庸置疑的,而探究性学习方式作为其中的一种,不仅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同时更是一种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教育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升,让其在探究性的学习中更好地成长与学习,以此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飞.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J].才智,2019(16):58.

[2]汤善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N].江苏教育报,2018-12-07(003).

[3]范湘.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作用[J].学周刊,2018(26):110-111.

[4]闫喜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学周刊,2018(06):70-71.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