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的患儿进行喉罩复合骶管神经阻滞全身麻醉的效果探究

2020-05-14 12:25汪海丹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喉罩疝气修补术

汪海丹

(苍南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浙江 温州 325800)

近年来,小儿疝气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进行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是临床上治疗此病的常用方法。目前,临床上常对接受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的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复合骶管神经阻滞全身麻醉,但效果一般。有研究指出,对接受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的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复合骶管神经阻滞全身麻醉会损伤其呼气道,延长其术后昏迷期,导致其术后易发生肺部感染。相关的研究表明,对接受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的患儿进行喉罩复合骶管神经阻滞全身麻醉具有术后苏醒快、麻醉速度快、镇痛效果显著等优点[1]。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对接受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的患儿进行喉罩复合骶管神经阻滞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苍南县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的70例患儿。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儿的病情符合疝气的临床诊断标准,并被确诊。2)患儿的父母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儿有传染病史。2)患儿有心脏疾病史或肺部疾病史。3)患儿患有精神病。4)患儿对本次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将这70例患儿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35例患儿。在A组患儿中,有男性19例,女性16例;其年龄为2~7岁,其平均年龄为(5.1±0.3)岁;其体重为10~23 kg,其平均体重为(19.2±1.1)kg;其中美国麻醉医生学会(ASA)麻醉分级为Ⅰ级的患儿有14例,为Ⅱ级的患儿有21例。在B组患儿中,有男性18例,女性17例;其年龄为2~8岁,其平均年龄为(5.3±0.2)岁;其体重为10.3~23.8 kg,其平均体重为(19.5±1.2)kg;其中ASA麻醉分级为Ⅰ级的患儿有15例,为Ⅱ级的患儿有2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对两组患儿均实施麻醉诱导,方法是:让患儿术前禁饮、禁食,术前0.5 h为其肌内注射0.01 mg/kg的阿托品。在此基础上,对A组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复合骶管神经阻滞全身麻醉,方法是:1)为患儿静脉注射0.2 mg/kg的阿曲库铵、3 μg/kg的瑞芬太尼和2 mg/kg的丙泊酚。2)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对其进行机械通气。3)对患儿进行骶管神经阻滞全身麻醉。⑴协助患儿取侧卧位。⑵在骶裂孔中心处进针,然后向骶管腔注入1 ml/kg的罗哌卡因。⑶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4)对患儿用七氟醚进行全身麻醉。⑴为患儿吸入浓度为2~3%的七氟醚,将其氧流量控制在1~2 L/min;⑵术毕前5 min,停止为其吸入七氟醚,将其氧流量控制在4~6 L/min。⑶术毕对患儿进行心电监护。对B组患儿进行喉罩复合骶管神经阻滞全身麻醉,方法是:1)对患儿进行麻醉诱导的操作方法与A组患儿相同。2)为患儿置入喉罩,并连接呼吸机对其进行机械通气。3)对患儿进行骶管神经阻滞及全身麻醉的操作方法与A组患儿相同。

1.3 观察指标

1)在对两组患儿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前(T1)、术毕(T2)、拔管时(T3)、拔管后 5 min(T4),观察其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压(MAP)、心率(HR)。2)在对两组患儿进行手术后 1 h、手术后2 h、手术后3 h,观察其小儿术后疼痛量表(CHIPPS)评分。CHIPPS的满分为10分。患儿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疼痛的症状越严重。3)观察两组患儿术后苏醒的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在不同时段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在 T1、T2、T3、T4,两组患儿的 SpO2、MAP 及 HR 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在不同时段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表1 两组患儿在不同时段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组别 例数T1 T2 T3 T4 HR(次/min)A 组 35 98.7±0.5 57.1±3.1 105.6±4.2 98.8±0.7 60.3±5.2 116.7±4.2 98.2±1.1 62.1±3.2 115.8±3.1 98.3±1.2 57.2±3.2 93.4±3.2 B 组 35 98.5±1.1 56.3±3.2 105.2±4.1 98.6±0.5 61.2±4.8 116.5±4.1 98.3±1.2 62.3±3.4 115.7±3.2 98.2±1.6 58.3±5.2 93.2±3.3 t值 0.9792 1.0622 0.4032 1.5149 0.7523 0.2015 0.3634 0.2534 0.1327 0.2958 1.0658 0.2574 P值 0.3309 0.2919 0.6881 0.1344 0.4544 0.8408 0.7174 0.8007 0.8948 0.7683 0.2903 0.7976 SpO2(%)MAP(mmHg)HR(次/min)SpO2(%)MAP(mmHg)HR(次/min)SpO2(%)MAP(mmHg)HR(次/min)SpO2(%)MAP(mmHg)

2.2 两组患儿在不同时段CHIPPS评分的比较

在术后 1 h、术后 2 h、术后 3 h,B 组患儿 CHIPPS 的平均评分低于A组患儿CHIPPS的平均评分,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在不同时段CHIPPS评分的比较(分,)

表2 两组患儿在不同时段CHIPPS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术后1 h 术后2 h 术后3 h A 组 35 0.6±0.1 0.8±0.2 1.6±0.1 B 组 35 0.5±0.2 0.6±0.2 0.9±0.1 t值 2.0813 4.9388 3.2538 P值 0.0412 0.0001 0.0018

2.3 两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的比较

A组患儿术后苏醒的平均时间为(14.6±2.1)min,B组患儿术后苏醒的平均时间为(8.4±3.2)min。与A组患儿相比,B组患儿术后苏醒的时间较短,P<0.05。

3 讨论

进行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是临床上治疗小儿疝气的常用方法。目前,临床上常对接受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的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复合骶管神经阻滞全身麻醉。临床实践证实,对疝气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可使其喉腔发生局部水肿,导致其在拔管后发生呼吸困难等并发症。赵佩君[2]的研究表明,对接受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的患儿进行喉罩复合骶管神经阻滞全身麻醉时所用麻醉药的剂量较大,可延长其术后苏醒的时间。相关的研究表明,对接受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的患儿进行喉罩复合骶管神经阻滞全身麻醉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避免接触患儿的气管及声带,可避免对其喉管和声带造成损伤[3]。2)能够减少患儿麻醉药的使用量,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3)能够保持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减少对其血管神经的损伤[2]。

综上所述,对接受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的患儿进行喉罩复合骶管神经阻滞全身麻醉的效果良好,可有效地缓解其术后的疼痛感,缩短其术后苏醒的时间。

猜你喜欢
喉罩疝气修补术
SLIPA喉罩在不同年龄患者膀胱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按压舌状软骨与增加喉罩型号用于喉罩漏气患者的效果研究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疝气患者能运动吗?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