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麻醉联合静脉麻醉的效果

2020-05-14 12:57吴红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苏醒胰腺炎芬太尼

吴红霞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 内江 641000)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是指胰腺组织出现的慢性不可逆性炎症性疾病。此病患者的病理特征主要是胰腺实质发生慢性炎症性损害、胰管扩张及胰腺实质钙化等。此病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对慢性胰腺炎伴严重疼痛患者主要是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竖脊肌平面阻滞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入至竖脊肌与椎体横突之间,以达到阻滞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目的的一种神经阻滞技术[1]。本文将30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慢性胰腺炎伴严重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对其实施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麻醉联合静脉麻醉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8月至12月期间在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0例慢性胰腺炎伴严重疼痛患者纳入本研究。其病情均符合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均存在严重的疼痛症状,均具有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指征,且其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排除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有麻醉药物或镇痛药物滥用史及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术中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OBG组(n=15)与REG组(n=15)。OBG组患者的年龄为46~66岁,平均年龄为(53.56±2.87)岁;其中,男女分别有9例和6例。REG组患者的年龄为45~65岁,平均年龄为(53.14±2.69)岁;其中,男女分别有8例和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对其进行心电监护,为其建立上肢静脉通道,并在局麻下对其桡动脉进行穿刺,测定其中心动脉压。对REG组患者进行全凭静脉麻醉,方法是:为患者静脉注射0.03 mg/kg的咪达唑仑、0.4 μg/kg的舒芬太尼、1.5 mg/kg的丙泊酚和 0.2 mg/kg的苯磺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对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持续为其静脉泵注1.5 mg·kg-1·h-1的丙泊酚和0.6 μg·kg-1·h-1的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间断为其静脉泵注0.5 mg/kg的罗库溴铵,以维持其肌肉的松弛。对OBG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麻醉联合静脉麻醉。先对其进行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麻醉,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将B超探头置于其T 棘突旁开3 cm处,在超声下找到其一侧的T 横突最外侧缘。对此处的皮肤进行表面麻醉,在超声的引导下于T 横突最外侧缘处缓慢进针。当针尖到达竖脊肌与T 横突的间隙时,向此处缓慢注入3~5 ml的生理盐水,观察竖脊肌是否发生肿胀。若竖脊肌未发生肿胀,则在竖脊肌筋膜深面后注入25 ml浓度为0.3%的罗哌卡因。之后对患者脊柱另一侧的竖脊肌平面进行阻滞麻醉,操作方法同上。完成上述操作后,对患者进行静脉麻醉。对其进行麻醉诱导的方法与REG组患者相同,术中持续为其静脉泵注1.2 mg·kg-1·h-1的丙泊酚和0.4 μg·kg-1·h-1的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间断为其静脉泵注0.3 mg/kg的罗库溴铵,以维持其肌肉的松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毕至拔管和苏醒的时间、术后6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值为0~10分)的评分及其麻醉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的发生率。患者的VAS评分越高,表示其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4.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毕至拔管、苏醒的时间及其术后6 h的VAS评分

OBG组患者术毕至拔管和苏醒的时间均短于REG组患者,术后6 h其VAS评分低于REG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毕至拔管、苏醒的时间及其术后6 h的VAS评分()

表1 两组患者术毕至拔管、苏醒的时间及其术后6 h的VAS评分()

组别 例数 术毕至拔管的时间(min)术后6 h的VAS评分(分)REG 组 15 15.56±3.61 19.05±3.36 5.53±1.18 OBG 组 15 9.83±2.55 13.65±2.41 3.09±0.64 t值 5.327 4.263 3.105 P值 <0.05 <0.05 <0.05术毕至苏醒的时间(min)

2.2 两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在OBG组患者中,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和嗜睡的患者各有1例,其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33%(2/15);在REG组患者中,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嗜睡和呼吸抑制的患者各有2例,其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6/15)。OBG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REG组患者,P<0.05。

3 讨论

有研究指出,对慢性胰腺炎伴严重疼痛患者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需要大范围地切除其病变组织(手术切除的范围涉及到6个器官和区域淋巴结,且切除完成后至少需要对3处组织断端进行吻合和重建),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手术操作较为复杂[2-3]。因此,临床上在对此病患者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应为其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以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减轻其机体的应激反应。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对OBG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麻醉联合静脉麻醉后,其各项指标均优于REG组患者。这说明,对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慢性胰腺炎伴严重疼痛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麻醉联合静脉麻醉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与对此类患者进行全凭静脉麻醉相比,对其实施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麻醉联合静脉麻醉可起到更好的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的效果,且能减少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等麻醉药的用量,进而可缩短患者术后拔管和苏醒的时间,降低其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慢性胰腺炎伴严重疼痛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麻醉联合静脉麻醉可显著缩短其术后拔管和苏醒的时间,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降低其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苏醒胰腺炎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植物人也能苏醒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绿野仙踪
Reporting and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systematic reviews or meta-analyses in nasogastric and nasojejunal enteral nutrition for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会搬家的苏醒树
芬太尼,滥用才是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