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0-05-14 12:33孙运巧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餐后维格列汀

孙运巧

(河北冶建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0)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二甲双胍具有理想的降血糖作用,是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之一。但是,2型糖尿病患者在合并有脑血管疾病时,单用此药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其各项血糖和血脂指标的水平[1-2]。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河北冶建医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34例;其年龄为50~75岁,平均年龄为(63.09±10.51)岁。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33例;其年龄为51~76岁,平均年龄为(63.71±10.4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使用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方法是:让患者在其早、晚餐后口服二甲双胍片,0.5 g/次,2次/d。根据两组患者所患的脑血管疾病对其进行对症治疗,方法是:1)对于脑梗死患者,让其口服阿司匹林片(100 mg/次,1次/d)、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及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次,1次/d)进行治疗。2)对于脑出血的患者,用依达拉奉(将30 mg的依达拉奉与100 ml的生理盐水混合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2次/d)及尼莫通(静脉泵注给药,每次1~2 mg/kg,3次/d)对其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加用维格列汀片进行治疗,方法是:让患者口服维格列汀片,50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的水平、各项血脂指标的水平、IMT、血清APN的水平及血清HCY的水平。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等级。1)显效: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其空腹血糖的水平及餐后2 h血糖的水平恢复正常或其空腹血糖的水平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的下降幅度>40%。2)有效: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其空腹血糖的水平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的下降幅度>20%,但均未恢复正常。(3)无效: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发生改变,其空腹血糖的水平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的下降幅度<20%[3]。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接受治疗后,在观察组的6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28例,为有效的患者有30例,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在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22例,为有效的患者有27例,为无效的患者有11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7%。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及餐后2 h血糖的水平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及餐后2 h血糖的水平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对比(mmol/L,)

表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对比(mmol/L,)

注:#表示与治疗前同组患者相比,P<0.05。*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空腹血糖的水平 餐后2 h血糖的水平对照组(n=60) 治疗前 9.12±1.54 12.74±2.08治疗后 7.58±1.19# 10.69±1.65#观察组(n=60) 治疗前 9.08±1.52 12.67±2.1治疗后 6.45±1.03#* 9.16±1.27#*

2.3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的水平及IMT的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及血清甘油三酯的水平均更低,其IMT更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及血清甘油三酯的水平均更低,其IMT更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的水平及IMT的对比()

表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的水平及IMT的对比()

注:#表示与治疗前同组患者相比,P<0.05。*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血清总胆固醇(mmol/L)血清甘油三酯(mmol/L) IMT(mm)对照组(n=60) 治疗前 6.39±1.15 2.27±0.68 1.54±0.23治疗后 4.54±0.87# 1.61±0.4# 1.32±0.2#观察组(n=60) 治疗前 6.22±1.19 2.21±0.65 1.53±0.24治疗后 3.69±0.74#* 1.22±0.33#* 1.12±0.19#*

2.4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APN的水平及血清HCY水平的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APN的水平更高,其血清HCY的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APN的水平更高,其血清HCY的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APN的水平及血清HCY水平的对比()

表3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APN的水平及血清HCY水平的对比()

注:#与治疗前同组患者相比,P<0.05。*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血清APN的水平(mg/L)对照组(n=60) 治疗前 18.94±3.51 5.41±1.17治疗后 15.42±2.86# 6.89±1.5#观察组(n=60) 治疗前 18.71±3.59 5.48±1.19治疗后 12.59±2.31#* 8.52±1.63#*组别 时间 血清HCY的水平(μmol/L)

3 讨论

二甲双胍是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物。该药可降低患者体内肝糖的输出,抑制其肠壁细胞摄取糖类物质,提高其机体对外周血液中糖类物质的摄取量,进而控制其血糖的水平[4]。维格列汀是一种新型的口服降糖药物。该药可与患者体内的二肽基肽酶-4结合形成二肽基肽酶-4复合物。该复合物可抑制患者体内二肽基肽酶-4的活性,提高其体内胰岛素的水平,降低其体内胰高血糖素的水平,从而有效地控制其体内血糖的水平[5]。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其各项血糖和血脂指标的水平。

猜你喜欢
餐后维格列汀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自由散步乐成一派
DPP-4抑制剂通过Nrf2/HO-1/P21信号通路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浅谈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寻找戴明王子
给他人一个解释的机会
DPP-4抑制剂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方案及疗效分析
达格列汀在被美国拒绝申请后获欧盟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