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治教育研究

2020-05-14 01:57闰小平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闰小平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非常重要,是提升初中生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初中生人格的完善。本文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治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学生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拥有健全的人格,一定的法治素养。然而,目前,初中学生的法律意识非常单薄,认为法律和自己毫无关系,不知道什么是犯法行为,也不懂得运用法律知识来约束和保护自己。因此,社会上出现了很多青少年犯罪现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正是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教师要充分了解初中生身心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初中生的法治素养。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治教育現状

(一)教师对法治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

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以及教师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副科,根本就不重要。因此,很多学校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时安排很少,有时只是让其他主科的教师兼任一下,上课也是草草了事,完全走形式主义,对这门课程缺乏应有的重视,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本应趣味十足,比一些文化课更能让学生感兴趣。然而,很多教师上课时只是照本宣科,给学生列出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于是,一门本来可以趣味十足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也不愿意认真学习。

(三)初中生对法律常识缺乏了解

法治教育中最为基础的就是法律常识。然而,很多初中生对基本的法律常识一无所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哪些行为是合法行为,哪些行为是犯法行为,不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条款。那么,初中生对法律常识都不了解,更谈不上守法,或者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以至于由于无知做出触犯法律的行为,有些学生还觉得自己很冤枉。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治教育策略

(一)结合社会热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现在是信息时代,即便是学校里面的学生,对社会热点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其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和生活密切相关,社会热点更可以成为课堂上有用的教材。一来可以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学习兴趣,二来,教师可以将社会热点同书本内容有效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法律知识,并将法律知识用于生活之中。为此,教师要搜集一些有关法治方面的热点知识,并同课堂具体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或者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时事热点,并让学生对此展开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在课堂气氛活跃的时候转入课堂正题,学生便会全身心投入,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例如,现在社会上的孙玉刚一案,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对这个案例展开讨论,并进行思考,从法律方面来分析这个案例。总之,时事热点是教师进行法治教育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教师平时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敏感度,多留心,多收集,利用社会热点激活课堂,帮助学生学活法律。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案例教学

法律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作为法治教育的案例。为此,教师在课前要在网络上搜集各种资源,针对课堂内容展开案例教学。而且,教师还可以将《今日说法》栏目中的某些内容和课堂结合起来。教师选好资料后,便可以制作成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些案例,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堂上的法律知识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如此一来,学生的法律知识便得到深化,其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也得到加强。例如,教师在进行《法不可违》这节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在课堂上播放视频,在视频中,有一个名为小秦的人,喜欢欺负邻居小孩、吸毒、抢钱以及酒驾,最后,小秦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为自己的行为接受应有的惩罚。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之后,便可以让学生讨论视频中小秦的哪些做法是违法的,需要受到什么样的法律制裁呢?如此一来,学生便对“法不可违”有了深刻的认识。又如,教师在进行《网络改变世界》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两幅图,一张是学生在网络上学习,另一张是某个人在淘宝上购物,通过这两幅图,学生便能明白网络是如何改变周围的世界的。而且,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明显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从而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

(三)开展各种活动,普及法治相关知识

在我国,年龄在II周岁到25周岁之间的犯罪行为都属于青少年犯罪。并且,我国现在的法律规定只要年满14周岁的人,如果触犯法律就必须接受法律制裁。一股而言,初中生都在14~17周岁这个年龄段内。大部分初中生的法律意识非常薄弱,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以及明确的是非辨别能力,根本就不知道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因此,学生很可能在缺乏法律知识引导的情形下不知不觉做出违反法律的行为。

为此,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向学生普及基本的法律常识,以免学生成为法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要定期开展法治教育专题活动,向学生普及基础的法律常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法律常识的热情,教师还可以举行法律知识竞赛,比如,教师设计法律知识竞赛试卷,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答题,看看哪个小组的法律知识掌握得最好。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举办法律知识问答活动等。通过这些趣味性的活动,教师便能逐渐向学生普及法治相关知识,让学生知法懂法,进而守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一定要重视法治教育,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从而让学生知法懂法,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而且也懂得利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桂芳.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6).

[2]徐立颖.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思想品德课之备学生[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5(4).

[3]陈勇,武曼曼,穆斐.论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2).

(责编 张欣)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