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医药界代表向三中全会请愿留影”旧照浅析

2020-05-19 06:54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200020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题字医学院上海市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200020)

2018年10月14日,在上海阳明拍卖有限公司“阳明2018年秋季拍卖会”的“故纸繁华·中国之老股票与债券”专场上,有人以2300元人民币成交了一张老照片。2019年1月,我们在“7788收藏”网上交易平台购得此照(图1)。因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于近代上海中医药发展史具有特殊意义,故浅析如下:

图1 上海市中医药界代表向三中全会请愿留影

该照片为原版黑白照,长13cm、宽9cm,画面清晰、保存较好,无明显污损或折印,背面四周有一圈粘痕。上方题字:“上海市中医药界代表向三中全会请愿留影 三十六年三月廿二日摄”。

民国时期的中医药请愿活动,较为著名的有1912年北洋政府“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和1929年南京政府“废止中医案”。但实际上,整个民国中医药史,就是三十八年的中医药抗争史和奋斗史。民国政府对中医的压迫在抗战胜利后显得尤为严重,请愿已成常态。

1946年7月,南京政府教育部派员到上海“视察”了中国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和新中国医学院三校。8月10日,上海市教育局突接部令,以“设备简陋、办理欠善、未经呈准、擅自设立”为由,公然勒令取缔上海中医学院和新中国医学院。8月22日,上海中医学院院长丁济万、新中国医学院院长朱小南等在《新闻报》上发表“护校联合宣言”,坚决反对政府的无理取缔。同时,两校推举代表赴南京教育部抗议请愿,但终无结果。1946年9月,教育部一并取缔中国医学院。上海中医三校被勒令停办的消息传出后,震动全国。11月,由全国中医师公会联合会组织了全国中医药请愿团,向南京政府行政院请愿,要求实行1935年颁布的“中西医平等案”,承认私立中医学校的合法性等。然而国民党政府仍以“中医学校不合立案标准”为由,对请愿不予理睬[1]。

1947年3月,南京政府教育部再次训令上海市教育局,要求三校“着即停办”。上海中医药界群情激奋,三校联合沪上医药团体再次晋京请愿。照片中的“三中全会”,为“六届三中全会”的略写——即1947年3月15日至24日,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2]。沈仲理先生在1947年4月15日出版的《现代医药杂志》第一卷第十九、二十期合刊上,发表了题为“上海市中医药界代表晋京请愿归来——定期商讨设立学校问题”的文章,详细描述了此次请愿活动。全文如下:

“上海中医学校自去夏教部勒令停办,经力争后,教部乃派员来沪指导,中医学校负责人遵照办理。忽见三月十一日报载教部又令沪教局勒令中医学校停办,殊出意外。沪地医药界阅悉后,群情骚然,乃决定由三医校联合各医药团体委派医校代表丁济万、朱小南、朱鹤皋、王一济、沈仲理,参药业代表岑志良、陈楚湘,中医师公会丁仲英(丁济民代),上海中央国医分馆代表钱今阳(国医学会代表程国树因事未往),当于三月廿二日联袂晋京向三中全会请愿。请求三点:(一)请求政府创办中医学校,(二)原有私立中医学校暂维原状,(三)上海中医药界决定筹集十亿元遵照教部颁布规程设立中医学校。当由三中全会副秘书长狄膺先生接见,表示政府对于中西医无歧视,希望照教部规定办理,并当维护设立,情词恳挚。后再谒行政院薛铃雪秘书、教育部马肖伯科长,中央委员陈果夫、陈立夫(由沈阶升秘书长、罗童松专员分别接见)。更有陈楚湘具函呈递主席,请求免予停办。承俞济时先生及机要室股长何肇兴转达。荷中央国医馆馆长焦易堂指导一切。此行结果,部院各长官无不表示同情,并面允于最短期间设法解决。代表等认为满意,已于昨日返沪,并将定期商讨筹款设立医校问题。”

由此可见,此张老照片就是1947年3月22日上海市中医药界代表向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请愿的留影。请愿后一年余,即1948年夏,上海中医三校的最后一批学生从上海市中医进修班毕业,中国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和新中国医学院的历史使命悲壮谢幕[3]。因此,这一次请愿,也是上海中医药界最后一次集体向民国政府做出的顽强抗争。

此照历经七十余年的风雨留存下来,图像依然清晰完整,实属不易。既然已知实际出行的请愿代表为丁济万、朱小南、朱鹤皋、王一济、沈仲理、岑志良、陈楚湘、丁济民、钱今阳,那么在照片上,如何一一对应?

复旦人类学之友社团官方微博——“复旦-人类学之友的博客”,于2013年11月28日发表了题为“中医全球化:医学人类学与科学技术研究的交汇——第三届‘复旦人类学日’詹梅演讲小记”的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93f6530101 flad.html),作者是复旦大学2012级人类学硕士研究生张小星。文中有一张配图,揭示了老照片人物的身份(图2)。

图2 焦易堂题字照

这张图片所展示的,是民国时期比较流行的题字赠与照。一般由照片所有者在照片边栏空白处题写语句,表明照片的出处、意义等,再标注赠与何人、赠与时间和地点等。

照片边栏上题字:“忻逢三中全会,沪市中医药界代表莅京请愿。籍聚谈良机谋医药改进。邀宴寓庐,留影纪念,并缀数语以志弗谖 小南同志 焦易堂 民卅六.三.廿二.”照片下方从左至右列出了照片上所有人的姓名:“钱今阳、丁济万、沈仲理、焦太太、丁济民、焦易堂、王一济、陈楚湘、朱鹤皋、朱小南、岑志良”。其中除了上海请愿团代表外,前排居中者即为时任中央国医馆馆长焦易堂,其右手侧则为焦太太江定女士。

从照片题字内容看,这张照片反映的,其实就是沈仲理先生文章中提到的“中央国医馆馆长焦易堂指导一切”。1947年3月22日,焦易堂馆长在家中设宴款待上海中医药界向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请愿代表团,众人畅谈中医发展良机与改进事宜。期间宾主留影纪念,焦易堂馆长为照片题字,并赠予朱小南先生。

那么我们收藏的这张照片与复旦人类学之友社团官方微博发文中的图片之间,是否有联系呢?2019年夏季,我们和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教授詹梅在上海市中医文献馆有过一次会晤,专门请教她关于上述文中配图的来历。詹梅教授表示时间久远,难以回忆此图是来自于哪一份文献。此外,我们还在2019年2月将照片呈送朱小南的女儿——国医大师朱南孙审阅。朱先生对此照片有印象,并辨认出其中大部分人。当时朱小南为新中国医学院院长,又年长丁济万两岁,作为请愿团的领袖人物,代表请愿团接受焦易堂赠送的照片留念,也是合情合理。此外,我们收藏的照片背面四周有一圈胶水粘痕,应是从某处揭下,胶痕与焦易堂赠照的边框位置相吻合,因此,也不排除此照就为当时的赠照原件。

重要历史事件的照片,具有极高的文献考据价值,甚至可以起到断代、定性的作用。民国中医史上重要人物的照片,一般多见于各校毕业纪念册影印,而照片原件因保存困难,传世的完整品较为少见。如请愿团中参药业代表陈楚湘,按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出版的《上海百业人才小史》记述:“时年七十四岁,宁波人,胡庆余堂雪记药号经理。”但之前的史料中未能查见其照片,此照也是目前唯一传世的陈楚湘影像,更显弥足珍贵。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中医药传统影像照片的抢救性发掘与系统性整理,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充实中医药文献的研究领域。

(本照片经过国医大师朱南孙先生、上海中医药大学张如青教授和郭天玲教授、上海市中医文献馆杨杏林主任等前辈辨认,在此一并致谢!)

猜你喜欢
题字医学院上海市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简介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1年招生简章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全科医学院简介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漫画长廊
庆祝本刊创刊二十周年纪念题字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