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法与电导率法测定HAc中电离常数的对比分析探究

2020-05-19 09:15芮晓庆
云南化工 2020年4期
关键词:电离法测定醋酸

芮晓庆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曲靖 655400)

实验室常用电导率法测定弱电解质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电导率法是通过测定其在一定温度下的电导率,通过计算式计算出HAc电离常数;pH法是用酸度计(pH计)测出一定浓度HAc溶液的pH值,换算成氢离子浓度,进一步可求得HAc的电离常数。为什么选用电导率法而不是其他方法来测量,为了弄清这个原因,采用pH法与电导法进行对比实验比较分析测试,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来阐述这个问题。由于HAc电离常数受温度的影响比较显著,通过测试的HAc电离常数的数值的变化,来对比和判断pH法与电导率法准确度、精确度、系统误差进行验证。

1 研究方法

1.1 pH法

醋酸HAc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HAc⇆H3O++Ac-,其中HAc为一元弱酸,质子平衡(PBE) 为:[H+]=[Ac-]+[OH-]=根据测出HAc的pH即 [H+],利用以上算式可算出Ka。

1.2 电导率法 [1]

以HAc浓度c为的起始浓度,为HAc的电离度,电离平衡常数其中c°为HAc的标准浓度1mol/L。在一定温度下Ka为一常数,只要知道一定浓度下的电离度α,就可求得Ka值。电导是电阻的倒数,测量电导就是测量电阻。 若两电极间的距离为l,电极面积为A,则电导G=kA/l,式中k为电导率或称比电导。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浓度有关。因此常用摩尔电导率Λm来衡量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Λm与k之间的关系如下式:Λm=k×10-3/c,式中Λm的单位为 S·m2/mol,k的单位为 S/m,c的单位为mol/L。弱电解质的电离度等于其浓度为c时溶液的摩尔电摩尔电导率。因此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a=对于醋酸溶液 25℃时,Λm∞=390.71×10-4S·m2/mol。 如要计算其它温度 t时的Λm∞值,可以采用如下公式:Λm∞(HAc)=λm∞(H+) +λm∞(Ac-),在任意温度下的 λm,t∞(H+)=λm,25[1+0.014× (t-25℃)];λm,t∞(Ac-)= λm,25[1+0.02× (t-25℃)],所以 20℃下,λm,20(H+)=325.3×10-4S·m2/mol;λm,20(Ac-)=36.8×10-4S·m2/mol,Λm∞(HAc)=362.1×10-4S·m2/mol。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仪器:分析天平,托盘天平,DDS-IIA型电导率仪,PHS-3C型酸度计,恒温水浴锅,碱式滴定管,容量瓶,锥形瓶,10mL移液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

试剂:2mol/L的醋酸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酚酞指示剂,氢氧化钠,酸性和中性缓冲溶液。

3 结果与分析

3.1 数据分析

影响测量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试剂的配制见表1。称取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时读数要准确,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要考虑到氢氧化钠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热稳定性、挥发性、水解性等因素的影响,除了都要溶解完全外,氢氧化钠固体由于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所以采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保存时在入口处安装干燥管,装入氯化钙,避免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直接作用[2]。

表1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溶液稀释见表2。由于醋酸溶液长时间放置会导致一部分醋酸挥发,因此瓶上标有浓度为2mol/L的醋酸实际测量只有1.6948mol/L,但浓度还是较大,直接进行滴定时终点不易控制,导致较大的误差,因此要稀释原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注意移液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溶液要混合均匀。首先要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这是准确滴定的前提条件,然后滴定管要用标准液进行润洗,管尖不能留有气泡,控制好终点及准确读数,滴定体积相差不超过0.10~0.20mL,即可记录数据。

pH酸度计法测定HAc的电离常数见表3。在测量之前,先要将电极在蒸馏水中浸泡24个小时以上,然后配制中性 (pH=6.865)和酸性(pH=4.008)的标准缓冲溶液,用两点校正法校正。pH测定的准确性取决于标准缓冲液的准确性,因此缓冲溶液一定要配制准确,否则会影响到测定结果。校正时在标准缓冲溶液中所测定的pH相差0.1pH以内即可。

表2 HAc浓度的标定

表3 pH法测定HAc的电离常数(20℃)

电导率法测定HAc的电离常数见表4。测量前要充分浸泡电极和电导池,校正仪器,接通电源后要预热10min,调节恒温槽到20℃,要使待测液的液面超过电极1cm,测量时也按从稀到浓的顺序。电极的引线不能潮湿,盛被测溶液的容器必须清洁,无离子玷污,这些都会引起测量结果的误差。

表4 电导率法测定HAc的电离常数(20℃)

3.2 讨论

实验结果,即测得的20℃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76×10-5和电导率法电离常数1.78×10-5,都与20℃时的理论值1.753×10-5相比略为偏大。醋酸HAc是种易挥发的酸,由于pH和电导率的测量并不是同时进行,就有可能导致这两个过程中的醋酸浓度不相同,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以上4个方面所产生误差的原因都可以做到尽量避免,而试验中温度控制的条件相当苛刻,要求待测液和空气温度都要求保持在20℃进行测定,结果才会更加接近文献值,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外界实际温度不可能控制在20℃,所以温度的影响难以避免。电离常数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此次实验采用恒温水域锅对待测的HAc溶液进行加温到20℃,并不能在水浴锅中直接测定,因此拿出来测定会导致温度发生变化,可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测定结果。

4 结语

采用pH法和电导率法的对照实验,实验中存在系统误差和随即误差的影响,从两种方法测量结果中得出结论,同一条件下相同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接近,其中pH法测的数据相对偏差较大,即精密度较差,随机影响误差较大,正负误差相互抵消,使测量平均值接近理论值,这种偶然的结果并不可靠,且实验准备工作时间较长,但是计算简单;电导率法测的数据相对偏差较小,精密度较高,结果可靠性高,测量工作时间较短,但计算较为繁琐。由于pH法的结果偶然且不可靠,电导率法的结果可靠的原因所在。

猜你喜欢
电离法测定醋酸
醋酸棉酚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侵袭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水的电离平衡问题解析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HPLC法测定桂皮中的cinnamtannin D-1和cinnamtannin B-1
UPLC法测定萹蓄中3种成分
如何复习“水的电离”
小麦B淀粉醋酸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HPLC法测定炎热清片中4种成分
浅谈溶液中水的电离度
醋酸甲羟孕酮治疗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