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世界最早的古观象台

2020-05-19 15:13秋慈
科学之友 2020年5期
关键词:历法天文节气

秋慈

二十四节气从何而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农历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文气象历法。“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这首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歌》在国际气象界广为人知,二十四节气也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6年,由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那么你知道历经几千年历史并沿用至今的二十四节气究竟从何而来吗?陶寺观象台就是二十四节气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2002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镇的陶寺遗址进行钻探工作。以前钻探不知道地下是什么东西也能猜出个大概,可这次,古墓、城堡、城墙都被考古队排除了,还是猜不出究竟是什么。挖开土层看见的,一会是夯土层,一会是乱土,没有任何头绪。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天公作美,下了一夜的小雨,陶寺遗址的土质、土色清晰可辨,这可让考古队员们兴奋起来。大家迅速动手,刮掉多余的乱土,竟然露出了13根夯土柱,这些不规整的柱子呈半圆形排列,柱子和柱子之间留出了12道间距不等的缝隙。

这是什么东西?做什么用的?经过好多天的讨论,考古队还是找不到任何方向。“塔儿山、太阳、缝隙,是不是古代用来观测天象的?”这时,一位天文考古学家的话一语惊醒所有人。

如果是用来观测天象的,应该是从什么方向观测?又是怎样观测的呢?考古队开始了探寻之旅。

“当时每天到达遗址的第一件事就是搭架子,用13根架子模拟13根夯土柱,每个架子根据塔儿山太阳的出点定为4.5米高,重复观察日出日落。”据当时的考古队员回忆。

自2003年12月22日至2005年12月22日,考古队员们进行了两年的实地模拟观测,共观测了77次,从大寒、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又到冬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复拿着照相机、摄像机找规律、做记录,初步了解了陶寺文化冬至到夏至再到冬至一个回归年的历法规律。最后,终于确定夯土柱确实是观测天象用的。

感受最早的中国“时间”

得出了陶寺观象台的结果,忙碌了两年的考古队员很是欣喜,但是为什么太阳光透过缝隙的时间?总比现在的春分、秋分等节气提前或者推后1~2天?原来是因为4 000多年来,太阳与地球的黄赤交角是有变化的,当时一个太阳的回归年是20个节气,与现在的24节气不一样,成熟的节气到汉代以后才出现,算起來正好有一两天的误差。

4 000多年前襄汾陶寺人制定的历法,是当时世界已知最缜密的太阳历法,代表着当时天文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今天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直接源头。几千年前生活在这里的部落首领通过掌控天文官的观象活动颁布历法,控制整个社会的农业经济命脉。

陶寺观象台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而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所以观象台的出现也能够告诉我们当时山西南部农业的发达程度,也证实了《尚书·尧典》中观天授时的记载,表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是有事实依据的,将我国观天授时的考古证据上推到4 100年前。

据《尚书·尧典》记载,尧帝时代的天文学十分发达,而天文历法被认为是政权的某种象征。在举行禅让典礼时,尧帝要把天文仪器亲自授给舜帝。

陶寺观象台反映了中国史前天文学在当时世界的领先水平,同时还说明陶寺历法成为王权的一部分,天文观象台是一个国家都城必备的建筑要件。陶寺观象台进一步奠定了陶寺遗址作为“帝尧古都”、作为“中国”的地位,这个考古成果也被中国国家文物部门定为国家级重大考古发现,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天文学史的探索起到了突破性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历法天文节气
天文篇
发明新历法
浅谈师兑簋
天文冒险
天文与地理
历史上最长的一年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