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方言山摄的读音层次与演变*

2020-05-20 01:52徐宇航
语言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韵母潮州读音

徐宇航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澳门 氹仔

提要 潮州方言山摄层次分布复杂,历时演变显著。文章通过层次分析法,比较19世纪罗马字语料和今天方言现象发现,山摄层次演变的趋势为异读类型与辖字减少,且因层次竞争与语音演变并行,山摄晚近文读层严重磨损。这种层次演变与文读层传播途径中断相关,在与潮州方言在语用环境和方言定位相似的东南沿海诸方言中,具有类型学意义。

1 引言

潮州方言(1)潮州方言属闽南方言,外延上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因19世纪语料记录多以潮州府城方言,即狭义潮州方言为基础音系(参见徐宇航 2013),故本文以狭义潮州方言为考察对象。异读丰富,层次复杂,利用层次分析法,从历时角度考察异读层次及演变,可更深入挖掘异读事实,探究演变规则。19世纪来华传教士在潮汕地区留下许多记录当地方言的罗马字语料,其中《官话/厦门话字典汕头音索引》(1886年)和《潮正两音字集》(1909年)(2)《官话/厦门话字典汕头音索引》英文书名为A Swatow Index of the Syllabic Dictionary of Chinese by S. Wells Williams, of Amoy by Carstairs Douglas,作者John Campbell Gibson(1849-1919),下称《索引》;《潮正两音字集》英文书名为The Swatow Syllabary with Mandarin Pronunciations,作者John Steele(1849-1919),下称《字集》。两本字书记录了诸多方言“正音”,是考察19世纪潮州方言层次的有效材料。因潮州方言以韵母的层次分布最为复杂,各类韵母中又以四等齐全、开合皆备的山摄异层次最为丰富。因此,本文以记录大量字音异读的《索引》和《字集》两本19世纪罗马字语料为考察起点,以今天共时的方言材料为考察终点,描写山摄读音层次及其演变,借山摄层次及其演变特征,观潮州方言韵母的整体层次格局。

2 山摄各韵读音层次分布

中古山摄四等齐全、开合皆备,早可系联上古音类关系,晚有近代通语叠加,是考察层次叠加与历时音变并行条件下音类分合的有利材料,下面以等第为单位,描写潮州方言山摄各韵在19世纪(左栏)与今天(右栏)的层次分布,具体阐述各音类层次的分布及特点。

表1 寒、曷韵音类层次分布

韵部19世纪今天寒an/ãã岸ãã岸anã丹单旦摊滩炭檀坛弹惮aã丹旦檀弹烂干寒汗安掸看拦烂散伞肝干赶看寒旱a惮拦汗安鞍案掸ã单摊滩炭坛散伞肝赶旱鞍案曷at(ak)uaʔ割(渴)uaʔ割渴

表2 山、黠、删韵音类层次分布

韵部19世纪今天山anã产汕aã产汕anõ拣õ拣ienõ办闲苋õ办闲苋ienan艰柬限a艰柬限ienanõ间简眼aõ间a简眼黠atoiʔ八akoiʔ八删ienan栈雁a栈雁ienuananã颜uea(ã)颜anõ板扳斑aõ板扳斑

表3 仙、薛、元、月韵音类层次分布

韵部19世纪今天仙ienan便谚a谚ie便ien鞭变绵面(面条)箭钱鲜缠扇棉ie变鲜缠棉ie鞭绵面(面条)箭钱扇ienin便免面(上面)联iei便联免i面(上面)ienã燃件ieã燃ã件ienã贱线ã贱线ienˌ连ieɯ连薛ietuaʔ热iekuaʔ热ietat别iekak别ietiʔ鳖裂薛舌iʔ鳖裂薛舌元ienã健ieã健ienan言a言月ietiaʔ揭iaʔ揭akiaʔ歇〔6〕iaʔ歇〔6〕“歇”字在Gibson(1886)和Steele(1924)中皆标有hak读音,可见由韵尾-t演变为-k的音变已经发生。这种ak韵母是潮州方言在文读音at的基础上创新所形成。

山摄开口三等的文读层主要读ien/iet,各韵一致,白读层则有鼻化元音/喉塞元音,亦有带鼻音/塞音韵尾的音类,体现了上古“元部”在潮州方言的分合演变。

表4 先、屑韵音类层次分布

韵部19世纪今天先ien边天年见砚弦燕ie边天见弦燕年砚ienõ殿佃莲千前先肩茧研筅ieõ殿莲研õ佃千前先肩茧筅ienin遍匾颠先现烟咽iei遍颠ie匾咽i先现烟ienan牵宴a牵宴屑ietiʔ铁iʔ铁 ietuaʔ撇iekuaʔ撇ietat结ikak结ietatoiʔ节akoiʔ节iakut屑iakuk屑

开口四等字阳声韵以读ien为多,入声韵读音各异,异读字数少而异读类型多,展现上古“真”“元”“文”部的分合演变。

表5 桓、末韵音类层次分布

韵部19世纪今天桓uan ã半绊盘伴潘瞒满 ueã绊盘宽欢官宽欢换碗墁ue墁盘棺盘鳗ã半潘伴瞒满官换碗棺鳗uanun潘un潘uanˌ断段缎卵钻酸算蒜ueɯ断算蒜ɯ段缎卵钻酸蒜uano短o短anã搬般ã搬般末uatuaʔ拨泼末阔活uaʔ拨泼末阔活uatoʔ夺撮oʔ夺撮uatut脱uk脱

表6 山、删、辖韵音类层次分布

韵部19世纪今天山ienuan顽ue顽删uanã闩ã闩 uan关ue关uan惯ue惯uanõ还ueã还辖uatueʔ刷刮uakuaʔ刮ueʔ刷

表7 仙、薛、元、月韵音类层次分布

韵部19世纪今天仙uan ˌ转传砖穿软卷ueɯ转传穿ɯ砖软卷uan圆院圆院uanã泉ã泉uanun船u船ienuan权缘ue权缘ienuanun拳员u拳ue员薛uatoʔ绝oʔ绝ietoʔ雪oʔ雪元ienuan券元原源愿阮冤ue券元原源愿阮宛怨猿鸳冤宛怨猿鸳ienan挽a挽uanã番贩ueã贩ue番uanˌ饭ueu饭ienˌ远园ieˌ远ˌ园月ietueʔ月ueʔ月uatueʔ袜ueʔ袜ietuat曰uek曰

合口三等字文读层以uan为主,异读类型众多。uan/uat同时也与更晚近的ien/iet形成对立,展现un、uan、ien三层异读。

表8 先、屑韵音类层次分布

韵部19世纪今天先ien悬县ie悬县ienin眩i眩ienuan渊ie渊屑ietueʔ血ueʔ血ietiʔ缺iʔ缺

山摄合口四等辖字以见、晓系字为主,阳声韵主要读ien,入声韵主要读uek。在层次分布中,uan符合中古合口韵特征,ien/iet则属更晚近层次。

3 山摄各韵层次演变及成因

山摄读音既有层次竞争形成的差异,也有语音演变形成的差异,层次竞争与语音演变并行,读音分布今非昔比。总体上说,潮州方言一百多年来山摄层次演变的趋势为层次类型、辖字双重减少。具体来说,山摄各韵层次演变的主要特点有二:第一,因潮州方言韵母主元音及韵尾皆发生历时音变,基于-n>-/-t>-k及a>e/u_n;a>e/u_t规则(林伦伦 2005;徐宇航 2016),19世纪所有的-n/-t韵尾改读-/-k,且uan/uat韵母全部改读ue/uek。(6)从音值上讲,现代潮州方言的-/-k仍然“偏央”,即舌位介于-n/-t与-/-k之间,特此说明。第二,今天潮州方言山摄字明显比19世纪少了一个层次,这个层次集中表现在二、三等字,(7)开口三等字在19世纪没有新的ien/iet层次,是因为中古三等字本就读ien/iet,基于“异层同读”因素,潮州方言文读音无须再度模仿晚近通语,创造新的层次。消失的音类为ien/iet。

熟知福建闽南方言与粤东闽南方言的学者常感慨二者在层次分布表现上的差异。事实上,今天潮州方言与福建闽南方言的层次差异,主要就是一百多年来潮州方言晚近文读层在层次竞争中不断消亡的结果,这种变化在山摄字的层次演变中展现得极为充分。文读层的消亡,主要因其传播途径中断。“音类中各字文白读音在竞争过程中的情况不一,是语用造成的结果”(王福堂 2009)。白读层读音主要涉及与民众日常相关的基本词汇、常用词汇。在今天的潮州地区,民众日常交际、家庭生活,使用的口语仍为潮州方言,口语白读层的传播环境尚未改变,因而诸多白读音能完整保存。而文读音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私塾学堂和地方戏曲。前者已不见于今天潮州地区,新式学校教学语言多为普通话,不用方言“正音”。后者从者甚少,年轻一代并不热衷。这样,最能保存文读音的场所与当地民众的生活渐行渐远。如上述晚于《切韵》时代进入潮州方言的晚近文读层山摄二、三等的ien/iet,形成根基不牢,流通范围有限。传播场所的断层,让方言文读音只能依靠记忆和推导存在。当读音仅靠具有个体差异的记忆和推导而存在,其稳定性自然无法保证。

这种传播途径变更导致的音韵层次变迁,不仅是潮州方言的个性,在与潮州方言在语用环境和方言定位相似的东南沿海诸方言中,具有普遍意义。如“百年来宁波音系的演变中从文白相持到文败白胜的竞争过程”(徐通锵 2008:395),其模式和趋势,就与潮州方言如出一辙。同时,以“传播途径”是否中断作为考虑文白异读竞争性演变的关键因素,同样可以解释“文盛白衰”的北方方言文白异读现象。如闻喜、祁县等北方方言(徐通锵 2008:383-395),其文读音与今天的通语相似度非常高。这种与通语高度相似的音韵层次在广泛“推普”、强势媒体和以北京为政治中心的今天,传播途径不仅不会中断,且会不断增强,并排挤白读音使用范围。故这类方言在今天表现出明显的“文盛白衰”趋势。

4 结语

文白异读及其形成的层次差异是潮州方言,乃至闽南方言的重要特点。利用记录具体音值的历史语料,可将层次考察由共时角度拓展至历时角度,便于考察层次竞争与演变的趋势。中古山摄音类丰富,音类间的关系时有争议,对音类层次排列、文白关系、系统原则的讨论,本身就是对层次分析法的实践。通过剖析层次分布及演变,本文得出潮州方言一百多年来山摄层次演变的总趋势为层次类型减少、异读辖字趋稀。因百年间层次竞争与语音演变并行,潮州方言晚近文读层ien/iet严重磨损。19世纪不同层次中-n/-t皆改读-/-k,uan/uat皆改读ue/uek亦是潮州方言层次演变的重要特征。晚近文读层消失与其传播途径中断相关。这种演变在语用环境和方言定位相似的东南沿海诸方言中,具有类型学意义。

猜你喜欢
韵母潮州读音
声母韵母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那”与“哪”的读音
字词篇
从《泊船瓜洲》中“间”字的读音说开去
单韵母扛声调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潮州优质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我是小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