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语感

2020-05-22 12:49叶圣陶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 2020年5期
关键词:情味查字典情操

叶圣陶

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箱倒箧地说的,说出来懂得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荒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关重要的一部分。

这里不说“言外”而说“言内”。这就是语言文字本身所有的意义和情味。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

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字一句都不肯随便,无非要找到一些语言文字,意义和情味同他的旨趣恰相贴合,使他的作品真能表达他的旨趣。我们固然不能说所有的作品都能做到这样,可是我们可以说,凡是出色的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合的符号。

要了解语言文字,通常的办法是翻查字典词典。这是不错的。人该把字典词典作为终身的伴侣,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的疑难。字典词典即便还不完善,利用总比不利用好。

不过字典词典的解释,无非取比照的或是说明的办法,究竟和原字原词不会十分贴合。例如“踌躇”,解作“犹豫”,就是比照的办法;“情操”,解作“最复杂的感情,其发作由于精神的作用,就是爱美和尊重真理的感情”,就是说明的办法。完全不了解什么叫作“踌躇”、什么叫作“情操”的人看了这样的解释,自然能有所了解。但是在文章中间,该用“踌躇”的地方不能换上“犹豫”,该用“情操”的地方也不能拿说明的解释语去替代,可见从意义上、情味上说,原字原词和字典词典的解释必然多少有点距离。

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换句话说,对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作“语感”。

夏丐尊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讲到语感,有下面的一节(编者有校改)说:

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单解作红色,“夜”不单解作“昼”的反义吧。“田园”不单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单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夏先生这篇文章提及的那些例子,如果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譬如作者在作品中描写一个人从事劳动,未了说那个人“感到了健康的疲倦”,这是很生动很实感的说法。但是语感欠敏锐的人就不觉得这个说法有味,他想:“疲倦就疲倦了,为什么加上‘健康的这个形容词呢?难道疲倦还有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分别吗?”另外一个读者却不然了,他自己有过劳动的经验,觉得劳动后的疲倦确然和一味懒散所感到的疲倦不同:一是发奋的、兴奋的,一是萎缩的、萎靡的,前者虽然疲倦但有快感,后者却使四肢百骸都像消融了那样的不舒服。现在看见作者写着“健康的疲倦”不由得拍手称赏,以为“健康的”这个形容词真有分寸,真不可少,这当儿的疲倦必须称为“健康的疲倦”,才传达出那个人的实感,才引得起读者经历过的同样的实感。

这另外一个读者自然是语感敏锐的人了。他的语感为什么会敏锐?就在乎他有深切的生活体验,他知道同样叫作疲倦的有性质上的差别,他知道劳动后的疲倦怎樣适合于“健康的”这个形容词。

看了上面的例子,可见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选自《名家巨匠谈写作》,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年版,有删改)

猜你喜欢
情味查字典情操
“情味”的岁月凝视与诗意的审美追求
做早餐啦!
浣溪沙·六安行吟
用“四步12法”设计《项脊轩志》情味更足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说句好话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