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谈心艺术

2020-05-26 02:10罗惠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43期
关键词:谈心幼儿园艺术

罗惠文

【摘要】老师和小朋友沟通谈心,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语气,也要注意小朋友的情绪变化,及时缓解和引导小朋友的想法,并且,谈心的思路一定要明确,更重要的是老师能放低身份,与小朋友共享一个平台,树立师幼平等对话的观念,精心“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常“蹲下来”跟小朋友们悄悄说话,进行互通感情,全心全意地做到让师爱去滋润小朋友的心灵,使小朋友感受到师爱的温暖,使幼儿在活动中都能够获得体验和切身感受,真正感受到和老师在一起的时候是愉快的、自由的、不论在心智方面,还是在人格、情感等方面,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别样的;谈心;艺术

“罗老师,明天还是您给我们上课吗?”我不加思索地回答: “是呀!”“耶……”,班上的小朋友竖起两只小指头,像小兔高兴的样子,连蹦带跳的。是他们崇拜于我对他们的严格要求,还是留恋于我对他们慈爱般的促膝谈心?这对于一个幼小的心灵来说,毫无疑问,选择的答案应该是后者。

从小朋友以上的举动给我一个启示:老师能放低身份,与小朋友共享一个平台,常“蹲下来”跟小朋友们悄悄说话,进行互通感情,这样的教育效能是很大的!

首先,它能缓和幼儿的心理,消除疑惧情感。因为在小朋友的认识里头,老师的话是具有一定权威的,这时,如果老师扮演出居高临下的角色,让小朋友仰视着老师的指导,这样更会增添小朋友的疑惧心理,而反馈出敬而远之的表现,然而,老师若能“蹲下来”跟小朋友悄悄说,是一种对小朋友没有压抑的教育,能够消除幼儿的焦虑和压抑感,建立安全感;是使幼儿进行体验和发现的教育,使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是善意的指导,或是友善的批评,从而排除疑惧的心理障碍,达到平衡心理的作用。

其次,它能体现老师真诚对待幼儿的一面。其实,我们强调要“蹲下来”看幼儿,跟他们说话,实际上就是指要尊重幼儿,真诚地对待幼儿的精神情感世界。因此,真诚地面对每位幼儿,是老师与幼儿实现对话的基础。所谓真诚,就是认真、诚恳、关切、不欺骗、不虚假,这里包括真诚地对待幼儿的提问、真诚地对待幼儿的“告状”、真诚地对待幼儿的表达等。因此,老师对待幼儿的问题、行为的态度和方式、对幼儿肯定的态度、关注的目光、鼓励的话语等等,都应体现出真诚的情感。而这些真诚的情感往往可以采用“蹲下来”的方式跟小朋友进行一番语重心长的谈话中得到解决。比如说,幼儿的心理活动是写在脸上、反映在身体动作上的,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高兴时会手舞足蹈,生气时会一言不发。这时,老师若能上前蹲下,慢慢“透析”幼儿心中的秘密,你会读懂他们之所以反映出不同的表情、姿态所反映出来的不同心理,因为老师已经真诚地做到了尊重幼儿的一面。

还有,它能拉近师幼间的距离,促进了解。理解是拉近人与人距离的无形之手,是打开幼儿心灵的一把钥匙。幼儿也需要老师的尊重和理解的,同时,作为“发展中的人”,也有权利得到成人的帮助,从而真正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对话、沟通和理解等。因此,老师在面对幼儿发起的互动行为时,应“蹲下来”和幼儿在同一平台上交流、对话、回应、反馈,仔细了解幼儿的心声,感受幼儿的感受,使幼儿心情舒畅、愉悦,让幼儿感受到他们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重視,他们和老师的关系就更近了,而老师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幼儿加以引导,也能使幼儿表达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想法,同时,也促进老师更加了解幼儿。

此外,“蹲下来”跟小朋友悄悄说话,还是一种有效的“话疗”。什么叫“话疗”?我的理解是:抓住幼儿的心理,有理有节、心平气和地跟小朋友讲道理,有时用平时生活中的经验启发小朋友,有时用“美好的将来”“诱使”小朋友接受现实,度过眼前的难关。然而,为什么要“有理有节,心平气和”呢?因为真诚、和蔼的态度能够稳定幼儿的情绪;言简意赅而不劳劳叨叨,能让小朋友很快明白你的意思,不会产生误会和厌烦情绪。因此,当发现幼儿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时,老师应“蹲下来”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情感语言进行交流,如:当幼儿取得成功时,则给予适时适当的肯定;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应给予耐心的引导;当幼儿撒娇时,送给他一个温情的拥抱等,这些都会让幼儿觉得老师很在意自己,从而化解了心中的“疙瘩”。

其实,师幼谈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老师首先要树立师幼平等对话的观念,精心“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使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够获得体验和切身感受。在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点,同时,也全心全意地做到了让自己的爱去滋润着小朋友的心灵,使小朋友感受到师爱的温暖,所以,他们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是愉快的、自由的、不论在心智方面,还是在人格、情感等各方面,小朋友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因此,小朋友有了文章开头一幕的表现也是不足为奇的。

猜你喜欢
谈心幼儿园艺术
纸的艺术
爱“上”幼儿园
谈心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