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足球家校结合的策略研究

2020-05-26 02:10刘小云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43期
关键词:家校结合校园足球策略

刘小云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校园足球家校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天河区渔沙坦小学足球梯队建设家校结合的经验措施,为校园足球家校结合社会化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关键词】校园足球;家校结合;策略

2010年4月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强调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的重要性。同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中长期发展方案》制定完成并发放到学校开展实施,依据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会议内容指示,力争创造各个省市校园足球特色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起动,在中国足球的发展历程中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证明国家将校园足球运动作为未来重中之重强力发展。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发布了《關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家庭教育纳入了“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议程,对教育而言,人才的培养较以前更加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拓展协同教育领域、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校大力开展体育活动,走特色发展之路,把开展校园足球运动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本文主要针对校园足球中的“家校合作”进行研究分析,首先解析“家校合作”对校园足球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解析怎样利用“家校合作”来促进校园足球发展。我国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中,一直以来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体育教育是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在进行体育教育过程中,如果充分发挥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功能,必将极大提高学校教育的效果。

广州市天河区渔沙坦小学是校园足球开展较好的学校之一,开展校园足球已近20年,是首批国家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配备足球专业的体育教师,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非常支持学校的体育工作。自2016年以来,在家长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开展全方位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小学校园足球家校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天河区渔沙坦小学足球梯队建设的经验措施,为校园足球家校结合社会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一、小学校园足球家校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小学校园足球家校结合的必要性

1.中小学足球师资匮乏,不能满足日常训练比赛需要

国家在大力发展足球战略方针,全力推进校园足球普及的同时,存在一个比较大的矛盾就是缺少专业的足球教师,目前很多学校都是以非足球专业的体育教师在进行足球教学和训练。以天河区渔沙坦小学为例,目前是全国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广东省、广州市校园足球推广学校,现有男子高中低和两支女子足球共5支梯队,三个专业足球教练(已是相对比较好的状况)。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因教练员不够配置经常出现两支队伍一起合练的情况,如果出现不同梯队同时比赛,更是难以分身,只能安排非专业老师和家长临时带队参赛,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2.足球专项资金投入不足,来源渠道单一

随着校园足球普及和竞技的全面开展,加上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目前国家对于校园足球经费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足球开展过程中的所需,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教练员的费用补贴,外出比赛的交通等等费用都存在比较大的支出,按照目前大力开展校园足球的发展方向,一般学校经费远远满足不了这方面的开支,需要引进更多的资源服务于校园足球的发展。

3.家庭体育的提升与专业理念的贫乏形成巨大反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在家庭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使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于是能够有剩余的资金享受更多更高层次的体育消费。于此同时,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逐年下降也使得社会和家庭产生警觉。随着家长自身面对社会压力而产生的健康问题,人们越来越愿意为家人的健康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从而促进了家庭体育的开展。但是由于家长缺乏专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以及在思想上产生“花钱能够买健康”的误区,导致家庭体育开展的盲目性和非专业性更加明显,甚至会造成适得其反的局面,这就需要家长和专业的体育教师在知识和技能上做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二)小学校园足球家校结合的可行性

1.良好的足球大环境是家长参与校园足球工作的基础

目前我校配备充足的足球学习和训练场所,拥有200米田径场和七人制足球场一个,五人制和三人笼式足球场各一个,足球训练的器材设施齐全,为学生日常的训练和比赛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学校是广州市足球传统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专项经费的支持为校园足球班级联赛的开展奠定基础。目前全面实现保证每班一节足球课,每周一节足球大课间,每学期一次班级联赛,足球氛围浓郁。

2.家长参与校园足球工作的欲望强烈

每个新学期的开始,学校都会专门安排对学校足球梯队的家长进行参与校园足球工作的专项调研,了解家长对参与学校足球工作的具体情况,表格如下:

通过调查,如2018学年第二学期,共有124个家长参与调查,其中愿意参加学校足球义工和愿意成为学校足球家委成员参与学校足球管理的人数都占了大多数,虽然家长们工作都比较繁忙,但是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够参与学校的各项足球活动,共同推进这项工作的发展。

二、小学校园足球家校结合的策略分析

(一)搭建平台,完善制度

一直以来,学校校园足球的开展好像都是学校自己的事情,和家长没有太多的关系,学校与家长是在两条平行线上行走。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并不满足于被动接受相关的信息,而是想更多的了解和参与这项工作,随着学校对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也希望有更多的家长能够参与到学校教育管理中来,形成一个双方互动的交流平台;所以搭建家校结合这个交流平台是校园足球全方位发展的基础,在这样的平台上家长和学校以及教练员之间才能互相了解,相互支持,共同解决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我校根据梯队建设情况:共组建有五个足球微信家委平台,各平台共同推选出会长一名,副会长二名,委员若干名。家委成员在校领导的组织下直接参与学校的球队后勤管理,对于较大的事项经请示校领导后落实执行,其他一般日常事情告知学校后即可自行组织开展工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为学校和教练员们解除了很多后顾之忧,成为学校名副其实的足球后备大军。当然,因为平台较多,必然会产生不利于校园足球发展的问题。比如,个别家长以个人利益出发,利用平台进行商业宣传;有的家长从自己角度出发,对于教练或者家委的工作安排有不同的意见,在平台上吵闹等等。针对这些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学校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除了学校领导和各梯队教练是各平台的主要负责人外,要求会长、副会长、委员一切以学校大局出发,把发展校园足球和培养孩子发展作为平台讨论的头等大事,通过表先进扬正气等风气引领家长们遵守学校各项要求,做有利于学校和球队有益的事,共同将学校校园足球工作做大做强。经过这几年的尝试和不断改进,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目前学校开展的校园足球各项活动中,无论球队训练、比赛以及思想教育等方面都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家长已成为学校足球工作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發挥社区和家长优势,整合各种资源

近年来,随着学校校园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学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比赛,通过家委会平台,由家委成员发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的筹划和实施,在校园足球班级联赛、足球嘉年华等活动中,助力提供各种资源进行支持和帮助。各个班级家长委员会为班级足球联赛等活动提供后勤服务,各班统一购买班组队服,印上自己班的队名、学生姓名和号码。在裁判员人手短缺的情况下,很多家长自告奋勇积极参与,为校园足球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在比赛日,有比赛的家长主动到赛场边为学生加油助威,为学生拍照留下精彩画面,协助班主任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在日常工作中,家委成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联系相关的学校或足球俱乐部利用周六日和假期与本校梯队进行友谊教学比赛,并在组织过程中解决交通饮食等方面的问题,这些方方面面工作的完成体现了家校结合所带来的效果是显著的,也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进行推行和优化。

(三)参与足球活动,提高工作认可度

为增加家长和学校之间、家长和教练员之间以及家长和学生之间对足球工作的认知,减少不必要的理解误差,共同推进学校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学校发动家委成员成立家长足球队,参照正规球队的标准建设形成自己的管理制度,并计划好整个年度定期和教工足球队以及各梯队球队进行教学交流赛的时间表,这样每一到二周的课余时间就有一场家校结合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足球赛事,让家长真正走进球场,感受认知参与足球对提高孩子们整体素质的帮助,进一步提高对校园足球的理解和认识。学校还不定期的邀请周边兄弟学校和社区的球队到校进行交流比赛,让家长和教师联合组队共同参与,加大平台内成员的相互交流机会。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家长对校园足球理解和支持,进一步提高整个学校的足球氛围,对于球队的管理和学校足球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家长们对参与校园足球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加强。

校园足球家校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提高,并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模式,希望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够给正在实施和准备实施的同行和兄弟学校提供一定的帮助。当然,校园足球家校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需要不断的改变和提高,我们一直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如何通过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为推动校园足球的大力发展提供最大化的帮助,是我们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庄谦.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情况调查分析——以济南市为例[J].竞技体育,2011,26: 37-38.

[2]郑华威.家校结合提高青少年足球水平[J].当代体育科技,2019(11).

[3]陈华,贾珍荣.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反思[J].体育文化导刊,2012,3:117-120.

猜你喜欢
家校结合校园足球策略
家校结合:美国家庭体育作业的案例介绍与分析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