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增强班级凝聚力初探

2020-05-26 02:10邓梅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43期
关键词:班级凝聚力爱心

邓梅萍

【摘要】作为教育工作者,都深知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而对班级凝聚力的理解为班级对学生们的吸引力、学生们对班级的向心力、以及班级学生们之间的相互吸引而产生的作用,班级凝聚力不仅仅是维持班级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对班级潜能的发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班级本身对学生们的吸引力,班级的目标方向、组织形态、团队精神、校园位置等,如果能适合学生们,那吸引力就大,反之吸引力就会降低,甚至会使学生们厌倦、反感,从而脱离班级团队。在班级管理中,若能满足所有学生们多种不同需要的吸引力,班级满足学生们个人的各种精神和心理需要,是增强班级团体吸引力的最重要条件。至于班级团队内部学生间的吸引力,班级成员利益一致,关系和谐,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吸引力就大;反之,吸引力就小,甚至反感,相互排斥。由此,增强班级凝聚力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调动广大学生们学习、活动积极性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班级凝聚力;规矩规则;爱心

一、游戏中熟悉彼此,为班级凝聚力奠定基础

班级成立初期,初来乍到,学生们之间是陌生的,为了尽快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笔者故意挑了一节课玩扑克牌回家游戏,先把全班学生分为八个小组,准备好八副扑克牌,把所有的牌打乱,再装好八个盒子里。接着每个小组拿一副扑克牌,一起分析自己的扑克牌缺哪些牌?并分工合作去寻找这些牌子回家,最后哪个小组在最短时间内集齐完整的一副牌就是赢家。活动开始,各小组议论纷纷,各自奔走呼喊,教室里热闹纷呈,争议声、桌椅的移动声、哄笑声不绝于耳,刚刚还陌如路人,现在熟络得像老朋友。我在讲台上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里暗暗地高兴。一个初具雏形的团结班级即将诞生了。

二、让学生参与制定班规,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有规矩方可成方圆,那么管理好一个班级也必须有“章”可循,这个“章”,就是班级规章制度。记得新学期开学初,我召集班委针对本班特点,制定班规的初稿,内容主要分三大部分:一是常规工作的要求及规范,例如,要求早上(中午)什么时间到班,哪一天读文化科、哪一天读数理科,上课、自习课的纪律要求、值日生的工作要求等详细列出;二是奖励部分,例如,定下“本周之星”方案,由小组长登记加分,如上课积极举手、好人好事等加分,结合老师的评价、周测成绩等选出本周明星、进步之星。获奖的同学除了公开表扬还会发图片到家长群;三是教育部分,包括迟到、欠交作业、上课违纪、值日不尽责等的教育措施,视情节轻重度,有班委教育、教师教育和家校共同教育。然后,把班规初稿印发给全体学生讨论,学生积极性很高,每一条每一项都认真审阅,尽到了“小主人”的责任。最后,通过多次修改完善,新学期的班规“出炉”了。这样,学生的行为规范有章可循,日常工作中值日安排、作业记录、课堂记录等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由于班规是全体同学共同制定的,学生体验到制定班规的乐趣,对班规的重视、遵守程度很高,人人都是班规的执行员、监督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三、制度执行,营造“规矩的”班级集体

在制度推进时,班主任应秉承“客观和公正”原则要切合时宜地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犯必究。本阶段的学生逆反心理很严重,此时,需要一个“服”字,促使学生对教师心悦诚服,对班级制度心悦诚服。为了又快又好地实现这一教学任务,本人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积极秉承“客观和公正”的原则,并且坚持全体学生监督。当学生对一些制度存在异议时,制度面前一视同仁,不论是班干部还是普通学生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绝对不能因为是班干部就敷衍了事,是普通学生就两个标准。因此,学生不会因为自己的成绩如何而把自己置于班外,对于班上的管理也能积极参与。这是营造凝聚班级的前提。

四、用爱心营造团结有爱的班级

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为此,笔者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用爱心温暖着每一位学生。对于学困生,主要采取多鼓励、勤发现亮点的方法,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的每一次过失并作及时的善意提醒,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去等待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们的每一份成功并及时的作表扬。把多年的教育情怀耐心地融人到工作当中,和学生渗成一团,替他们排忧解难、疏导思想的同时,也让他们觉得我是“自己人”,真诚帮助和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让他们觉得来到这样一个有爱的班级而感到幸运。

五、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学校的活动,促进团结有爱班级的形成

日常校园内,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阵地,学校或老师能否可以为学生提供有趣、有意义的活动,这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每天的学习都很单一、枯燥而疲惫,课外业余活动往往较少,从而导致了学生不积极甚至不想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因此缺乏了集体荣誉感,以至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学校或老师需要积极寻找具有教育意义的课外活动,可以真正提高学生们对校园和班级产生兴趣、留恋和激情的活动。积极地开展多样化、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会得到释放与满足,與此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来增强个性与特长的发挥,以及增进同学们彼此之间的协作能力、集体荣誉感,随之而来的就是班级的凝聚力也会越来越强。

总之,一个班级中的凝聚力大小,关系到班级团体能否齐心协力、解决问题,班级凝聚力越强,班级的整体能力就越强、越能团结一致地向上学习和开展活动。如果在班级中缺乏凝聚力,而这个班级就会像一盘散沙,无论是在德育工作上还是学习上都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作为班主任,在管理学生过程中要适当“放权”与“民主”,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参与“共管”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互帮互助、团结有爱,一个成功的班级就这样诞生了!

【参考文献】

[1]黎源源.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J].班主任论坛,2016,189.

[2]臧国胜.我的班级管理经[J]班主任论坛,2016,189.

猜你喜欢
班级凝聚力爱心
献出爱心
爱心树(下)
爱心
如何提高小学班级凝聚力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抓好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 高效管理
如何运用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凝聚力建设又添“心”举措
爱心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