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2020-05-30 00:06仇传剑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仇传剑

【摘 要】 小学是学生能力发展与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此前提条件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此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参与程度。数学是一门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抽象理解能力有一定要求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不利于其数学能力的提升与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与分析合作学习法的应用措施,以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按照他们的基础学情与基本能力进行合理分组,教师通过一定的引导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分析数学知识点,以此来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同时加强其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经验与解题技巧尚不成熟,通过实施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开拓其思维视野,并使其在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其他成员的优秀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增长经验,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合理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并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展开合作学习。

一、设置问题引导,通过合作完成分析解决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也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程度与迁移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法的应用过程中,不少教师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出于在有限课堂时间向学生传授最多知识的目的,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从而导致其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并缺乏自主思维与创新探究,没有将合作学习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在新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背景下,教师应适当转换教学观念,将问题诱思法与合作学习法巧妙结合到一起,通过设置难度合适且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使其在好奇心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之中。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并在交流讨论中不断完善解题思路与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够保证合作学习的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在讲台上为学生展示不同物体,并让位于教室不同位置的学生到黑板上画出自己看到的该物体的平面视图,学生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不同位置所看到的物体平面视图有的相同,而有的大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由此,教师可以以此为合作学习的问题,使学生结合自己对物体的观察来进行思考,教师将不同的物体模型图分发给不同的小组,使其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对物体的全面认识。最后,由不同小组选出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以此推动合作学习法的顺利展开。

二、开展有效互动,调动学生合作积极性

积极、有效的课堂互动是增强师生交流、促进生生合作的有效手段,也是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主动性的重要方法。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并没有十分高涨,原因主要是教师担心学生过于调皮,从而会影响正常的上课纪律,因此增加了课堂约束,加之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思维的发展,违背了学生该年龄阶段的心理活动特点,从而导致数学课堂氛围较为低沉,学生兴趣不高,不符合合作学习法有效应用与实施的前提条件。因此,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同时又避免学生影响课堂秩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合理设置一些课堂互动环节,这样一来,既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其在游戏互动中巩固知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以《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你劃我猜”的课堂小互动,游戏规则为“以校园的建筑等基础设施为例,小组内选一名成员给出方位表述某一建筑物,而剩下的成员负责猜测”。教师可以首先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展示学校的简化地图,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进行记忆,随后切换图片,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并根据本节课所学的方位知识在头脑中进行勾勒,在参与游戏互动的同时将知识有效输出,在积极的互动中为合作学习法的实施创造良好的课堂条件。

三、进行合理评价,保障合作教学有效性

科学、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与提升的重要教学保障。在合作学习法的应用实践中,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以及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从而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合作教学法的教学效用发挥到最大。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注意进行及时的教学评价,并构建、完善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在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应用前提下,增设小组合作过程中组员之间的相互评价,以此使教师更清楚不同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结合其数学能力知识水平与个性特点来“对症下药”,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其次,教师还应在教学评价中为学生拓展对教师教学环节安排的反馈建议,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并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共同协作、长期坚持与配合来为合作学习法的顺利应用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并在合理的评价体系中进行主动积极的自主反思与总结,保证合作教学法的及时优化与创新。

综合上文可以看出,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是新课程标准与素质教育观要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具体表现,也是符合学生发展规律与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钻研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在充分分析班级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的前提下,巧妙安排合作研究性学习环节。其次,教师应保持不断学习的理念,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搜集合作学习的改进与创新建议,优化小学数学合作教学的课程设计,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逐步培养其数学思维与素养。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