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
——基于共词分析及多维尺度分析法

2020-06-02 14:32陈竞蓉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生命大学生

许 盼 陈竞蓉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2010 年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要把生命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主题,重视生命教育。我国生命教育研究兴起于20 世纪90 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本文基于刊载于中国知网CSSCI 检索源期刊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论文,分析大学生生命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展望今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趋势。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以Bicomb、Excel、SPSS22.0为研究工具,采用共词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通过可视化的知识图谱以展现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二)研究过程

1.论文的选取

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中进行高级检索,论文的检索条件如下:(1)以 “大学生生命教育”或“大学生”且“生命教育”为主题;(2)检索时间限定为2005年1月1日至 2018年12月31日;(3)论文检索期刊限定为CSSCI 来源期刊,共检索到论文180 篇,经筛选后最终确定163 篇论文作为本文的有效数据。

2.数据处理

对数据的处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163 篇论文从中国知网导出,文件格式为 Notefirst。(2)利用Bicomb 软件对选取样本进行关键词提取及词频统计。(3)利用 SPSS22.0 建立高频关键词的相异矩阵并进行聚类分析。(4)将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导入到SPSS22.0 中进行多维尺度分析,产生知识图谱。

二、研究结果

(一)关键词词频统计与分析

利用Bicomb 软件统计关键词,经过对关键词的标准化处理后,得到关键词共236 个。本文选取词频≥3 的关键词(25 个)为高频关键词,排在前10 的高频关键词为大学生生命教育(131)、高校(15)、途径(13)、价值观(12)、生命价值(11)、生命意义(11)、大学生自杀(11)、生命道德教育(9)、生命意识(9)、思想政治教育(9)。说明目前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和价值观的研究较多。

(二)关键词相异系数矩阵

为了探明关键词间的关系,利用Bicomb2.0对25 个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生成词篇矩阵,再将其导入到SPSS22.0,生成25×25 的共词相似矩阵。通过相异矩阵=1-相似矩阵,生成相异矩阵,部分相异矩阵如表1 所示。相异矩阵中的数值越接近1,表明关键词间的距离越远,相似度越小;数值越接近0,表明关键词间的距离越近,相似度越大。由此可以看出:各个关键词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途径(0.685)、生命意义(0.710)、价值观(0.723)、生命价值(0.763)、高校(0.806)、大学生自杀(0.816)、生命道德教育(0.854),这表明在已有研究中,将“大学生生命教育”和“途径”“生命意义”“价值观”等关键词结合起来论述的研究,多于“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其他关键词的结合。对表1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途径”和“大学生生命教育”“价值观”经常同时呈现;“价值观”和“大学生生命教育”“生命意义”较多地同时呈现。可见,在已发表的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成果中,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生命意义、价值观与大学生生命教育关系的研究较多。

表1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部分)

(三)关键词聚类分析

将25×25 的关键词相异矩阵导入SPSS22.0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分析获得高频关键词的聚类树状图,如图1 所示,根据聚类图分析结果,将关键词聚合为五类,其包括的关键词分别为:类团1 包括大学生自杀、预防;类团2 包括教育体系、生命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生命价值观教育;类团3 包括生死观、儒家、生命意识、生命哲学;类团4 包括生命道德教育、心理健康、生命观、价值取向、高校、调查、生命、传统文化;类团5 包括大学生生命教育、途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生命意义、生命价值。

图1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关键词聚类树状图

三、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热点

多维尺度分析法是一种将多维空间的研究对象简化到低维空间进行定位、分析和归类,同时又保留对象间原始关系的数据分析方法。[1]在SPSS22.0 软件中,对25 个关键词构成的相异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再结合聚类图,描绘出知识图谱,该图谱可以直观地展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领域当下的研究热点,如图2 所示。

图2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由图2 可知,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在整个研究网络中处于不同的研究阶段。类团1 和类团2 的关键词位于第三象限,各关键词的联系较为紧密,但研究成果较少而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类团3 的关键词处于第一、二象限,生命意识和生死观处于较核心的位置,但生命哲学和儒家却处于边缘地位,研究仍不成熟;类团4 的关键词横跨四个象限,分布较广泛,主要分布在第二象限,各关键词的联系最为松散,对它们的研究不稳定,容易受到其他研究领域的影响;类团5 的关键词横跨一、四象限,落于一象限的有关生命价值的研究成果丰富,但对生命意义和价值观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表明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此外,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围绕传统文化和途径(横轴)、生命关怀和教育体系(纵轴)展开。结合图2 和论文内容进行分析,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大学生自杀与预防研究

类团一聚合的关键词反映了我国大学生自杀与预防的研究重点。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自杀率逐年上升,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内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大部分学者认为,大学生自杀是由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导致的,内部因素主要源于个人的心理素质,外部因素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他们带来的各种压力。也有学者从文化层面探讨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包括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消极哲学及文化的影响和文化素养的缺失三种因素。[2]为了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相关学者提出了要建立教育、管理、服务整体参与的校园、教室、宿舍、网络全面管理体系,更有学者提出了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倾向的前期一级预防和自杀行为危机的二级干预。[3]目前关于大学生自杀成因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亟待进一步的研究,相关预防机制的提出则需要更有操作性。

(二)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体系建构研究

生命关怀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性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彰显生命的意义。该类研究关注的是从现实出发,对大学生生命关怀体系建立的构想。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建构,以人的精神需要为逻辑起点,提出针对自身、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教育目标体系,开设生命关怀课程和营造“生态型”环境的教育实践体系,建立心理咨询网络和校园“平安工程”的危机防控体系,建构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体系。[4]也有学者从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现状出发,探讨生命关怀教育的策略,如创建生命关怀教育的专门机构,开设专门的生命关怀教育课程,建立良性、和谐的生命关怀教育系统等。[5]目前,关怀生命教育体系的建构研究还不完善,仅仅还停留在理论建构方面,需要研究者开展更加深入的实践研究,以促进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三)儒家生命哲学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此研究领域中出现词频较高的是儒家、生死观、生命哲学等关键词,主要探讨的是以生命哲学为研究视角,体现其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基本内涵和应用研究。如马建新等学者认为儒家自然生命观内涵主要包括对生命本原的解读,对生命过程的深刻理解和如何养护自然生命三个方面,进而得出大学生要“珍视生命、尊重自然和正视困挫”的启示。[6]赵迎华学者从儒家生死观的角度探讨了其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等。[7]儒家的生命哲学内涵十分丰富,但研究儒家生命哲学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应用并不多,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

(四)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研究

生命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相关学者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生命价值取向、和谐社会等视角对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进行了探析,在类团四包含的关键词中有所体现。如刘建荣等学者从和谐社会视角对高校生命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原则等进行了探讨。[8]张世爱基于生命价值取向的角度,认为高校道德教育需凸显生命价值,追求对生活、自我和教育本质的回归等。[9]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理论和实践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

(五)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研究

由于分析角度和侧重点等不同,学者们提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也各不相同。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目前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途径的研究主要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进行。具体来说,在学校教育层面上,关注了高校生命教育中的不同开展形式,如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利用其他课程载体来实施生命教育、举办生命教育讲座等;在家庭教育层面上,提出不但要营造民主、和谐、尊重、互助的家庭氛围,还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并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在社会层面上,主要是要创造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大环境。

(六)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研究

生命价值观作为我国大学生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类团三中的生命意识、类团四的价值取向和类团五中的价值观、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等关键词都反映了我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研究重点。此领域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关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的影响因素分析;另一类是对其对策提出研究。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的影响因素分为内外两种因素,外部因素包括人的物化、过高的生活目标、教育的功利化、网络等虚拟世界的泛滥,内部因素包括大学生内心的孤独感、空虚感和无助感等心理问题,由此使大学生对生命意义和价值产生了困惑。[10]相关对策内容的讨论包括改革教育体制、加强道德教育和挫折教育、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构建网络平台等。现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影响因素的研究未能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策上倾向于理论层面的探讨。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主要围绕六大领域展开,相关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了生命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实践的发展。但也存在以下四点不足:一是研究系统性不够;二是研究理论体系不健全;三是忽视实践研究;四是研究视角单一。目前,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后续研究应:

(一)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顶层设计研究

虽然国家已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之中,但在顶层设计研究上缺乏科学的理念和系统规划。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完善的顶层设计加以指导。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和核心概念研究,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其次,在大学生生命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各个实施环节和层次的研究,形成完整的实践体系;另外,还得加强保障制度和监督体系的建构研究,使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规范有序,统筹兼顾。

(二)加深本土化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理论研究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内涵,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著名哲学家牟宗三先生说:“中国的文化是关于生命的学问。”[11]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必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如儒家的仁爱、道家的纯粹素朴等,这也是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由之路。今后可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深化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生命教育结合的理论研究,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建构相对完整的生命教育理论体系。

(三)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

在已有研究中,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研究很多,但关于其实践模式建构的研究少有。我国已有学者进行了基于生命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的初探,还有学者基于实践意义、关系意义、团队意义、传承意义和教师意义五个方面营造了生命教育意义情境模式。[12]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机制的探索与应用,促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四)促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视角多元化

今后的研究应从多学科角度去解读生命教育,进行学科间的资源优化整合,有效推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发展。现有研究,局限于教育学研究领域,与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心理学等结合的跨学科研究相对较少,故需开阔学科的研究视野,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深入融合沟通,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发展。

猜你喜欢
价值观生命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