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2020-06-02 13:36刘世超孙蕊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乳酸杆菌活菌球菌

刘世超,孙蕊

(1.洛阳市妇幼保健院 药剂科,河南 洛阳 471000;2.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临床药学科,河南 洛阳 471000)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发病率约占IBS总人数的75.0%,主要特征为腹痛伴腹泻反复发作[1]。现阶段临床治疗IBS-D多以解痉药、止泻药等为主,虽能缓解胃肠痉挛,改善胃肠道运动,但停药后,病情极易复发。因此,探索一种合理有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相关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紊乱在IBS-D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鉴于此,本研究选取78例IBS-D患者,探讨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IBS-D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8例IBS-D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奥替溴铵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的39例患者为联合组。对照组(39例):女18例,男21例,年龄19~66岁,平均(37.82±8.44)岁;病程0.6~4.3 a,平均(2.86±0.69)a;联合组(39例):女15例,男24例,年龄21~64岁,平均(38.13±7.98)岁;病程0.5~4.5 a,平均(2.90±0.71)a。两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每日排便次数≥3次;②腹胀或排便时存在不尽感或排便紧迫感;③IBS-SSS综合量表评分≥75分;(2)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奥替溴铵等药物过敏史;②存在乳糜泻、息肉等肠道器质性病变;③既往有胃肠道手术史;④合并混合型或便秘型IBS;⑤近14 d内服用过微生态活菌制剂、抗生素等药物;⑥精神行为异常。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接受止泻、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对症处理,同时加强饮食、运动指导。对照组每次口服奥替溴铵(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490)40 mg,每日3次。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次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105)1 g,每日3次。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1)疗效。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性状、次数、量均恢复正常为显著减轻;上述临床症状得到控制,大便基本成形,排便次数有所减少为好转;未达到显著减轻、好转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好转率+显著减轻率。(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酵母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分布情况。取0.5 g新鲜无污染大便,混合生理盐水,摇匀,采用10倍连续稀释法稀释,以厌氧琼脂培养基培养酵母菌,以糖发酵培养基培养乳酸杆菌,以肠球菌琼脂培养基培养肠球菌。(3)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恶心、头痛、头晕、腹泻)发生率。

2 结果

2.1 疗效治疗4周后,联合组26例显著减轻,11例好转,2例无效;对照组18例显著减轻,12例好转,9例无效。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联合组[94.87%(37/39)]高于对照组[76.92%(30/39)](χ2=5.186,P=0.023<0.05)。

2.2 肠道菌群分布情况两组治疗前酵母菌、肠球菌、乳酸杆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乳酸杆菌高于对照组,酵母菌、肠球菌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肠道菌群分布情况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不良反应联合组出现1例恶心,1例头晕;对照组出现1例头痛,1例头晕,2例腹泻。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2/39)]与对照组[10.26%(4/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1,P=0.671>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IBS-D发病机制,多认为其与肠道运动功能紊乱、内脏高敏感性、菌群失调、饮食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可对肠道营养吸收功能产生不良影响[3]。奥替溴铵是一种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能抑制毒蕈碱受体、速激肽受体,减少胆碱能活动,抑制肠道平滑肌收缩,同时还能降低肠道高敏感性,缓解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奥替溴铵经大小便会迅速排出体内,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有学者指出,应用奥替溴铵治疗的同时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能促进药物充分吸收,显著增强治疗效果[4]。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是一种口服肠道益生菌,主要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形成生物屏障,竞争性杀灭肠道致病菌,减少肠源性毒素,同时还能加快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机体所需维生素合成,从而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衡,激发机体免疫力。本研究对IBS-D患者实施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6.92%)(P<0.05)。这提示二者联合疗效确切。原因在于: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发挥互补作用,短期内能迅速减轻肠道不适症状,恢复正常肠道菌群。本研究还显示,联合组治疗后乳酸杆菌高于对照组,酵母菌、肠球菌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对IBS-D患者应用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

综上可知,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IBS-D,效果确切,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猜你喜欢
乳酸杆菌活菌球菌
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与阴道乳酸杆菌关系的Meta分析
肠球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死菌活菌,健康作用不一样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酸奶中的“长寿菌团”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乳酸杆菌及其体外表达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