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2020-06-02 12:49
关键词:宁德市高新技术福建省

袁 曦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社科系,福建 福州 350000)

建设制造强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如今,全国遍地兴起“三创”热,政府的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人才的引进、知识产权体系的完善,使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势如破竹,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高新技术企业队伍的壮大,不仅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链条的完善与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1 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涵

“高新技术”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形成对“高新技术”的界定,但各国学者普遍认为高新技术属于尖端技术,其产品具有知识、资金、技术密集性,能够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与社会经济活动联系紧密,对国家的政治和军事都能产生重大影响[1]。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随着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产业,国家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上逐步完善。2008年,国家科技部颁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界定高新技术企业的范围为: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并在文件中指明了高新技术企业可相应办理减税、免税手续[2]。其中,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必须是包含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在内的八大领域。2016年,国家科技部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方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对R&D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R&D投入强度)作了比较大的修改,其中,对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 000万的企业,要求的R&D强度由2008年规定的6%降为4%,同时,2016版的认定办法中没有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人员占比有硬性的要求,科技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重也由2008年规定的30%降低至10%。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的放松,体现了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型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成立时间短、人员少、研发投入有限的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有力地推动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体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为培育科技发展的生力军营造良好的环境。

2 福建省宁德市高新技术企业基本情况

2.1 福建省宁德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情况

福建省“十三五”科技发展和创新驱动专项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应达3 000家,2017年末福建省已经完这个指标,2018年已超出目标指标800家,可见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在数量上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宁德市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统计,2016年,福建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 535家,其中宁德市高新技术企业33家,占福建省比重1.3%,位居全省十个地区中的第九位,仅高于平潭综合实验区;2017年,福建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 054家,其中宁德市共44家,占比为1.44%,在全省各个地区中,仅高于平潭综合试验区,与南平市共同位居全省第八位;2018年,全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 800家,其中宁德市共58家,占全省1.53%,仅高于南平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位居全省第八位。宁德市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比重虽逐年递增,但递增速度缓慢,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与省内其他地区差距悬殊,具体情况如图1—图3所示。

图1 2016年福建省各地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图2 2017年福建省各地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图3 2018年福建省各地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2018年,福建省第一批和第二批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别为492家和437家,宁德市分别获批15家和8家,在两批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宁德市仅占2.48%,位居全省第七位(厦门市不在统计内)。2019年,福建省第一批和第二批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别有518家和643家,宁德市分别获批15家和11家,总共占全省比重2.24%,位居全省第八位(厦门市不在统计内)。2019年较之2018年,宁德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虽略有增加,但增加的速度远低于福建省其他地区,在全省的占比降低了0.24%。

2.2 福建省宁德市R&D经费投入情况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依赖于研发的投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研发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政府研发经费投入的高低。2016年,全省R&D经费投入454.29亿元,其中宁德市R&D经费投入19.55亿元,比上年增长39.1%,R&D经费投入强度为1.2%;2017年,全省R&D经费投入543.09亿元,其中宁德市R&D经费投入共计25.93亿元,比上年增长32.7%,R&D经费投入强度为1.45%;2018年,全省R&D经费投入642.79亿元,其中宁德市R&D经费投入共计42.06亿元,比上年增长62.2%,R&D经费投入强度为2.16%。由此可见,宁德市对于科技发展研发投入的力度在全省当中仍处在较低水平,与福建省其他地区相比,科技研发投入比重低,投入力度小,研发投入经费增长缓慢,这体现出宁德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动力不足的问题。

2.3 福建省宁德市高新技术产业分布情况

宁德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与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等省内发展较快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南平市、龙岩市、三明市、莆田市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从2018年和2019年福建省科技厅统计的数据上看,宁德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分布在第二产业,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59.18%;分布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数量低于分布于第二产业的数量,分别占18.37%和22.45%。宁德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业,目前已形成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新能源汽车四大产业集群,但农业、服务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较少,其中互联网服务产业,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较为缓慢,产业发展不均衡,缺乏拉动产业链发展的龙头,大规模产业集群数量较少。[3]

3 福建省宁德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高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与其他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企业的研发活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的投入一般而言存在一定的滞后期,即当年的研发投入在本年度不一定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研发投入到产出需要经过技术到经济成果转化的过程[4]。2016—2018年宁德市R&D经费投入数据显示,从2016年投入的19.55亿,到2017年的25.93亿,到2018年的42.06亿,宁德市投入研发经费虽逐年增长,但同福建省其他地区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与此同时,宁德市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每年虽有增长,但同样仍处于省内较低水平,远低于福建省“十三五”科技发展和创新驱动专项规划的要求。由于研发活动的效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研发经费和人员投入少,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接下来几个年度企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原生动力不足导致后续对研发活动的支持更少,由此陷入“研发投入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滞后——研发投入少”的非良性循环。

3.2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人才不足

当前,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科技型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焦点之一。目前宁德市科技创新性人才缺乏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速度慢、产值低的重要原因。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从福建省整体发展上看,虽然宁德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但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处于福建省较低水平,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数量少,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低,高层次人才在宁德地区的发展空间受限,职业选择的余地小,对人才吸引力不大;另一方面,近年来,宁德市相继出台了补助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但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政策优惠条件仍不优厚,造成了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的局面。[5]

3.3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不完善

当前,宁德市政府出台了《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予以一定额度的奖励,在鼓励支持科技型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但政府在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初期和培育阶段缺少政策扶持,企业创新创业推进能力与孵化服务水平较低,大多数企业缺少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合作,缺乏良好的环境来打造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基地。

3.4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

2018年,福建省共有359家企业入选工业和信息化省级龙头企业,其中宁德市13家,仅占3.62%,位于福建省第七位。宁德市企业总量少,传统产业受资源、环境、劳动力供给等要素的制约,成长空间受到较大限制,新兴产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也难以打造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就目前来看,宁德市在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已形成产业集群,但在其他领域有较大空白,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计算机服务、金融保险、科研服务等行业发展缓慢,大部分企业科研力度小,规模效应不明显,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空间受限,尚未形成具有规模的大企业集团和庞大产业集群。

4 促进宁德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政府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需求大,研发投入具有一定的滞后期,短期内研发投入很难迅速转化为经济成果,因而政府政策的扶持十分必要。首先,政府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设立研发投入专项扶持基金,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改造经费、引进境内外技术经费、技术改造和获取及消化吸收经费上给予一定的补助,激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其次,政府应拓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针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出台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政策,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与金融信贷机构的交流合作,引导风险投资向发展较为缓慢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倾斜,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在合法前提下面向社会融资,形成“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社会融资”多管齐下的融资格局,为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供丰富的资金筹集渠道;最后,宁德市政府应争取得到省级科技研发专项资金的支持,为高新技术企业创造条件以符合省级研发投入惠企政策的要求,使宁德市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上享受更多的省级政策支持。

4.2 引进高技术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国家科技部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指出,我国每年仅20%的科研成果能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说明大部分企业有相当一部分的研发和科研成果不能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6]。卓有成效的研发成果离不开高技术人才,为此,宁德市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应在引进人才方面下功夫。宁德市目前存在人才引进难、人才留住更难的问题,政府应出台更加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在住房补助、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工资福利、技术培训等方面制定更优惠的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国际国内一流技术人才。完善人才落地奖励制度,走“人才强企”道路,依靠一流的技术人员将自主创新能力内化为企业技术开发的源动力,摒弃一味的模仿,跳出欠发达地区“人才引进——技术模仿——人才流出——技术落后——人才再引进”的怪圈,将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高效整合,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可能性,将宁德市高新技术企业推送至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地[7]。

4.3 建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

民营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在宁德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支撑作用,也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据统计,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占宁德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90%以上。因而未来应该重视对民营科技创新企业群体的培育,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形成有效的培育机制。按照“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路径,建立宁德市科技工业园区,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与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头行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宁德市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与孵化服务水平,政府与龙头企业合力孵化培育出更多的科技型和高新技术企业。

4.4 培育龙头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需依靠大而强的产业集群。从传统产业看,目前宁德市已经形成以发供电行业、食品加工行业、电机电器行业、合成革行业、生物与新医药行业、冶金特钢行业为主的六大传统行业,是支撑宁德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传统行业的产业集群,需要鼓励一些目前发展势头良好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自身实力,形成大企业集团,带动关联性强的中小企业,形成新一批产业集群,支持有条件转型的企业加快转型步伐,开拓产业集群新方向。从新兴产业方面看,在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鼓励企业大力引进新技术,通过招商引资,吸收大量现金流注入宁德市经济发展,增加引进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拉长产业集群链条,向千亿产业集群靠拢,推动更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5 结语

当前,各地经济的竞争逐渐体现在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上。高新技术的发展是企业前进的源动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探索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路径,已经成为福建省宁德市经济发展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目前,宁德市高新技术企业逐渐成为推动宁德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但无论是数量还是竞争力都与福建省其他地区有较大的差距。未来宁德市应建立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营造更优越的环境。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性提升。

猜你喜欢
宁德市高新技术福建省
同享好时光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全省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6%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