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SD法的郑州雕塑公园冬季植物景观评价

2020-06-02 12:49孙利强冯青梅刘子茵王鹏飞
关键词:样地分析法语义

孙利强 冯青梅 刘子茵 王鹏飞

(河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植物景观是指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传感器官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美的感受和联想[1]。目前对植物景观评价较多,但对于冬季景观的评价鲜有报道。关于植物景观的评价多应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如美景度评价法(SBE)、语义分析法(SD)、层次分析法(AHP)、审美评判测量法(BIB-LCJ)、模糊评价法等。其中 AHP 法 “基于专业设计”的审美态度,根据植物群落的构成要素和功能要求,确定评价模型,各指标因子包含的信息更全面,其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准确[2]。语义分析法(SD),针对调查者对评价对象的心理感受,从而将调查对象的评价量化[3]964。本研究将层次分析法和语义分析法结合建立AHP-SD评价方法。该方法结合了以上两种方法的优点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运用AHP-SD法对郑州雕塑公园15个植物景观群落进行评价,以期为城市公园冬季植物景观营造提供相关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述

郑州雕塑公园位于郑州市中原区西三环以西、化工路以北、贾鲁河两侧,于2014年底建成,是河南省唯一以雕塑为主题的专类公园,公园内有雕塑作品100余件。公园占地面积37.5hm2,包含植物200余种,整个公园以“一湖、两环、四区、十景”为景观结构,将以雕塑特色的设计和滨河景观、城市绿带有机地结合,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游憩的环境。

1.2 样地的选择与调查方法

图1 样地分布

1.3 评价方法

1.3.1 构建冬季植物景观评价模型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主要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大多评价方法目前还停留在对评价指标的定性评价,只有少数几个指标可以进行量化评价,因此大部分评价指标并不能准确地对景观进行评价。语义分析法(SD)通过对人们对语义的分析判断,可将难以量化的指标进行量化,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评判。参照前人研究成果[4-9],综合层次分析法和语义分析法的优点,征求行业专家意见从3个方面共选取15个具体评价指标,构建AHP-SD法冬季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见表1)。

1.3.2 权重计算

邀请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教师和研究生10人,利用Yaaph软件的群决策功能,建立目标层(A)、约束层(B)和标准层(C)之间的4个判断矩阵,对评价指标两两之间进行比较,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将最后得出的计算结果作为最终的综合权重。

表1冬季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模型及权重

1.4 标准层各指标评分标准

1.4.1 生态要素指标评分

生态要素中,乡土植物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乔灌)参照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来进行计算,物种多样性评分是计算该样地的物种丰富度(Gleason index)。[11]

庐山西海山地森林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并且由于森林覆盖面积高,整个景区内含氧量较高,有利于游客身体健康。庐山西海还以小岛众多著称,湖水面积大约在300多平方公里,湖内小岛众多并且形态各异,大约有2500多个岛屿,岛屿分布有稀有密,错落有致。岛上的植被也十分丰富,湖中鱼类繁多,并且这里还有以水中“大熊猫”著称的桃花水母。这里地热资源也十分丰富,为温泉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其在养生旅游开发具有不可复制和不可替代性。该景区佛教文化底蕴深厚,是佛教禅宗曹洞宗发祥地,为佛教文化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1)

式中:S代表各样地中植物种类,Pi为 第i种植物(ni)占样地植群落个体种数(N)比例,即Pi= ni/N。

Gleason指数计算公式:dGL=S/lnA。

式中:S指各样地中的物种数,A为样地的面积。

生活型多样性指数:f=Rn/R。

式中:Rn指第n个样地中所含生活型数,R表示所有样地包含生活型总数。

1.4.2 基于语义分析法的评分

对于难以量化的评价因子采用语义分析法(SD法),也称为感受记录法[3]964,针对调查者对评价对象的心理感受,从而将调查对象的评价量化。邀请60名学生,其中30名为非专业学生,快速播放样地拍摄的照片,让其参照SD法评价因子的描述及词对(表2)对样地照片进行评分。在15个评价指标中,去除3个可以定量评价的指标,对12个评价因子扩展相应的正反义词[12-13]。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考虑到被测试者容易理解与方便评判,将SD法评价尺度设置为5级别,按照由低到高赋予1—5分的分值,最后进行量化统计。

表2冬季植物景观SD评价因子及描述词对

1.5 样地综合评价得分计算

样地综合评价得分:V=∑Wi×Di

式中:Wi为标准层对目标层的权重值,Di为样地各评价因子在评价标准下的平均得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AHP法权重计算结果

通过计算得到了各项指标的权重(见表1),约束层中观赏要素>心理要素>生态要素,其中观赏要素所占权重最大,其次是心理要素和生态要素。现代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和民众更趋向于植物景观群落的直接表现效果,而生态要素作用难以直接表现,可得综合权重计算结果与实际景观感受较为一致。因子层中权重排序为:植物色彩>观赏多样性>吸引力>植物群落层次>植物景观特色>舒适度>季节观赏特性>常绿植物占比>植物适应性>景观和谐性>空间感>景观活力>物种多样性>乡土植物占比>生活型多样性;植物群落中,植物色彩、观赏多样性和吸引力所占权重较大,占有重要地位。

2.2 基于AHP-SD法的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通过计算得到各个样地的综合评价分值,按照分数区间将其分为4个等级:“优”(V≥4)、“良”(4>V≥3)、“中”(3>V≥2)、“差”(2>V≥1)(见表3)。

表3样地冬季植物景观综合评价结果

由表4可知,选取的15个样地的综合评分均在2分以上;综合评分在3分以上的有13个,占样地总数的86.67%;综合评分在4分以上的有4个,占样地总数的26.67%;综合评价结果为良。总体来看,郑州雕塑公园冬季植物景观的表现良好,但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评价结果为“优”的4个样地与总体平均值进行分析,4个样地的SD评价曲线(见图2),走向趋势基本一致,表明评分者在进行评判时,内心感受变化一致。样地6在评价中的分最高,在植物色彩、植物景观特色、吸引力和空间感受等四方面得分均为最高值,而在常绿植物、植物群落层次方面和生活型方面得分最低,这与样地6的植物景观特色有关。样地6植物配置为楸树+大叶女贞+南天竹+麦冬,主要是突出冬季大片的南天竹的植物色彩。

综合来看,4个样地和整体平均值在季节观赏特性和物种多样性两项评价因子上得分较高,表明郑州雕塑公园植物种类丰富,冬季观赏特性较强,整体上冬季景观表现良好。但在植物景观特色和乡土植物这两个方面得分较低,植物景观特色的缺失会降低游客的观赏体验,乡土植物比例低会影响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从而间接地影响到植物景观的表现。

图2 样地SD评分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采用AHP-SD法对郑州雕塑公园冬季景观进行了评价,以园林专业人员的意见构建了评价模型,采用语义分析法(SD)获取了基础数据,最后得到了综合评价结果。结果显示:15个样方中,综合评价为“优”和“良”的占样方总数的86.67%,表明郑州雕塑公园冬季植物景观整体表现良好。对评价结果分析得出,人们对植物色彩丰富的景观较为喜爱,这类景观植物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次是观赏特征多样和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具有丰富的观赏特征和较强的层次感;公园在植物景观特色和乡土植物两个方面表现较差,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进行植物景观营造时,要充分考虑在评价中权重较大的植物色彩、观赏特征和植物层次等方面;增强植物色彩的表现,种植南天竹、石楠、红瑞木等冬季植物色彩较为突出的植物,如在公园入口东北处起伏的地形上种植大片的南天竹,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感;公园中部种植层次丰富的植物,可以营造起伏的景观层次划分不同的空间;多种植蜡梅、梅、山茶等冬季花期的植物,可增强公园冬季美感;公园位于贾鲁河两岸,应充分挖掘滨水特色,滨水种植芦苇、芦竹、斑茅、香蒲等植物,彰显滨水特色与生态性,打造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结合评价结果提升公园冬季景观,为公园景观增添趣味。

在雕塑公园冬季景观评价中运用了AHP-SD综合评价法,实现了定性评价因素量化研究,既能对公园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又能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以往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景观评价中, 评分的标准大多是根据专

家提供的相应描述标准进行评价,主观性较强,在对雕塑公园的研究中对3个定量因子进行定量评价,其余12个评价指标采用语义分析法进行量化评价,更易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排除了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在理解上的偏差,得到的综合评分更加准确。在公园冬季植物景观评价中运用AHP-SD法综合评价方法,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对公园冬季景观进行量化评价,对城市公园冬季植物景观评价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样地分析法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仁怀市二茬红缨子高粱的生物量及载畜量调查
额尔古纳市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15 年生鹅掌楸林分生长差异性研究
层次分析法在起重机械腐蚀评估中的应用
语言与语义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