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高端延伸 提质升级

2020-06-03 09:23李薛霏
当代贵州 2020年17期
关键词:市场主体服务业贵州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李薛霏

聚焦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贵州正不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服务业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新动能持续壮大,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4月,正是草长莺飞、新绿初上的季节。

文旅产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为了推动文化旅游消费市场全面复苏,帮助文旅企业渡过难关,让文化旅游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省文旅厅联合多家单位举办了“贵人黔行”主题宣传活动,引导贵州人将目光聚焦脚下家乡,了解贵州、畅游贵州。

活动将重点宣传全省各地新景区、新线路、新产品,促使旅游市场尽快复苏,为努力实现今年服务业创新发展一系列目标打下基础。

创新为要谋篇“十大工程”

服务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也是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结合点。

2020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必须大力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其中的重要抓手便是贵州提出的“实施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

不久前,围绕大数据融合、大旅游、大健康、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科技研发、文化创意、养老服务、会展服务等创新发展十大工程,省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时再次强调,要把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作为主攻方向,下更大决心和力气,集中力量、坚持不懈、一抓到底,推动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5年)》出台于2018年底。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发展环境全面优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全面提高,市场主体竞争力全面增强,现代服务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去年,全省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启动实施,与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并列,成为贵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据统计,在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有力有序实施的带动下,全省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去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430.3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0.3%,服务业税收收入、市场主体占比分别达到57.6%和83.3%。

今年,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持续发力,十大创新发展工程列入省重大工程项目第364个,年度计划投资858亿元。

加大扶持化解疫情冲击

目前,贵州各大商场、购物中心等生活服务场所全面开放,生产生活秩序正有序恢复。图为贵阳一网红商业街熙熙攘攘。(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闻双 摄)

疫情影响依然存在,要推动服务业全面复苏,既需从业者加快运用新手段、新技术自救,也需有多方的合力帮助。

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以来,贵州围绕生产经营、劳务用工、融资服务、税收减免等方面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省发改、教育、科技、交通、商务、财政、文旅、市场监管、大数据、金融、银保监、证监等部门和单位加强联动、协调配合,全面加强政策扶持,出台了支持服务业市场主体17条、文化旅游业恢复并高质量发展10条、助推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复工营业20条、金融业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条、阶段性降低企业用电用气价格、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等政策措施。

2月9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全力支持服务业市场主体积极应对疫情若干政策措施》,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援企稳岗和用工保障、着力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强化市场主体政策扶持等多个方面全力支持服务业市场主体稳定经营、共渡难关,促进贵州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到3 月份,全省各地服务行业逐步回暖,尤其是在3月18日有序开放餐饮场所后,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很多备受消费者喜爱的餐馆也陆续出现了排队拿号的现象,让此前苦苦支撑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安心不少。

今年已进入二季度,推动服务业全面复苏,依然是一项重点工作。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扩大消费,特别是扩大内需。

青岩古镇景区开放后,不少游客前来游览。(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李薛霏 摄)

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不利影响的重要着力点。扩大内需,是因为疫情影响尚在,在人员流动多集中于省内的情况下,必须练好内功,使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使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壮大起来,让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

化危为机推进提质增效

3 月底,青岩古镇景区恢复开放。

景区在入口处设置了智能测温设备,可同时快速测量进入景区的游客体温,有效避免游客较多时需排长队等待测量体温的状况。

不断提升游客的满意度,是近年来贵州推动旅游业井喷式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其中,仅仅为了解决排队问题,贵州各大景区就在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除了青岩景区在疫情期间使用智能测温设备外,许多知名景区如梵净山早已实行网上预约购票制度,目的就是通过科技手段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感受。

旅游业用上高科技,是贵州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围绕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贵州大健康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现代商贸、文化创意、养老服务等各领域正全面开花,持续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

狠抓企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是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4月初,贵州在9个市(州)同时举行了重大工程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据省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介绍,此次开工的583个项目,聚焦基建强基础、聚焦产业增动能、聚焦民生补短板,其中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项目有45个,总投资达382亿元。

“此次集中开工项目对于有效对冲疫情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意义重大,投向明确、导向鲜明,必须抢抓机遇、大干快上,以开补欠、以开补短。”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

聚焦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贵州正不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服务业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新动能持续壮大,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猜你喜欢
市场主体服务业贵州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小微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折射发展信心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1亿户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贵州古驿道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