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督又战 以督促战
——铜仁市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总攻

2020-06-03 09:23陈林文叶飞
当代贵州 2020年17期
关键词:沿河铜仁市督查

陈林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文叶飞

铜仁市严格落实挂牌督战各项要求,既督又战、以督促战,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总攻,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深度贫困歼灭战,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连日来,铜仁市级派驻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脱贫攻坚督导组组长潘大权,每天都拿着笔记本入组入户,核实之前交叉大检查中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完成的就销号,未完成的当即明确整改要求、问清缘由,并再次提出督导要求。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铜仁市严格落实挂牌督战各项要求,既督又战、以督促战,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总攻,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深度贫困歼灭战,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挂牌督战 下沉督导力量

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非常之时,必须聚非常之力、用非常之举、行非常之策,才能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铜仁市及时制定下发沿河深度贫困县具体挂牌督战方案,采取1名市级领导+1个市级驻地督导组的模式,重点对沿河22个乡镇,从工作作风、工作推进、工作成效等方面开展督查指导。

市级领导靠前督。明确由市委书记、市纪委书记联系包保沿河自治县,分管副市长脱产到沿河统筹负责脱贫攻坚工作,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牌督战一个乡镇并延伸到村。

精兵强将定点督。从全市抽调选派95人组建市级督导组,全面负责沿河全县的脱贫攻坚督导工作;从市直62家单位选派200名干部到沿河22个乡(镇、街道)或村,督导并参与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安排2名副县级干部、提拔10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到沿河脱贫任务最艰巨的乡镇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督查部门巡回督。出台《铜仁市脱贫攻坚市级挂牌乡镇巡回督战督导细则》,开展巡回挂牌督战,做到即刻督查、即刻反馈、限期整改,实行台账式消号。

行业部门重点督。从全市抽调农业、土木等专业人才62人,设立“两不愁三保障”及交通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及就业、农村产业革命3个工作专班,全脱产到沿河指导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工作。

今年以来,铜仁市对沿河开展督查650次,检查农户6.2万户25.9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4.1万户17.33万人,实现全县所有村排查全覆盖。

既抓沿河脱贫攻坚,又抓已出列区县的巩固提升工作。铜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今年春节后从市直部门抽派干部到已脱贫出列的6个区县共76个乡镇开展督导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力量不减、干劲不松。

铜仁市纪委市监委出台《关于委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督导县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通知》,成立以市纪委市监委班子成员为主的分片督导队,把责任压实到最后一公里、压力传导到神经最末梢,做到靶向监督。

精准把脉 明确主攻方向

2月20日,铜仁市召开沿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挂牌督战“百日攻坚”誓师大会。会上强调,要检视问题深剖析、背水一战树信心、分类统筹强整改、团结奋进敢担当、督导督查严问责。

这既是对沿河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把脉、问诊开方,也是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提出的要求。

坚持目标导向。全力打好“四场硬仗”,全面补齐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短板,确保沿河在上半年达到摘帽标准、全市所有剩余农村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条件,全市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决不能出任何问题、有任何闪失、留任何遗憾。

沿河自治县纪检监察干部在黄土镇沙坪村开展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田霞 摄)

压实帮扶督导责任。进一步理顺沿河指挥督导和帮扶体系,分别明确各乡(镇、街道)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县直帮扶单位,各村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和驻村干部各自责任,做到职责明确、相互配合。

严明工作纪律。各乡(镇、街道)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必须驻乡(镇、街道)指导、调度工作,所有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四职”干部、帮扶责任人必须脱产吃住在村。同时,市县选派参与督导和挂牌督战的干部,出现督导不力、不在状态、作风不实、成效不好的,将严肃追责问责。

明确督导督查方法。全面开展脱贫攻坚交叉大检查,按照县级汇总、乡级研究培训、村级研究、交叉检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六步曲”,把查出的问题面对面反馈给包户干部,确保整改方向精准、行动迅速、落实有效。

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各类资金,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支持沿河脱贫攻坚工作。截至目前,沿河累计获得各类帮扶资金共计7.72亿元,是去年同期到位资金总量的1.37倍。

针对已出列区县,用好动态筛查、督查考核两个抓手,加快健全扶贫协作、防贫监测预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3个机制,全力查缺补漏,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帮扶协作 击破各个堡垒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支撑。为此,铜仁市举全市之力帮助沿河发展产业,印发《关于“9+2”帮扶沿河自治县产业发展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全市9个区(县)和铜仁市高新区、大龙开发区从资金、人力、产业、技术等核心要素给予沿河精准帮扶,目前共解决产业帮扶资金0.54亿元。

在“9+2”帮扶协作下,沿河聚焦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重点抓好辣椒、食用菌、生猪养殖、生态鸡4大短平快产业,继续做强生态茶、空心李、白山羊等特色产业,提升农业发展效益,让农民通过产业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同时,实施“1+1”结对帮扶。在全市选择30个组织力强、产业发展好的先进村结对帮扶沿河22个乡镇30个贫困村,重点帮助帮扶点建强基层组织、推动产业发展、做强村集体经济、完善组织方式和做好产销对接。目前,思南县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冷朝刚、石阡县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已分别到沿河中界镇天坪村、中寨镇清河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针对已出列区县,铜仁市在督导中不断发现解决问题,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为稳定群众就业,铜仁于2月上旬创新推出“留雁行动”,深入实施寻雁、送雁、育雁、繁雁、助雁、护雁“六大工程”,在有序组织群众外出务工同时,引导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创业。截至目前,一系列“留雁”举措不仅让3.14万人在当地实现稳定就业,也为贫困群众提供了脱贫致富的平台和机会。

此外,各区县结合实际,精准开展补短板行动。

石阡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411处,新建水池1151座、抽水及加压泵房266座、铺设管道6215.09千米,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碧江区矮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扎实做好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推进党心连接民心、农民转变为市民、贫穷走向富裕。

万山区精准把握产业发展要素,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形成乡乡有大棚、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利益联结的产业格局。

奋力冲刺90天、坚决打赢歼灭战,铜仁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耽误,誓要夺取脱贫攻坚最后总攻的全面胜利。

猜你喜欢
沿河铜仁市督查
发现非遗之美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九九歌
关于对铜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
明察暗访 国务院大督查直击民生“小”事
沿河自治县组织退休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调研“两会一节”重点项目建设
鉴赏
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聊城大督查体制改革
衢江区:推行乡镇人大重点督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