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群肠道健康的观察与应对

2020-06-03 17:30陈合强
家禽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球虫盲肠垫料

陈合强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0)4-0020-07

鸡群肠道系统受到任何影响,肠道的健康状态就会下降,结果会造成条件性感染、坏死性肠炎,还会引起坏疽性皮炎、肠球菌性脊髓炎、股骨头坏死,营养吸收能力下降等,因此,实际生产中通过观察肠道健康的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  肠道健康的观察

实际生产中通过观察粪便,可了解很多鸡群肠道健康的信息。鸡的泄殖腔不仅排泄固体废物,还包括肾脏的代谢废物,母鸡和公鸡的泄殖腔又分别排出蛋和精液。鸡正常的粪便应是锥圆形、成形、软硬适中,成条状,颜色呈灰绿色带一层白色。

鸡有常规的小肠粪、盲肠粪和肾脏分泌的尿酸盐三种不同种类的粪便。

小肠粪,大多数呈逗号状,正常的表面有裂纹,挤压时干燥成型、紧实,上面覆盖有白色尿酸盐,没有太多未消化的饲料颗粒;盲肠粪,早晨在盲肠排空时产生,排泄粘糊、湿润、有光泽的粪便,颜色由焦糖色到巧克力褐色;肾脏分泌的尿酸盐,由于鸡不同于哺乳动物,没有膀胱,所以不排尿,但可把尿液转变为尿酸结晶,沉积在粪便表面形成一层白色。如果小肠粪便不成形,含有很多未消化的饲料颗粒,外围包裹水油膜,表明肠道的健康状况不佳;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解剖一些有问题的鸡,检查肠道是否有典型的细菌性肠炎或球虫病的症状。

1.1  粪便观察

1.1.1  粪便异常  不正常的粪便颜色呈现白色乳样、绿色、黄色、桔红色或血便,粪便形状不够结实、太稀、起泡、消化不良(粪便中含有饲料成分)等。如果粪便异常导致消化能力不足,可能是由多种因素造成,如蛋白质含量过高或富钾蛋白饲料原料含量过高、由球虫、梭状芽胞杆菌、大肠杆菌等造成的肠道菌群结构异常以及病毒感染等。如果鸡群粪便颜色出现异常的灰绿色稀粪、带血、蛋清样粪、拉稀等应密切关注,着重检查鸡群是否经受着高温、饲料中的盐份含量是否过高、肠道紊乱、疾病等。如果当鸡群粪便发干、变细如蚯蚓状情况占到鸡群正常粪便数量的30%时,有可能是ND的前兆,应结合抗体监测和剖检变化做出诊断,及时进行疫苗接种,以免延误接种时机,引起减料、降蛋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1.2  稀便  小肠中菌群的变化经常导致粪便稀和粘稠度差的问题。在健康的鸡体内梭菌类细菌寄生于少酸和少氧的肠道后段。小肠中主要是嗜酸型细菌,如乳酸菌。正常肠道环境的破坏会使梭菌类细菌在小肠中生长,破坏菌群平衡,进而抑制其它细菌的定植。球虫病爆发、饲料组分变化、饲料消化率低、饲料供应过程或鸡舍环境的一个小问题都会破环正常肠道环境。梭菌类细菌感染不仅会使饲料转化率变差且感染本身也会消耗大量能量和蛋白质,造成体重损失,肉鸡的屠宰体重低。

1.1.3  粪便的特殊信号  可通过观察异常粪便,判断鸡肠道整体的健康状况,见表1。

粪便上的白色物质是尿酸,如看到尿酸不成型,没有像帽子样盖在粪便上,表明肾脏有损伤;尿酸盐是蛋白质降解的代谢产物,粪便中混有绿色胆汁,说明肠道是空的(如饥饿)或肠道有感染(如腸炎);鸡粪中的鲜血来源于肠道,鸡粪带血说明盲肠感染急性球虫病,如果盲肠粪中有血,很可能是盲肠内感染了柔嫩艾美尔球虫;鸡感染肠炎后,粪便中混有橙红色粘液和血,虽然看起来与感染了柔嫩艾美尔球虫相似,但仔细比较,感染肠炎的鸡粪中的血比橙红色粘液更多;黑色的粪便通常表明肠道的前端有出血,血液被消化后变成黑色,但鸡排出的已变形和坏死的肠道碎片看起来与此相似;浅色的、泡沫状的盲肠粪说明盲肠中的产气细菌(如短螺旋体菌属)过多;笼子下面有很多粪便和饲料颗粒,说明是消化不良,饲料和粪便几乎无法辨别,粪便呈凝胶状,含有油质,混有明显的饲料组分,在这些消化不完全的粪便中甚至可看到玉米,而玉米通常是鸡饲料中易消化的组分;鸡身上粘有粪便,可能是肠道ND,也可能与IBD混合感染有关,可发现鸡群中这两种病毒的滴度值高;剖检盲肠取出的粪便硬块是感染了组织滴虫病或柔嫩艾美尔球虫病造成的;感染肾型IB或IBD,肾脏会排泄大量白色水样排泄物。粪便中的橙色粘液是肠道脱落物(即老化、脱落的肠道细胞与肠粘膜的混合物),可能是巨型艾美耳球虫(对肠道有明显的破坏)和缓艾美耳球虫(短期内对肠道没有明显的破坏)引起的球虫病的临床或亚临床症状、吸收不良综合征、鸡长时间不采食等,应检查抗球虫药是否仍在起作用或提供的饲料是否易于消化。细菌性肠炎的另一种症状是盲肠产气(图1~图3)。除了粪便异常外,肠道疾病还包括其它症状,如蜷缩、羽毛蓬松、昏睡和死亡,患有肠道疾病的鸡无法摄取足够的能量,因此需要温暖的环境,此时应提高舍温;慢性肠道疾病可导致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缺乏。

1.1.4  观察新鲜粪便  健康、饲喂和管理良好的鸡会排泄形状均匀的粪便,鲜粪可提供很多信息,平时应将小肠粪和盲肠粪分开进行观察和评估。

1.1.4.1  集粪带上的鸡粪  可随时准确检查传送带上的粪便质量,站在传送带旁,在传送带运转时仔细观察粪便是否正常?是干燥或是潮湿?

1.1.4.2  鸡笼下的鸡粪  如鸡粪落到鸡笼下边的地上,观察起来比在传送带上要难得多。同时要确保自己可以看到堆积的鸡粪,以便于观察。

1.2  粪便检查  通过检查粪便能发现很多问题,如是否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颗粒、水分含量多少和是否含有其它物质等。

1.2.1  粪便粘稠度  可通过两手交替抛接粪便。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检查,如手上未粘有污物说明粘稠度很好,如手上粘有粪便则说明脂肪消化不良。

1.2.2  评估粪便中的水分含量

1.2.2.1  用手  捡起粪便并在手中压捏,可看到粪球中含水多少,如果压捏后滴出水分为不正常。

1.2.2.2  用纸  在鸡舍铺上一张白纸收集新鲜的粪便,如粪便周围出现大的水环,可能是菌群失调症。

1.2.2.3  水分检测仪  可用便携式水分检测仪快速、客观地测定粪便中的水分含量。

1.3  鸡粪评分

1.3.1  小肠粪评分  可捡起并在手中滚动鸡粪,而盲肠粪不能滚动。如果鸡粪不能形成均匀的圆球状,可能原因是鸡感觉寒冷、有病或饲料有问题。一般小肠粪的特征见图4。

1.3.2  盲肠粪评分  盲肠粪一般呈深褐色,不太稀薄但较粘稠,如盲肠粪的颜色变浅,说明消化不理想,含有的大量营养成分滞留在小肠末端,会造成营养成分在盲肠中发酵,使盲肠粪变得过于稀薄。一般盲肠粪的特征见图5。

1.4  观察羽毛  鸡的羽毛也可反映出肠道的健康状况。进入鸡舍便能看见鸡的羽毛是亮白还是肮脏,这直接受垫料质量的影响。定期额外铺撒垫料、加强通风可使垫料在短期内保持较好的状况。

1.4.1  吸收不良综合征(MAS)  鸡群长时间不采食,应检查饲料、采食量和饲料供应,还应检查尿酸盐。如果鸡一段时间不来采食(如生病),尿酸盐常常与胆汁混合,可看到粪便呈绿色。引起羽毛异常的另一个原因是吸收不良综合征,其典型症状是鸡个头非常小,发育不良。翅膀上出现很多弯曲的、突出的羽毛(直升机翅)。饲料中的大颗粒成分会被鸡先吃掉,留下一些细粉状的成分,故应每天清空料盘;如果鸡羽毛健康,生长良好,没有肠道疾病,几周后就可看到鸡体上有一层新长出的光滑羽毛,但如果羽毛过于密集,鸡的体重一般会很轻,通常是由肠道不健康引起的。

1.4.2  重视换料管理  由一种饲料更换成另一种饲料后的前几天易发生肠道问题,必须重视换料管理。肠道菌群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新饲料组分,还会经常观察到肉鸡的选择性采食行为,尤其是使用了小麦或在更换饲料的过程中。鸡更喜欢饲料中大颗粒成分,先采食的鸡将饲料中的大颗粒吃掉,把饲料中较细的部分留给后采食的鸡;而饲料中较细的部分包含更多的添加剂、维生素、微量元素,将导致鸡群采食不均衡,会引起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抗球虫药物的安全量较低时可造成药物中毒,而使用颗粒料可避免此情况的发生。

1.5  观察粪便与垫料  垫料一般较湿热,当垫料潮湿、加热不足会造成地板温度过低,故此地鸡不会去停留。而鸡群不去这样的地方,又会造成水汽凝结,导致垫料质量进一步恶化。如果在舍内灯下区域发现垫料质量太差,可能是光照强度变化过大引起。鸡群一般会避免到光照强度过大的区域活动,导致这个区域垫料温度降低,造成水汽凝结,循环往复,垫料质量持续恶化。解决的方案:一是移除湿垫料;二是减少光照强度或在灯下方进行遮挡,防止直接光照。如能清楚地看到整个质量差的垫料带,说明舍内通风有问题。鸡群在舍内的分布会直接影响垫料质量,而垫料质量又会影响鸡群在舍内的分布。舍内垫料全部变潮湿的原因主要是饲料混合不匀或饲料分层,造成粪便过湿;垫料温度低,造成水汽凝结;通风不当;鸡群发病造成粪便过湿;夜间时间过长,鸡群趴在垫料上的时间太长。患有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排出的水分过多会造成垫料稀松粘稠,而且病鸡羽毛很脏,呈棕褐色,有发烧症状,胸部肌肉深红色,精神萎靡且食欲废绝,有花斑肾,当病毒感染肾脏后,无法再通过药物治疗的方法将其治愈。实际生产中也很难控制病毒引起的损伤,因抗病毒药物价格昂贵,最好通过免疫和抗体监测及早监控。如果是肠道疾病引起的垫料质量变差,必须先找到根本原因(如饲料质量或球虫病)再解决,否则任何纠正措施都会是沧海一粟。肉鸡摄入的水分有80%需通过空气散失,而垫料的吸湿能力有限,吸收的水分刚刚超过上限时,垫料会变得潮湿,因此通风对改善垫料质量非常重要。理想的通风是利用舍内局部真空将新鲜空气吸入并在天花板下预热;空气流动和热空气混合可带走更多的水分有助于垫料干燥。通过鸡群的分布了解空氣质量是否合理,因为贼风会引起鸡群分布不均,意味着地面空间利用差,会引发更多的垫料问题。肉鸡紧密挤在一起,不靠近墙角的地面,因那里可能较冷,如有裂缝、渗漏、冷空气或贼风;由于没有一只鸡过去,该地方将变得更冷而无法利用。定期在潮湿的区域铺撒新鲜的垫料,可降低脚垫问题和胸囊肿发生的风险,但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必须找到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垫料少量沾在手上或鞋底(图6),说明垫料质量较好。3周后应每周检查一次舍内所有区域的垫料质量,并对垫料进行分区管理。

1.6  水料比与肠道健康  肠道损伤、菌群失调、饲料质量不好或营养组成不合理(如蛋白质水平过高)会导致垫料潮湿、软便和消化不良,当出现此问题时,肉鸡常会通过大量饮水来弥补体液损失,肠道感染会使肉鸡的食欲降低,从而进一步加剧饮水量和采食量的失衡。与成年鸡相比,雏鸡对水的需求量更高,随日龄增长,水料比下降,饮水量及水料比突然上升通常是肠道问题的先兆,但也可能是疫苗免疫或早期疾病造成的。饮水量高并不都是由疾病造成的,也可能仅仅是因舍温太高,鸡张口呼吸,大量水分通过蒸发散失掉。饲料或饮水的质量会影响粪便的情况及饮水的行为(表2),从而影响垫料质量。水料比骤然增加,从1.7上升至2以上,不是由温度引起的,表明一定是出现其它问题,特别是当垫料也开始变潮湿时,这不一定是由肠道引起的,可能是因为病毒感染肾脏使尿量大增导致的,如IBD或IB导致的多尿症;病鸡脱水并开始过度饮水,稀便还会误判鸡群出现了腹泻。如怀疑存在感染,在该鸡群饲养结束时采集血液样本,可对下一个饲养周期进行免疲方案的调整。

2  应对措施

生产现场中肠道保健除了预防引起肠道健康的疾病,如病毒病、特定病原性细菌、球虫病、霉菌、寄生虫病以及物理性刺激物、肠道内的微生态失衡外,还应搞好育雏温度,重视饮水和饲喂管理,加强垫料管理,做好卫生工作,减少应激;正确调理肠道,如可以使用益生素、益生菌、酸化剂、防霉脱霉剂等。最主要的是预防球虫病,保证饲料质量。

2.1  预防球虫病  球虫破坏肠细胞,细胞中的蛋白质渗漏至肠道,肠绒毛融合、变短,减少了细菌的附着面积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面积,反之增加了有害细菌利用营养物质的时间。肠细胞内层粘液增厚增加了细菌附着的难度,也阻碍了肠腔营养物质的吸收,这种肠道环境对有害细菌更有利。受损的肠细胞周围发生炎症,如肠壁变红、变软,肠绒毛受损,导致营养物质吸收受阻。有害细菌生长旺盛,从而导致对肠道的进一步破坏。当拎起鸡翅膀,肉鸡的脚应下垂,如鸡脚仍然勾着,这是胃疼的早期信号。急性球虫病带来的巨大损失显而易见,但仍有时间进行防范;亚临床症状虽然死亡率低,但饲料转化率差,鸡生长慢,也需特别留意才能观察到这些问题。在此情况下粪便的状况是关键,饲料是最主要的成本,所以消化问题对收益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鸡在一段时间内没有采食,如供料系统缺陷或转群期间停料,则会使患球虫病的风险上升。

2.1.1  肠道的信息  如果肠道健康出现问题,健康状况不好,首先胀气,肠壁肌肉薄弱会引起局部肠壁膨胀;纵向剖开的肠壁看起来像悬挂在晾衣架上的抹布,这是肠道肌肉失去力量的信号,影响肠道蠕动,而发育正常健康的肠道剖开后会自动卷曲;由于肌肉层薄,肠壁薄弱,拉伸后几乎呈透明状;清晰可见肠壁外侧的血管和内侧的红色粘膜等炎症。

2.1.2  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当球虫对抗球虫药物产生耐药性时,抗球虫药效率降低可导致饲料转换率上升、日增重降低、消化问题、粪便质量问题、垫料潮湿,并出现球虫病的临床症状。不同的抗球虫药物在不同部位发生作用,如果球虫对一种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就会快速繁殖,所有球虫很快会产生耐药性,但更换药物会重新起效,所以定期更换药物、采用轮换用药的方法可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2.1.3  选择活疫苗免疫  球虫疫苗免疫是通过经口免疫方法让雏鸡将球虫疫苗中的球虫卵囊食入,卵囊在消化道内繁殖,随粪便排到垫料上,再被雏鸡食入,再随粪便排到垫料上,再被食入,如此循环3~4个周期后(约21~28d)就建立起坚强的免疫力,免疫力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加强。这样的免疫机理与其它疫苗不同,球虫免疫的过程要求尽量使每次循环尽可能均匀一致且要求免疫过程为“涓滴免疫”,以避免过强的免疫反应,防止出现血便和死鸡。以前免疫方法主要有饮水、滴口免疫,但由于养鸡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加快,加上球虫卵囊的比重较大,易于沉降,因此这两种方法已基本被淘汰。目前市场上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免疫:一是1日龄雏鸡在孵化厅喷雾免疫;二是3日龄雏鸡在鸡舍喷雾拌料免疫,前者由于需要使用专用设备,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型家禽饲养场已普遍使用,但在国内尚待普及,因此大多数养鸡场均采用后者。球虫免疫日龄可安排在第3天;在撤出料盘时把盘中的剩料装袋收集,将料盘清理干净备用;饲料量按当天料量的1/3计算;每栋提前将饲料称好备用;使用凉开水或自来水配制球虫疫苗;水量按所用饲料量的15%计算;注意水桶及喷雾器要干净,不应残留任何消毒液;特别注意水温不要高于20℃。保证足够的采食料位是球虫免疫的关键,因此料盘数量应足够,每栏鸡只数和料盘数匹配,不足的栋舍可考虑增加牛皮纸或使用开食纸、饲料袋或塑料布来补充料位。

2.1.4  预防  彻底清洁和消毒。

2.1.4.1  焚烧  地面焚烧法高效环保,高温和辐射能破坏球虫卵囊。

2.1.4.2  高压清洗  消毒剂很难杀死寄生虫的卵或卵囊,用大量的水喷射清洗鸡舍是清除虫卵的好办法,坚硬、光滑的地面对清除虫卵非常重要。

2.1.4.3  生石灰  硫酸铵和农用石灰与水混合后能控制球虫,化学反应释放的氨能破坏球虫的外壳,产生的白垩层如同在地面上形成密封层,可防止进一步感染,室内外均可。

2.1.5  治疗  很多抗生素可有效杀灭“坏”的肠道细菌。在一些关键时期如更换饲料后或球虫病高发的危险时期,可使用抗生素预防疾病。有时人们会用抗生素来弥补饲料质量不好、饲养环境差、饲养管理水平低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如果管理水平和饲料质量都非常好,其实不用使用抗生素。由于人药上耐药性的问题尤其是在西方欧洲国家,抗生素只被允许用于疾病治疗。用于治疗肠道疾病的抗生素有氨基糖苷类(新霉素)、氯霉素类(氟苯尼考),最常用的耐酸青霉素类(苯氧基青霉素)及羟氨苄青霉素,这些抗生素起效迅速,用药后3~4d可观察到饲料采食量和粪便的变化。

2.1.6  透过现象看本质  当鸡群发生临床和亚临床球虫感染时,很多时候是被当成细菌性肠炎进行治疗;而治疗一旦停止,细菌性肠炎会复发,此时应在治疗细菌性肠炎的同时进行抗球虫治疗,还应考虑在随后的生产周期中改变抗球虫策略。关注通风,提供额外的垫料能防止细菌性肠炎的传播。有时外部信号能产生假象,最好解剖几只刚死的鸡直接观察评估其肠道的健康状况。

2.1.7  使用加药器饮水给药  發现有肠道疾病后马上通过自动加药器饮水给药,治疗效果通常比饲料更好(图7),因病禽会在停止饮水之前先停止采食,但应注意添加药物后彻底清洗管道。

2.2  保证饲料原料质量,确保肠道健康  饲料占肉鸡生产总成本的65%~70%,需要肠道的吸收营养功能极大化。肠道健康对获得良好的生长及料肉比是必须的,而肠道健康靠肠道内均衡的菌群发育和维护,靠肠道的组织良好发育。幼龄时肠道占全身的比例较大,对肠道的影响较易在幼龄鸡身上出现。肠道屏障是一单层上皮组织,将鸡的内部与外部分开,具有防御肠道病原体的能力、分解饲料成营养成分的能力以及吸收所有已消化营养成分的能力。当肠道系统受到不利影响,肠道的健康状态会下降,条件性感染坏死性肠炎(NE),2~8周的肉鸡日死亡率可达2%以上,种鸡可持续到13~16周,不仅出现肠道健康问题,还会造成坏死性皮炎、肠球菌性脊髓炎、股骨头坏死(如营养吸收减少,色素吸收差等)。当观察到生长速度缓慢、均匀度差、垫料潮湿、粪便稀、过料(饲料便)、盲肠便较多泡沫不够“黄”时表明肠道健康出现了问题。原料质量和成分是影响肠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饲料组成和消化率发生变化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影响肠道健康。粗饲料原料如整粒谷物可刺激肌胃的发育,延长饲料在胃中停留的时间,从而延长酶的作用时间。在饲料中使用小麦是促进肠道活动的好方法,如果因为消化率低而导致粪便不成形,可在全价料中额外添加一些小麦能起到改善作用,添加整粒小麦可使粪便更干。小麦的添加量应逐日增加,一般经验是日增加1%,但小麦使用太多会对肉鸡生长和饲料转化率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在全价料中额外添加了小麦,需同时添加小麦酶并增加矿物质、维生素和抗球虫药,防止缺乏症的发生。细菌如梭菌非常喜欢蛋白质,这所指的是饲料中很难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但更多指的是肠道中的蛋白质,其在肠道中停留很长时间,导致球虫破坏肠细胞且肠道被破坏造成蛋白质穿过肠壁进入肠腔,可在饲料中使用小麦粒等低蛋白原料,降低饲料的蛋白质水平,延长其在胃中的停留时间,即延长与酶接触的时间,促进更好的消化。但需关注抗球虫药的水平,增加饲料中小麦用量会相应降低抗球虫药的水平。

2.2.1  小麦的成熟度与天气有很大关系  收割年份和地域不同,小麦的质量可能有差异,粘度是评判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这通常与小麦的新鲜度和品种有关,可通过使用木聚糖酶消除高粘度小麦的不良作用。小麦的使用量太高会导致饲料中蛋白质过低,肉鸡将选择性采食,拒绝采食小麦或将其挑出。检查所使用的小麦中混有稻壳和石头等杂质的情况,石头会严重破坏饲喂系统,应在料斗上安装一个带细网的过滤网以滤出小石头和其它类似的杂质。

2.2.2  预防霉菌和霉菌毒素  发霉的饲料、霉菌在原料生长阶段和储存阶段均能感染饲料,霉菌会产生霉菌毒素,这些有毒物质会降低肉鸡生长速度且降低肉鸡抵抗力而使鸡的体质变弱,对疫苗反应不敏感且易感疾病,症状通常不明显,通常可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减少霉菌毒素的毒害作用。肝脏是代谢霉菌非常重要的器官,额外添加B族维生素、VE和胆碱可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2.2.3  使用饲料添加剂和生长促进剂  抗菌型生长促进剂可降低发生肠道问题的风险,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出栏体重,但同时这些抗菌型生长促进剂的使用也增加了细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所以在一些国家被禁止使用。饲料中停止使用抗菌型生长促进剂,对饲养环境、饲养管理和饲料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4  植物中提取的精油可杀灭有害细菌  一些精油如桉树油、丁香油、牛至油和胡椒油可提高食欲。牛至是促进生长作用的植物之一。很多精油具有独特的气味或味道,因此会影响采食量。

2.2.5  益生菌  益生菌是加入到饲料、饮水或喷洒到肉鸡舍中的活菌,使用这些“好”细菌的目的是平衡肠道菌群。已经证实一些益生菌可有效抵抗梭菌。益生素是有利于肠道有益菌的饲料原料。

2.2.6  有机酸和无机酸  有机酸和无机酸是抗菌型生长促进剂的替代物,在饲料或饮水中使用有机酸和无机酸可选择性杀灭肠道中的有害细菌,此法对酸不耐受型的细菌非常有效,例如产气荚膜梭菌。嗜酸型细菌是肠道健康的标志,它不会受到这些酸的影响。有机酸能杀死细菌,无机酸与有机酸相比在降低肠道pH值方面更有效,而有机酸可更好地渗进细胞内部从而杀死它们,这在酸性环境中效果更好,故使用混合型产品效果最好。

2.3  肠道健康评估  看是否有粘液,如十二指肠有粘液为正常,空肠和回肠不应看到粘液及粘液外观;是否有过料,是否有肠道表层损害的证据或有球虫问题,重点是定期检查球虫病变和粪便中的卵囊(OPG),球虫问题是色素沉著差的重要原因。造成肠道应激的原因:一是饲料,包括形状,如颗粒质量差或含粉率太高会增加饲料通过肠道的速度而导致饲料转化率差;原料构成,不同的原料会影响菌群,改变饲料营养浓度而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霉菌毒素,刺激肠道造成肠道炎症及组织损伤、绒毛萎缩,造成免疫抑制导致肠道不平衡;二是水质,它可能是细菌感染的来源,水的酸碱度(pH值)和矿物质含量也能影响肠道的生理性指标。

3  小结

肠道发育始于蛋的孵化过程,最佳的孵化条件很关键,早期建立正确的肠道菌群有助于肠道发育。饮水处理会影响肠道菌群,饲料质量与构成对于肠道健康起着主要作用,亚临床及基础感染会造成肠道不平衡及影响肠道功能;任何抗生素治疗都会影响肠道菌群继而影响肠道发育,在绝对必要的情况下才使用抗生素治疗。若肠道发育及健康的肠道菌群遭到破坏,随鸡群年龄增长,肠道功能得不到正确的发挥。通过观察鸡粪、羽毛、垫料、水料比及时发现肠道健康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是确保其正常发育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球虫盲肠垫料
浅析鹅发酵床养殖模式
新疆驴盲肠、腹结肠、背结肠固相食糜细菌多样性研究
治疗球虫能不能用多维,这个问题困惑了你多久?
自主苗更合国情
鹅球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改性纱布防止兔盲肠、子宫术后盆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隧道
鸡的球虫病及球虫药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发酵床养猪还须注意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