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特点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0-06-04 21:00邱海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应用

邱海珍

摘 要:阅读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与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不同文体的阅读文本具有不同特点,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对阅读文本的选择、理解以及学习。本文就文体特点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

探索。

关键词:文体特点 阅读教学 应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5.006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的要求也不相同,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所侧重,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基于文体特点展开阅读教学,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把握文体特点,重视朗读训练

要想掌握文本的文体特点,首先要进行朗读训练。比如学习诗歌,就必须进行大量朗读训练。因为诗歌已经传承了几千年,诗歌朗诵既注重内容的传递,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学生开始接触朗读时会有一些抗拒情绪,因为朗读需要富含感情,与平时的说话、交谈截然不同。慢慢地,学生会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寻找到一些规律,以读促思,培养语感,感受古汉语的丰富内涵和无限神韵。

例如《乞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及《蝉》等古诗,都表意明确,但又各有特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文体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動态描写,将自己的情谊托付江水来表达真挚友情的思想情感。学生通过朗读,对文体特点、文本内容和诗歌的写作方法都有了一定了解,为之后的诗词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朗诵,不仅提高了学习诗词的兴趣,而且更深入地了解诗词语言的凝练、节奏感和韵律美,进一步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二、紧扣文体特点,学习阅读方法

相对于语文教学中的其他一些内容而言,文言文难度较大一些,因为文言文的表述方式以及其中的一些词义,都是学生不熟悉的,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文言文这一文体的特点,从而做到有迹可循,深入阅读。

首先是要对文本中的陌生字词进行查阅、了解,然后通读文本,把握文本的内容,最后进行总结。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流程。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况,并及时解决问题。例如学生对于一些词义的解释不到位,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归纳,有利于学生后面的学习和理解。

因为文言文本身的学习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所以起初的文言文阅读教学内容可以相对简单一些,例如《刻舟求剑》,篇幅较短,主要是用事例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变通,如果用不变的眼光来看待变化着的事物,就容易犯错误。学生除理解文本的含义外,还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文中的“遽”是什么意思,而“不亦惑乎”又传递和表达了什么情感。在学生学习时,教师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这比从老师那里直接得来的成果要更为深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三、明确文体特点,坚守以文载道

我们常说文以载道,以文明道,文道统一,但教学中却常常容易走进重道轻文的误区,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利用文言文的文体特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语言,在润物无声中受到思想教育。

例如,学习《铁杵成针》时,教师不要直接揭题、简单说教,可以先带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学习。在文章中,李白轻易放弃学业,途中遇见妇人,并且问道:“老人家你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这个铁棒磨成针。”李白深受启发,立刻回家努力学习。文章重在表达李白对于妇人用铁棒磨针这种坚持不懈精神的敬佩之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被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染。这种源于自身的感悟,远比教师的讲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轻言放弃的品质。文言文教学承担着文化传承的责任,在文化的背景中理解字词、篇章、人物,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文化的载体,每一个知识点就是一个传统文化的专题。

四、关注文体特点,养成思考习惯

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当下语文教材内容编排的特点,通常是按主题划分单元,但是题材又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学生在学完一单元后,根据不同文章的文体特点进行分析思考,总结本单元想要表达的主题。

教师要注意,不要让学生拘泥于一篇文章的阅读或者一个单元的学习,应当有整体意识。例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牧童》《舟过安仁》两首古诗,教师先对两篇依次进行讲解,然后再让学生总结,这样学生就不难发现这两首诗中的主人公都是孩童,《舟过安仁》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童稚行为,《牧童》则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学生把古诗和本单元其他内容相比较,不难发现本单元的编排主题为“童年”,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从了解中国古代儿童的童年生活入手,体味纯真、美好的童年。这样的思考和总结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完成知识的串联,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不同文体,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挖掘文字背后文化精髓和道德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玉梅《淡化文体特征的阅读教学策略初探》,《好家长》2018第101期。

[2] 曹源《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文体意识》,《语文天地》2019年第13期。

[3] 赵吉惠《关注文体特征 重视思维培养—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说明文阅读教学建议》,《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9年第1期。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应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