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方法,学趣兼得

2020-06-04 05:04陈秋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写作方法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陈秋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写的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授学生写作方法,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很有帮助。本文章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讨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写作方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5.012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写作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培养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至关重要,如果学生拥有了独立写作的能力,他们就具备了一种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素质。

一、激发兴趣,点燃动力

要培养学生独立写作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学会表达。在小学语文写作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知识重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创设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新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体验写作的乐趣。在写作课上,教师通过实物展示、情境表演、游戏激趣等方式,能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这种自然状态下,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引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我的植物朋友》时,为了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强化本单元所学的表达方法,教师设计了一节“有趣盆栽进课堂”的作文课。课前安排学生在上课时带一盆自己喜爱的盆栽,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认真记录。接着,带领学生们互相交流,介绍盆栽特点时,可以让学生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这堂课创设了一个亲身体验的情境,将实物带进课堂让学生观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文,如《害羞的草》《胖胖的朋友》《彩色的仙人球》……讀来令人耳目一新。

在教学以《多彩的活动》为主题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将课堂转到操场上,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如拔河比赛、“谁是木头人”等。有了亲身体验的经历,学生不需要再接受具体指导,就能轻松写出作文。

这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有独特的学习体验。有了这些真实的感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会有物可写、有感可发了。

二、课内得法,迁移运用

培养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教授写作技巧。小学阶段的写作课较少,教师可以把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部编版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专家精心挑选的,大部分文章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写作范例。因而,教师要充分使用教材,充分挖掘课文中典型写法、语言表达特点、篇章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寻找适合拓展训练的内容,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会表达真情实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1.学习观察方法—写出事物特点

写出事物特点,是小学三到六年级写作的共同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写什么,更应该要理解怎么写,大部分学生写作能力较差的原因是不知道怎么写。

三年级下册《肥皂泡》一文在“抓住事物特征写出事物特点”方面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文章将肥皂泡的特点描写得非常生动、细致。文中运用了“轻圆、轻清透明、圆满、自由、脆薄、玲珑娇软、透明、美丽、光丽、轻清脆丽”十个词语,让学生知道要写好一个事物,可以从事物的形状、颜色、质地、光泽度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运用准确生动的词语写出事物的特点。《荷花》一课,通过观察荷花的颜色、形状、姿态等,生动细致地写出了荷花的特点,让读者感受到荷花的美。

学生通过课文学会了观察方法,学会了如何具体、细致地描写一个事物。一只挥舞双钳的龙虾、一颗散发“香气”的榴莲、一个小巧的蓝牙音箱、一片在水中翻滚的茶叶……他们通过全方位的观察,写下了自己的感受,生动地描写出事物的特点。

2.学习构段方式—学会精巧构思

段落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一篇文章要根据作者表达的需要,按照层次构段成篇,最终实现全文中心思想的表达。

在学习构段方式的过程中,要把“总分式”放在首位。因为“总分式”的段与篇的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一是总分段的构成方式有“总分”“总分总”“分总”等,这也是篇的基本形式;二是总分段的总起句或总结句就是文章的中心,分述部分就是围绕中心展开的,这也是小学生写作的基本要求;三是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上,训练写段的方法与写篇有共同之处。因此,要让学生掌握“总分式”段落,并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这样的段落结构来进行作文写作。

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的构段方式和文章结构都很有代表性。全文按照“分总”的结构来写,先对比写出海面与海底景色的差异,再写海底的声音、海里动物的活动方法、海底的植物差异、海底蕴藏的矿产资源,最后总结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其中第3、4、5自然段又是“总分”的方式,第一句总写,后面的内容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分述。全文条理分明、结构清楚。

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写这样的“总分”段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类似这样的课文还有很多,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夏天里的成长》等,教师可以借助文本指导学生学习篇章结构,并尝试让学生掌握这些写作技巧。

3.学习拟题方法—掌握拟题妙招

好的题目是文章成功的一半。我们阅读文章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题目,一个富有个性和创意的题目会深深吸引读者,让人产生一种想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为了取一个好的文章题目而冥思苦想,但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题目与内容不符,缺乏新意,缺少创造性等。

教材中课文的题目很多都富有个性和新意,教师可以归类梳理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拟题的技巧。常用的拟题方法有:

(1)以人、物为题。如《竹节人》《搭船的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燕子》《荷花》,这种拟题技巧可以用在写人或物的话题作文中,让读者一看便能知道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十分清楚、简洁。

(2)以地点为题。如《草原》《长城》《日月潭》等,这种直接以地名为题目的拟题方法可以用在写景作文中,题目即中心,一看题目就能知晓文章的主要内容。

(3)以事件为题。如《观潮》《草船借箭》《开国大典》,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事件。

(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的“长生果”》,这种方式非常形象、生动,且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5)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爬山虎的脚》《花的学校》《蟋蟀的住宅》《青山不老》,这样的拟题方式新颖又独到。

(6)运用“反义词”取题目。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种反义词拟题方式会让人产生一种鲜明的反差,极大地调动读者的“胃口”,让读者产生一种想一睹为快的感觉。

(7)发挥奇思妙想,创意拟题。如《铺满金色巴掌的小泥道》《走月亮》《在牛肚子里旅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方帽子店》等,一看到这些题目,读者心中便会产生无数疑问。童话故事本身就充满了离奇、有趣的意味,如果再加上一个“不走寻常路”的题目,可谓是锦上添花。

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人物描写方法、抒情方式、详略安排、围绕中心写事例等写作技巧。同时,写作教学要紧随阅读教学的脚步,就地取材,从文中捕捉“迁移点”,找准符合学生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懂得怎样写作。

综上所述,让学生乐于写作、学会写作、爱上写作,提高小学写作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不断更新写作教学理念,开创适合不同学生的写作教学方式,重视小学生的写作教学,让他们在学习中培养写作兴趣,通过学习课文和日常练笔不断掌握写作技巧。同时,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练笔,积累经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鲍军《读写结合,让写作落地生根》,《小学教学》2019年第4期。

[2] 诸向阳《作文教学的八大策略》,《小学教学》2019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写作方法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