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2020-06-04 21:00韩桂欣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拓展阅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韩桂欣

摘 要:阅读是提高学生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核心,因此在实务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阅读方法的教授,使学生不断积累优美词语,逐渐掌握组织语言的技巧。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开展拓展阅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拓展阅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5.007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开端,小学课堂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输基础的知识点。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章阅读时,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帮助学生进行语句的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在实施核心素养教育模式的当下,教师在语文教学实务中应当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划,并将人文教学这一观念渗入到每节课中,最终实现语文教学与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机统一。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1.实施核心素养教学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指学生在学校的具体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以及技能,符合社会对于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培养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以及道德品质的提高。

在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当下,教学并不仅仅意味着教导学生学习科目大纲要求的知识,而是逐步通过课堂教学来丰富学生的视野,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技巧时也应当带领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念,最终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2.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新时代,核心素养是学生健康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品格。当下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包含具体知识掌握、社会实践能力、学生发展潜能。又能细分为以下六点:能够熟练掌握学习技巧;具有一定的文化涵养;具有担当精神;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较强的实务能力以及创新品格;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六点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动力源泉。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也可以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带领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但教师首先应当将教材内容讲解清楚,再带领学生进行拓展,只有掌握了基本知识,学生的能力才能在拓展性阅读中得到提升。

二、当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

目前,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下,许多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学生阅读成绩上,要求学生按照原有的教学框架进行阅读,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思考以及知识接受能力,最终禁锢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1.教师忽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日常生活情景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暴露出许多问题,教比如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常常忽视要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在提出具体问题后,便马上讲出答案,这样课堂完全成为教师主导,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丧失了自主思考能力,还丧失了学习积极性。

2.教师忽视课堂提问的科学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答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既能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但现实中,教师常常忽视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主要表现为: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来讲解教材知识,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讲,很少提问学生,或者问学生一些概念性的问题,在学生阅读教材后就结束课堂问,这种问答模式没能起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甚至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课堂问答过于死板,教师在不了解学生接受程度的情况下进行提问,会导致无人知道答案而使课堂气氛降低,在浪费课堂时间的同时也降低了教学效率。

3.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限制严重

由于我国是在近些年才开始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大部分教师仍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限制,无法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化。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虽然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差别并努力转变自己,但往往会忽视创新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具体阅读教学实务中注重引导学生对文章主旨以及作者情感进行理解,缺少体系化的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

培养。

三、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实施策略

1.以教材为基础,开展拓展阅读教学

不论教育体制如何改进,教材永远是具体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教材能对学生的学习不仅起到引导作用,还有利于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可以积累大大量的学习素材。

教师在进行拓展性阅读时,必须从教材出发,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方面的拓展性阅读。拓展阅读不能拘泥于文章,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章进行创造性解释。由于学生的思维并不成熟,教师可以选择儿童诗或儿童故事给学生读,在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班内活动,让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2.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不断深化拓展阅读的深度

小学生没有足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写作时往往不知道应该写什么,或者写“流水账”。而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心,学生不可能回避,如果学习效果欠佳,学生可能会对语文丧失兴趣。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加入课外文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文学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词汇,促进思维发展。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算不能达到文思如泉涌,也不难写出一篇流畅并有内涵的作文。同时,在进行拓展性阅读时教师应当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文本,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读物,并逐步加大课外阅读的深度,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开展拓展性阅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對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应当以教材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进行深入思考,以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长远

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惠《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考试周刊》2020年第47期。

[2] 彭铭韫《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年第Z1期。

[3] 蒋云仙《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拓展性阅读探究》,《英语画刊(高级版)》2018年第32期。

[4] 林韶良《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探究》,《考试与评价》2018年第8期。

猜你喜欢
拓展阅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关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思考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