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做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

2020-06-04 21:41王洪杰孙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王洪杰 孙珍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效的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所学的课文,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阅读的教学融合起来,以确保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5.008

随着新《课标》的实行,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因此,语文教师要将阅读教学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能够更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全面发展。

一、注重对基础词汇的掌握,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当成首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遇到课本中一些比较生疏的词或者是语法结构复杂的句子时,仍然会出现无法理解的现象。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生僻字以及词语进行专项训练,并且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

其次,教师还需要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进行细致讲解,让学生理清句子结构,这样学生才能够系统地学习阅读方法。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同时,理解课文大意,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找出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学生可以自主查阅资料,理解比较简单的生僻字词,然后教师再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详细讲解。进而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消化,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生僻词汇,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感到快乐,帮助学生培养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当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渐喜欢上阅读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系统地制定阅读目标,要求学生在课下积极阅读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水平。

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类型的书籍,对这些书籍进行内容概括,通过梗概的方式吸引学生阅读。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阅读的课外书目较多,类型也十分丰富。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不同类型书籍的梗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推荐课外书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首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电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生看完影片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这本书的内容,这样,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就不会出现难以理解的状况,同时他们还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外知识。通过这样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传授阅读技巧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对于课外读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创造和谐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了解文章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当学生不能够准确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时,教师不能够责备学生,而是要引导并且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得到提高。

同时,语文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纪念白求恩》这一课的时候,首先可以传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如标记重点词句,准确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快速掌握课文内容。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教师还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目的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课下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书籍。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角色扮演或者是分层指导阅读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容,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最终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雷雨》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将课文中的情景再现于课堂上。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对文章进行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增加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积累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进行阅读积累的过程中,还需要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学习当中。因此,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在阅读中学习到的方法、技巧应用到写作当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春》和《济南的冬天》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这两篇文章在表达事物特点以及用词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说一说自己比较喜欢哪一种写作风格。通过教师的细致分析,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之后,按照自己的写作风格创作精美的文章。这样,学生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此外,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阅读的过程中,还需要为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平时多进行写作训练。只有在平时不断积累,学生才能够在未来的學习和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对于教师的基本素质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阅读,然后,教师还需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重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的思维逐渐成熟,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君艺《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技巧》,《语文天地(初中版)》2020年第5期。

[2] 农锦娟《核心素养下培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