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020-06-04 21:41陈月冰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陈月冰

摘 要:核心素养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个体实现自我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具有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因此,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将生活认知、生活经验等注入课堂,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和初步审美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5.031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内容。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当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师要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从而让学生在构建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语文核心素养既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学生与社会沟通和交流的程度,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力量。我们只有理清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才能将其有机渗透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新《课标》把语文素养具体分为如下六部分:

其一,必要的語文知识。小学阶段正是引导学生构建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基本的拼音知识、汉字笔顺、字义以及词语、段落文章结构分析和写作基本技能等,从而为学生高效进行听、说、读、写等学习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二,丰富的语言积累。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为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且语言学科中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仅仅是词语模块就包括很多内容,有描写人物性格特点、外貌以及心理活动的词语,有描写一年四季不同景色特点的词语,以及大量的近义词、反义词、褒义词和贬义词等。还有阅读、写作以及口语表达练习等,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积累。

其三,熟练的语言技能。即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文从字顺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和见解,能结合语言文本内容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并灵活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等。

其四,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勤查工具书、坚持积累、独立思考、规范书写、热爱阅读以及读写结合等。

其五,深厚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语言文字的内涵,从而让学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养成高尚的情操。

其六,高雅的言谈举止。无论是课堂互动,还是学生与他人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学会文明用语,并能运用合适的措辞。言谈举止是学生素养的外在表现,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表达和行为举止。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方法

1.小组辩论,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秀”出来

现代社会背景下,口语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就越是重要,如果一个人不能在短时间内条理清晰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那么他就会失去很多机会。而且语言表达是思维的外在反映,学生只有具备了清晰的逻辑思维,才能让语言表达更加精准和严谨。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主题展开小组辩论,让学生在搜索材料信息的同时理解语言,在表达辩论的同时组织语言,从而让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口语表达的方式“秀”出来。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人不可以说谎和可以讲善意的谎言”这一主题展开辩论,学生要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自己是正方还是反方,正方支持“人不可以说谎”这一观点,反方支持“人可以讲善意的谎言”这一观点。每一个学生都要在课前搜索相应的语言材料,即论据:正方学生要讲诚信的重要性,围绕“人无信不立”这一观点展开表达;反方学生要讲清楚两点,其一是善意的谎言没有任何恶意,不会给他人带来损失,其二是善意的谎言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等。辩论活动中,学生要注意辩论规则,要注意文明用语,不能打断对方,不能涉及辩论主题之外的人身攻击,否则要被扣除相应的分数。教师则结合学生表达的具体论据给出相应的分数。

2.情景表演,让学生自导自演动起来

情景表演就是让学生将阅读内容当作剧本,将自己当作演员,将整个阅读内容借助一定的道具、语言和动作表演出来。演员的重要工作就是背诵台词,了解整个剧本内容,所以学生的情景表演中就会以积极自主的心态投入到阅读理解中,就会认真揣摩故事内容中人物角色的心理和表情等,并会结合故事内容背诵人物角色所说的对白。在情景表演中,他们不仅是演员,还是导演,因而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都会得到有效提升。

如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学生就可以分别表演围绕太阳辩论的两个小孩和孔子。学生要想将故事人物的童真童趣以及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状态表演出来,就一定要认真分析课文中涉及的科学原理,以及其中两个主要人物所支持的观点,然后才能在表演时做到惟妙惟肖。

3.古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自编自创“玩”起来

统编语文教材中新增加了很多古诗词,要求学生注重古诗词的诵读和理解。古诗词就像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易于传诵。如果学生只是一遍遍地朗读古诗词,难免会产生枯燥感,而诵读比赛却会让学生更加注意诵读技巧以及情感表达,会让学生的诵读更具动力。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古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古诗词的

精妙。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古诗词,所以教师可以模仿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机制,组织学生展开“飞花令”等古诗词比赛,组织学生展开“默写大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默写大战就像是百人大战一样,学生按照一定的题目,将古诗词默写到练习本上,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默写情况,选择出古诗词积累能力强的学生,促使他们参与到下一环节的古诗词比赛中。“飞花令”比赛,就是让学生围绕“春、花、秋”等常见的字词,背诵相应的诗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诵读的次数越多,查看的注释越多,就越能感悟到古人的文学智慧。

4.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全身心参与中“乐”起来

上面已经提到,语文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多,需要学生识记和理解的内容也非常多,因此教师可以将基础知识点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在全身心的参与中高效构建基本的语文知识。

首先是生字方面的游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生字开花”的游戏,即让学生通过加减笔顺或者变化部首的方式,写出与某一个汉字相关的所有汉字。比如“胡”字,其加上不同的部首就可以变成不同的汉字,有湖、糊、蝴、葫等,而且每一个汉字又可以组成不同的词语……学生可以由点及面地学会多个汉字和词语,进而形成字词积累。

其次是词语方面的游戏。教师可以在班内选择四个学生,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其中代表春的学生要说出与春相关的所有词语,代表夏的学生要说出与夏相关的所有词语,依次类推。参与游戏的学生有求助的机会,询问他们认为能够帮助自己的学生,从而让整个班级的学生都参与到词语的积累归

纳中。

总而言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并将其融入阅读、古诗词学习、语言积累以及语言表达等教学活动中,从而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听说读写练习中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许咏竹《基础阅读方法指导课的教学探究—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近毛泽东”主题学习为例》,《广西教育》2019年第33期。

[2] 于化吉《变“阅读”为“悦读”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读写算》2020年第11期。

[3] 王玉玫《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学苑教育》2020年第8期。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