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分组合作教学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2020-06-04 22:19陈国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探索实践初中语文

陈国成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任务的不断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普及,针对初中教学来说,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观念都经历了较大程度的创新。在当前的初中教学环境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了教师的广泛关注,并且也得到了大范围应用,但由于部分教师仍旧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没有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发挥出来。基于此,本文将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对如何有效应用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展开

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分组合作教学 探索实践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5.036

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分组合作教学是教师们比较喜欢的一种教学手段,在该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均能够得到有效加强。并且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分组教学并不会对学生的思想以及兴趣形成禁锢,甚至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及主体意识,推动学生的全面

发展。

一、科学构建小组,奠定合作基础

在应用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进行小组划分是教师的首要

任务。

首先,在分组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以此为标准,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保证小组内成员之间的能力能够达到均衡状态,以此降低学习极端化情况的存在。

其次,在分组期间,教师需要结合全班学生的总人数进行平均划分,尽量保证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够达到4到6人。人数过多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无法获得自我展示的机会;人数过少可能导致部分小组由于能力不足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划分出来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投票,选举小组长,明确各个组员的任务以及分工,保证每名同学都能够有自己所负责的内容,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热情,有效奠定分组合作教学的基础。

二、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在分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原则,尊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以及兴趣爱好。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能力的学生,教师需要为其提供不同的教育指导,以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在分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对于比较容易产生矛盾的学生,尽量将其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中,以此降低矛盾的产生概率,保证活动的稳定推进。并且,在小组教学期间,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对于一些优势相同,比如具有快高反应力或者具有较强思维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将其分配到其他小组中,使之不会出现优势重合的问题,有效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在分组活动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的思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例如组织学生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可以进行如下教学设计:首先,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借助网络,为学生下载一些与父爱相关的影视片段。在正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这些电影片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选择一个电影片段,对其中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进行描述分析,借此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最后正式引入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分析文中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有哪些、父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并且,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與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介绍一下自己的父亲,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道德素养。

三、合理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兴趣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相对较为广泛,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但总的来说,分组教学模式所形成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多数教师正确看到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也没有正确地对其进行运用。在课堂上,虽然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但客观地说,在这一模式下,教师仍旧会作为教学的主体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引导;有一部分教师会在分组合作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自主对问题进行分析处理,但针对学生所呈现出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探究过程,却并没有关注,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懈怠心理,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需要合理设计教学问题,同时也需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作为参与者与学生共同进行问题探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深度。

例如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文章中的内容向学生提问题,例如:“美女蛇的故事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拔何首乌的根这一部分?”问题提出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原文内容进行阅读,也可以给学生3到5分钟的时间,相互讨论,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当学生讨论完毕,要举出一个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汇报,借此对学生进行引导,既不会让学生感觉到被禁锢的不适,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当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价值和作用。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们需要做好相对应的调整工作,正确看待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意义,并保持公正科学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分组,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问题进行合理的挖掘和设计,适当借助辅助设备,为学生构建完整的教学评价机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光华《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探究》,《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年第9期。

[2] 郁新兰《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探讨》,《学周刊》2019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探索实践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培养
作业在高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建设基层央行文化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